寻访孙家寨

阿尔卑斯

<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是滑县道口的传统古会,数千人的表演队伍操起锣鼓家什,拿出踩高跷、舞狮子、跑竹马、背阁、抬阁、扭秧歌、武术表演等看家本领,穿过大街、老城,轮番上阵展示绝技,是中原民俗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滑县人的狂欢盛宴。每年的这个日子里,方圆百里的人都会赶往道口,因为疫情,古会三年搁置,人们期盼已久,再加上阳光明媚,今年的古会尤其盛大。</p><p class="ql-block"> 因为对这些民俗表演见得多了,不想挤人堆赶会,想找个人少的地方溜溜腿,先生想去柏尖山,说是只需要将车开到山上即可,无需多攀爬,我不同意,我生性胆小,害怕在陡峭的山路上开车,一想到车在山边绕山势迂回曲折,盘旋而上,我就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车失控。前两天同学推荐了几处,其中有一个叫孙家寨的地方,和先生合计了一下,就选择了孙家寨。</p><p class="ql-block"> 孙家寨是什么情况?我们没去考虑,意识里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古村落,有民风古朴的建筑和生活习俗。车子驶进大山,依然是看似无路无人气的山山之间,凌驾着条条天堑通途。难怪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还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山路迂回婉转,绵延不断,路况似曾相识,时而盘旋而上,时而绕山而下,尽管仍然是山路十八弯,不过路况很好,路边多有石垛,也大都在山谷行进。</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村,山路开始陡峭,我的手心开始出汗,就让他停车,不想再前行。看走势,目的地应该还是山上,为了一个村子去冒险,我不想去。停路边十几分钟,吃了点东西,这期间就过了十几辆车,眼见着它们急转而上,在我们头顶呼啸而过,司机还不乏女司机。俺家朱先生说,没事,你看女司机还敢开,你怕什么。我知道他暂时停下来是安抚我情绪,他不会返回的。</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果真是盘旋而上,有几个弯还是急转,我只好提心吊胆地盼着快点到孙家寨。他倒无所谓,一边开车还一边给我讲我同学去岳家寨的经过。山里的景色挺美,尽管现在的季节还是暗淡无色。美不美吧,每次山里行,我也不敢去拍摄什么。</p><p class="ql-block"> 终于看到有停车的地方,一辆大巴和几辆小车在那停着,我让他也停下,看看还有多远,他看了一下地图,两公里。我说那就停这吧,跑着去,两公里不算什么路。他停好后,我们步行,大约500米就来到两山之间,看到山间有庙宇,无有人家。天还有点冷,他觉得还是应该开着车,寨子应该还在前方,看高德地图前面很是平坦。于是我和妞侯着,他去开车,去庙宇看的人挺多,因为我不擅长烧香拜佛,所以也不去打扰神灵。我听到有声音,好似来自于对面树丛之后。</p> <p class="ql-block">  他很快开过来车,车在前方开始转下坡,我嘀咕说,寨子在下面吗,去个村子害得我们翻山越岭,就没有直通的路,是不是从云梦山景区过就不用翻越山岭了,我是这样想的。说话间就看到了一村子,石头材质的房子,沿山势排列的院落,闭塞的山民装扮,真是不用考虑,这就是目的地,只是好奇同学为什么会推荐这个,没看出什么特色,再仔细看,发现不是,村名叫油成村。打听了一下正在聊天的俩妇女,才知道走过了,应该在庙宇处左拐。只好再折回去,又重新自山底盘旋向上,这时想起在寺庙等车时听到声音看不到人的地方,原来是前往寨子的路。</p><p class="ql-block"> 庙宇左拐的路,还属于没有整修的山道,泥路里布满石块,路旁还没有遮挡的石垛。我们再次将车停在路边,徒步行走,不知寨子在哪,只看到前方山头有人,远看就像米粒那么大,就朝着那个方向走,越过山里人开垦的田地,穿越枯萎的有膝盖深的杂草坡,20分钟的时间来到了山前,山极为陡峭单薄,仅仅两米多的宽度,又近似直立,大概有75°的坡度,两旁有钢筋栏杆,缝隙很大,我不敢攀,朱先生独自前行,也许寨子就在上方吧。</p> <p class="ql-block">  等候朱先生返回之际,有一家人从天梯下来,看似是夫妻领着母亲和儿子,男的是个孝子,在前方倒行下梯,既为老母遮挡炫目的下方,也为母亲万一的闪失有个保护。我突然想到《散步》那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我既为儿子的孝心感慨,也为母亲的胆量称赞,更为自身的胆怯汗颜。</p><p class="ql-block"> 先生回转,言之上面不是孙家寨,孙家寨在那边,顺着先生手指的方向望去,前方矗立着一座像圆柱型的山,听说寨子就在上方。步行绕过一个斜坡,顺着山路又攀爬另一个山头,这期间仍然有车过来,很佩服那些司机,这样的路也敢开车,先生也想开,我却庆幸把车早早地停那里。我还在想,寨上的人家出行咋着开车呢,也许还有别的路,再也许就是习惯了,这样的山路可以开。不过一不小心就有坠崖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到了山寨最近的山头,有几辆骑摩托车的人在,随后又开来两辆汽车,车上人告诉我们孙家寨不是村子,是原来的土匪窝,整个寨子只有这一条路,其他都需要用绳子攀爬,易守难攻。放眼望去,我看到陡峭的原始石阶和那个唯一进出的洞口。</p><p class="ql-block"> 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孙家寨的大致情况。孙家寨地处淇县北阳镇油城村边,是“孙老官”屯兵的地方,当地人取名叫“孙家寨”。“孙老官”名叫孙徵兰,淇县南阳村人。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生,当过进士,监察御史、四川布政司,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卒。 “孙老官”的晚年,适逢明末大动乱年代。那时候,崇祯王朝正处在内外夹攻的险恶形势下。清兵入关,李自成进京,国内的民族矛盾代替了阶级矛盾居于主要地位。“孙老官”在那样糟糕的社会背景下,怀着忧愤的心情弃官回到了故里。“孙老官”返回家乡后,为了免遭不测,他不敢在南阳村的家里生活,就隐居太行山里。当地民间传说,他曾在油城村边练过兵,屯兵的地方就是孙家寨。由于清兵的节节胜利,时局对孙徵兰特别不利,这就使他的心情愈加抑闷,经常以酒消愁,然后睡大觉,自号“睡仙”。“孙老官”给屯兵的孤峰取名叫“印月峰”,至今峰腰的一处绝壁上还可清晰看到他的手书:“皇明御史·印月峰·孙睡仙书”三行大字。</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石头上凿出的一些台阶已经风化,整座山是拔地而起,孤峻陡峭,四周绝壁。 顺着崎岖的小道, 再次从山上下到沟底,再手脚并用爬上洞口,整个过程就像行了个V型。登上孙家寨,满目疮痍,大大小小的石块间,兵营遗址清晰可见,老门墩、水槽、石臼见证着当年那段历史,房舍已不存在,只有只能想象哪种石碶的蜗居,几百号人的生存,就像电影里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场景。只有那巍巍屹立的石头寨墙还天天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