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班家长会记录」真诚沟通,合作共赢!

刘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糊的房子一样倒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学校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孩子的优秀与家长的教育密不可分。为了使我们三(5)班这个大家庭更有爱、更团结,</span>家校合作更紧密,2023年春期的这第一场家长会,我们就将主题定位了“真诚沟通,合作共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是家长代表的经验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双嘉同学的爸爸的分享,集中于对孩子的培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而一切的培养都要基于高质量的爱与陪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决定爱的质量的不是金钱、地位、学历、荣誉,而是对孩子的付出、理解和细节处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代在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在改变;孩子在成长,家长也要不断进步。和老师们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应对孩子的日常表现,知道该向哪里使劲儿,推动孩子发展。并且,我们家长朋友们在和老师沟通时,也是给孩子们展示我们家校之间亲密合作的关系,让孩子更能亲近老师、信任老师,自然也就更容易实践“亲其师,信其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珂薇同学的妈妈,和大家分享了她在家庭教育讲师姜老师的课程中一次印象深刻的体验——角色扮演,体验孩子被恶言训斥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伙伴,孩子也是促进我们成长的伙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换位思考,能让我们更理解孩子。家长朋友们,当您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看看孩子瑟缩的身子、害怕的眼神,想一想当您处于孩子的“低”位,当孩子处于您的位置,孩子会对您恶言斥责?还是会给您爱与鼓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换情绪,有助于缓和亲子关系。当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时,我们可以问一问孩子想做什么、是否有自己的计划,还可以和孩子讨论讨论这样做是否可行、对自己有什么帮助等等,尽量避免以“家长强权”迫使孩子做其不情愿之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确责任,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家庭,由父母、长辈与孩子共同构成;家庭责任,也应该由所有人共同承担。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能增强孩子的时间安排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最重要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话题转向校内学习,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分别向家长朋友们说明了在三年级学习转折期对孩子的要求,并且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希望能在家校合力的氛围中让孩子乐学、善学、好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减”新政后,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们该在哪些方面着力?班主任张老师就这一话题总结了“四增”、“三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增:增加伙伴关系的亲密度,增加高质量的陪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增:增加亲子阅读的饱和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增:增加日常生活的体验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增:增加艺术修养的感受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不”具体为:不无休止的唠叨,不让陪伴的时间缩水,不给孩子反向的示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父母回到家中总是手机不离手,追剧不停歇甚至打牌成了瘾,这样的示范“毒化”作用十分明显,只懂得回家休闲享受的父母陪不出勤奋刻苦的孩子。父母好的示范,应该陪着孩子一起完成“和大人一起读”推荐的文章和书籍,和孩子一起做家庭小游戏、小运动,和孩子一起聊聊生活中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孩子的教育道路上。老师和家长携手同行,彼此有充分的尊重与信任。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近的榜样。教育路上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同时拥有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和以身作则,永不缺席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香家庭、优秀家长志愿者的表彰,是学校、老师对倾心合作的家长朋友们的真诚感谢,也向孩子展示着:瞧,孩子,学校和家庭、父母和老师都在为你营造着最适合成长的环境。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怎么会不进步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民日报》曾有评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朋友们,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调,就像每一朵花都有不一样的花期。我们不必焦虑于一时的得失,而要将眼光放长远些,看到孩子每一次的进步,鼓励孩子每一次的勇敢,呵护孩子的每一份真心,参与孩子每一阶段的成长……一边养育,一边欣赏,用爱浇灌,静待花开!</p>

孩子

家长

老师

教育

父母

培养

学校

成长

家庭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