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俗话说"读书能明理",在于我们要用专业知识提升内涵发展,用哲学知识提升应变能力和分辩能力,用经典作品提升人文情怀。根据我校“基于核心素养的蕴内涵育情怀”读书活动要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读书联盟暨陈成君李芹名师工作室二月份线上读书交流活动于2月27日晚7:30举行。</p> <p class="ql-block">交流的书目:《提问》作者:杨澜第六章——第八章(170页——264页)</p><p class="ql-block">交流主题:根据自己的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或工作谈谈感受</p> <p class="ql-block">陈成君主任指出质疑式提问,是提问者采取温和或极端的风格,以对抗的方式发掘事实真相,曝光隐秘信息,找寻问题症结,揭秘事实真相的提问方式。质疑精神是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作风和态度。这是提问,更是一种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精神,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这种善于质疑、勇于质疑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李芹老师对转场式提问印象比较深刻。在语文课堂上当学生不能答到点子上时,我们要转场式提问。倾听学生的回答,用关键词来转场,指导有效回答。</p> <p class="ql-block">张晓玉老师在阅读《提问》时,最受触动的就是杨澜对待每一次采访都抱以严谨求真的工作态度。</p> <p class="ql-block">董丽霞老师提出对每一种问题的理解,都是以另一种方式丰富自我认知。提问前需要储备的知识量以及一系列准备工作、提问中通过眼神,肢体观察对方,以使谈话能达到一种更为舒服的状态、提问后的激励与欣赏,倾听与沉默,都会使整个谈话更为真实,有趣,获取更多的信息量。</p> <p class="ql-block">胡希霞老师提出杨澜曾经用到过的精确转场语言,这就类似于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一个环节进入另一个环节的过渡语,它需要找到准确的连接词或者是关键词。这些连接词或关键词可以是从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中来,也可以是从教学内容中抓取出来。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老师真的静下心来听学生到底在说什么,静下心来审视学生,对于我们所教学的内容到底掌握到了什么程度,然后才能够实现精确的“转场”。</p> <p class="ql-block">类维幸老师提出我们应该倡导学生有质疑精神,勇于打破权威,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和决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p><p class="ql-block">刘捷雯老师提出</p><p class="ql-block">⼀ 把某种能⼒当作⼀门⼿艺,天赋只是其中⼀⼩部分,最重要的是练习,不断的练习以⾄熟能⽣巧。</p><p class="ql-block">⼆ 刻意练习是进步的重要步骤。</p><p class="ql-block">三 任何事情的完成都有结构,有设计,有主次。完成度越⾼,效果越好也源⾃于前期准备够⾜。计划越详细,补救措施越周全,越能够应付不同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四 反思价值,当然的⼯作最⼤的价值是什么,⾃⼰所想达到最⼤的价值是什么?在当前特定⼯作环境下发挥出⾃⼰的特⾊。</p> <p class="ql-block">张振敏老师提出在对话中留白,去倾听,甚至是去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是一种艺术。</p> <p class="ql-block">孟立英老师也关注了《提问》中杨澜也讲的很多转场式提问的一些方法。比如说,用到许多的连接词以及关键词。</p> <p class="ql-block">王靖老师提出在书中,提问成为杨澜的人生态度,也推动和改变杨澜的人生轨迹,而在这里,提问可以提高写作水平。</p><p class="ql-block">隋海颖老师指出真正智慧的人,不一定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但一定知道如何通过提问去不断地接近智慧,提问是一种底层能力,每个人都用得上。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孩子提问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尚兴娟老师指出《提问》中蕴含的观察逻辑非常吸引我,杨澜认为,观察者,不像特定的镜子,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纯粹”的观察。</p><p class="ql-block">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的教育重点除了考试还是考试,而考试又都有标准答案,我们不关心问题,只关心答案。于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提问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张云新老师指出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思考,只有通过提问,我们才能打开思维视角,去探索新知,去增进自知,去扩宽对这个世界以及对自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张振坤老师指出提问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杨澜的《提问》中提出了场景化提问,这与我们的情境教学不谋而合,为学生创造熟悉的,真实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情境中提问,借住情境帮助学生思考,我们的提问效果,或者说课堂效果一定是高效的。</p><p class="ql-block">王芳老师提出提问真是一门艺术,通过看杨澜老师的《提问》感觉提升了个人的提问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在提问学生问题的时候,不要让学生猜透老师提问的套路,要适当的给那些我们认为学习成绩一般或思维能力一般的同学,一次尝试挑战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提问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或者说要想提问这个学生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要想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得到什么样的锻炼,在备课的时候我们都要考虑的细致一些,周全一些,才使的课堂提问更有价值。</p> <p class="ql-block">李娜老师指出该书以不同角度和大量的示例向我们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的模式,或者更准确来说,这本书教人如何针对现有的事情或已经形成的结论,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真相。</p> <p class="ql-block">徐赛老师提出杨澜的《提问》中提到了“串场”,其包括开场,中场与终场,在这“三场”中,开场显得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陈红梅老师指出杨澜提到,如果要运用引文式提问的话,需要注意一些方法:首先,引用的必须是这个受访者的第一手信息,而不是二手信息。</p> <p class="ql-block">杨微微老师指出作为媒体行业的提问者,杨澜老师也在启示我们,质疑之理、质疑之力、质疑之礼,如果开始问自己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开启了质疑之路,寻找真相。</p><p class="ql-block">隋利老师指出《提问》一书中写到了多种提问方式,不同问题适合不同的提问方式。作为教师的我们天天课堂上提问学生,读后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有多少价值,方式又是否恰当。</p> <p class="ql-block">张小雨老师在读书后,联系教学,我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不少孩子发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性提问,不能在这时候后直截了当的拒绝,尽可能给予其解答,甚至可以班里讨论这个问题,让学生去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其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卢爱玲老师提出我们教师也要学习这种精心准备的态度,备课时想好提问的目的,提问的方式,预设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的思维方式回答的语言组织等</p> <p class="ql-block">张晓清老师提出提问在这里就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种技能,而指向人的自我的认知、完善和升华。</p><p class="ql-block">孙志宏老师也在思考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我如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呢?我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人生,我想可以采用书中提到的假设式提问,这无疑是让读者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这也使得读者和作者之前形成了共情力,学生也能更加理解作者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李玉慧老师也联想到我的学生们,他们既有相对的尖子生,也有中等生,还有学困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认知。我想我也尽量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提问的时候会给每一类学生适合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找到学习上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董艳霞老师提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的过程也是孩子们思考的过程,是深入学习的过程,同时孩子们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理解,巩固学习。</p><p class="ql-block">李玲玉老师指出书中许多好的的提问方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如提问前需要做足案头功课、在生活中一直保持提问力等。</p> <p class="ql-block">孙明月老师指出我们在教学中也需要这种与提问者近距离的亲近式的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学生,选取合适的提问方式,相信我们能收到更好的交流效果和学习成就。</p> <p class="ql-block">宁胜芹老师指出杨澜用提问穿起了一个个完整的访谈节目,无论是开头,起承转合,还是结尾总结,都离不开他她提问时的主持引领。这得益于她对访谈人物以及访谈内容,在前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就像我们上课一样,我们要想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堂,要备好学情备好教材以及相关的知识背景,这样我们才能在整个课堂的进行当中,以各种提问方式,穿起课堂教学,引领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徐学会老师也在思考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我如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呢?我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人生,我想可以采用书中提到的假设式提问,这是让孩子们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这也使得读者和作者之前形成了共情力,学生也能更加理解作者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陈俊滨老师指出杨澜在书中讲到的九种提问方式对我们教学也有很多帮助。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巧妙设计提问,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胡彤彤老师也联想到学生们,他们既有相对的尖子生,也有中等生,还有学困生,我想我也做到了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提问的时候会给每一类学生适合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找到学习上的自信。</p><p class="ql-block">刘洪霞老师提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你以为是山的时候,其实不是山;一切都随着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格局在发生不同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多时候对学习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多读、多看”上,其实更重要的是“做”,不去“实践”,读得多,看得多,只能算是比别人“知道的多”,没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其实这是根本没有什么用的。我们必须用学到的知识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这样才有意义,才能检验出真知!</p> <p class="ql-block">制作:李玲玉</p><p class="ql-block">审核:陈成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