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行研教育,助力启航新学期——坊城学区2023年第一次读书交流会

Lydia

<p class="ql-block">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源头活水。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终身学习型教师。2月27日,坊城学区在七马路小学举行了2023年度第一次教师读书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三马路小学的李辰老师,交流的主题是《以评调教促发展》。她结合自己习作课的具体经历,对“反馈理解”进行解读。阐述了及时性反馈和步骤性反馈的理论,在引导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促进学生进步。</p> <p class="ql-block">  实验小学的秦丽老师在《评学相融促发展》里指出:评价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教师应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形成性评价,掌握学生学习了哪些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她举例子,在低年级可以将“选-换-选”的方法,应用到生字、朗读的指导中。并且向大家倡议:基于学习需求的评定教学是个指挥棒,我们要用好它。</p> <p class="ql-block">  盛文学校的王艳霞老师,聚焦于学生“参与课堂”。她认为只有学生全体参与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师应当通过“不举手规则”“随机提问,全员参与”“时刻保持敏感、谨慎”等方式,减少课堂中的“避免参与者”。用一连串串珠问题,进行热座提问。</p> <p class="ql-block">  坊城街道中心小学的曲海燕老师,以《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题目,讨论自己对《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一书的体会与理解。并着重介绍了,她是如何在“小组合作”“高年级英语写作”“引出证据与评价反馈”“调动课堂参与度”四个方面,对评价技术进行实践应用。</p> <p class="ql-block">  七马路小学刘英梅老师交流的主题是《全学生参与和应答的课堂实施策略》,将注意点放在形成性评价的五个关键策略之一——“引出学习证据”上。探讨“学生参与技术”和“学生应答系统”两个实用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坊华小学的亓文老师,从读、思、行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体会,深入思考自己如何创造一个高参与度的课堂环境。她分类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同的问题,如积极型学生可以让他们补充回答,对于不积极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仅让他们重复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袋,让学生突破限制,用丰富的形式展现自己。</p> <p class="ql-block">  恒信外国语学校的张筱靖老师,交流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阅读、实践、研究、反思。她从教师需要专业发展出发,讨论对教师工作的看法。在教学中,寻求保持学生参与的方法。在作业评价时,不用等级和分数,而用反馈性评语,建设性的反馈性评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互助”,形成互助小组。</p> <p class="ql-block">  前宁小学的李雪老师,着力于搞清学生已知什么,搞清学生观念来源。探讨促进学生参与技术,用随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明确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难堪,而是让学生明白,他们必须参与到课堂。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引导他们小组讨论,提醒被提问者必须有反馈。教师要注意不要单纯评价性倾听,要理解性倾听,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调整教学。</p> <p class="ql-block">  经济发展区中心小学的孙义美老师,结合英语的实践教学,分析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评价放慢进度,调整教学环节。分析有效反馈,真正促进学习。尝试使用指导性评语,而不是分数等级。她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设计评分表,并且对学生进行评分解释,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读书交流活动最后,由学区的王永红主任进行了总结,她肯定了各位老师积极读书、认真准备的优点,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并且鼓励大家再接再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p>

学生

课堂

评价

教学

老师

学习

教师

反馈

参与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