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 一天早上,周子乐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的牙掉了!”我找了一张纸巾把他的牙齿包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时有好几位小朋友走过来说:“老师,我的牙也掉了,已经掉了两颗了,老师你看!”“老师,我的牙齿松动了!”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来让老师看他们的牙齿。</p><p class="ql-block">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有关“我掉牙了”的一场探索之旅开始了……</p> 二、课程目标 <p class="ql-block">1.知道牙齿的基本知识,了解牙齿的结构与作用。</p><p class="ql-block">2.了解牙齿的生长过程。</p><p class="ql-block">3.喜欢参与探究活动。</p><p class="ql-block">4.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p> 三、课程实施 探索 <p class="ql-block">1.牙齿小调查</p><p class="ql-block"> 首先调查一下班级幼儿的牙齿状况,上面有几颗🦷?下面有几颗🦷?掉🦷了么?掉了几颗?</p>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孩子们对自己的牙齿有了大概的了解,知道了每个人的牙齿状况不一样,有的小朋友还没开始掉牙呢。</p> <p class="ql-block">2.记录掉牙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3.为什么会换牙?</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带着困惑,我们一起观看了换牙科普视频。</p> <p class="ql-block"> 小结:从一出生,孩子的颌骨内就已经包含了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由于孩子的颌骨较小,容纳不了恒牙,因此先长“小个子”的乳牙,帮助孩子咀嚼一些较软的食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颅骨不断增大,就需要更大更坚固的恒牙来替代乳牙,恒牙比乳牙更加坚固,可以适应更加丰富的饮食结构。</p> <p class="ql-block">4.换牙的感受</p> 牙齿小百科 <p class="ql-block">1.牙齿的种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展了一节 健康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不同种类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2.牙齿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健康活动,了解了牙齿的结构。</p> 保护牙齿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学习,孩子们对换牙有了了解,也有了保护牙齿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小牙刷,手中拿,</p><p class="ql-block"> 张开我的小嘴巴,</p><p class="ql-block"> 上下刷,里外刷,</p><p class="ql-block"> 刷的牙齿白花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牙齿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2.画一画,牙齿喜欢哪些食物,不喜欢哪些食物</p> <p class="ql-block">3.绘本推荐</p> 四、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我掉牙了”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经历了很多宝贵的学习过程,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总是滔滔不绝。通过观察自己的牙齿、给自己的牙齿画像、观看科学视频等,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孩子们通过经验交流,亲身体验等方式来解答自己的困惑。相信通过探索“牙齿”的活动,孩子们一定会对牙齿有新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掉牙的原因。虽然活动结束了,但是保护牙齿的行动会一直继续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