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顾全</p> <p class="ql-block"> 21岁那年,史蒂芬·霍金由于患运动神经元症,失去了大部分行动能力,他多年来被固定在藤椅上,不能说话和写字,仅靠近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外界交流。就在这种令人绝望的情况下,他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支撑着自己,最终成了世界上一名卓越的物理学家,科学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p> <p class="ql-block"> 有人曾采访他:你对自己一生及取得成就的感触是什么?他的回答竟是:幸运。两字一出,惊讶了在场所的所有人。接着,霍金艰难地敲击着键盘,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解释: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的追求和理想,我爱我的亲人朋友,我也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把霍金对自己人生“幸运”的几点解释概括起来说,我拥有生命。因为只有生命的存在,才有其他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倘若让我们体格健全的人和霍金比起来,便会觉得,霍金的身体状况无疑就是他的最大不幸,这种因患重症失去了大部分行动能力的人能干个什么呢,自理都成问题,一生只能坐吃等死。哪里谈到还会对人类和社会有什么贡献呢?更不会想到他会成为一个世界上出色的物理学家。</p> <p class="ql-block"> 可是,霍金并不因为自己失去了大部分行动能力而感到多么的不幸和苦恼,他没有一点悲观和失望,他想到的是“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他想到是“理想”、“爱”、“感恩”。在他看来,恶运是最好的老师;逆运是性格的试金石。这种对自身人生的思维方式,这种从不幸中寻求、挖掘自身潜能的意识,这种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这种顽强的意志、毅力,真是撼天震地,无人莫不深受教育和鼓舞。</p> <p class="ql-block"> 面对霍金的“幸运观”,我们这些体格健全的人该是多么自惭和羞愧。我们想过自己和霍金比起来是多么幸福和幸运吗?我们想过在幸福和幸运中更好地读书、学习和工作吗?想到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地为社会多做贡献和为他人造福吗……恰恰相反,我们有不少人想到的是另一面,有时常常慨叹自己没车、没房、没钱、没关系、没后门,这也不高兴,那也不满意,往往牢骚满腹,似乎偌大的社会无其立足之处。一句话,就是“不幸运”。如此,丢弃了精神,失去了灵魂,越是这样想,得到的是越来越不幸运,最终,或许会成为山下一棵蘼了的永远被人踩在脚下的枯草。果真这样,人生的悲哀啊!</p><p class="ql-block"> 霍金的“幸运观”启迪我们,只要生命存在,就是幸运,没有什么比生命更有价值了,有了生命就能创造一切。人的一生就是抗争,就是奋斗,就是拼搏;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有“宁可撞碎也要冲击”勇气,用宽容和微笑面对暂时并不宽容的生活,用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去迎接新的天地。真正的“幸运”和“幸福”不靠天老爷的赏赐,也不靠他人的帮助,唯一的就是靠自己去拼搏,去积极争取。</p> <p class="ql-block"> 霍金以残疾之身用无不可摧的顽强毅力攀上了物理学的顶峰,世人无不惊叹。倘若我们以他为榜样,乘坐我们自己的“幸运”之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劈波斩浪,坚持不懈地向前进击,最起码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辉煌,让人生的光环鲜亮再鲜亮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