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字 : 方 燕</p><p class="ql-block"> 摄影 : 方 燕</p> <p class="ql-block"> 摄影对年轻人也许是一种精神的闯荡和探索,也有人把摄影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对我来说,拍摄却是一种内心的延伸和修复还原。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触摸到时空过往的痕迹,能让你把被生存淹没了的精神世界释放出来。</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 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农村,在小县城里生活,留存在记忆中的乡村是琐碎朦胧的,可有的记忆却又是那样的清晰,以至于缠绕在梦中不能丢弃。童年那些痛苦卑微的过往因为时光的打磨留存下的是更多的美好,总以为随着岁月的更替,一切都被新生活所淹没。没想到拿起相机的自己又触及回归到生命生长的原点,那些久远的记忆和留存在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激活了。我开始用镜头唤醒乡村记忆,重新把自己置身于眷恋的乡村。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内心充满着莫名的激情和感动,仿佛寻到丢失许久的祖先的衣钵,再用这新的方式一次次地触摸回味,直至用影像的形式永恒的呈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 在乡下拍照的时候,我有一种被喧嚣的城市释放的感觉,常常怀着不可言状的心情,走过村里一条条泥土小路,看到一处处荒芜却又遗落着烟火生活遗迹的院落。</p><p class="ql-block"> 小村落大多寂静安详,少了孩子“牛犊”般撒欢的身影和身强力壮的年青人。村子里,大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中老年留守人。他们循环着原始和现代交融的生活模式,坦然平实地守护着这片故土。他们就像小村一口古老的井水,用生命的低音歌唱,用古老的犁铧和大地交流。他们是这个时代留给乡村美丽的烙印,证明还有一种古朴的生活方式在延续,这些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却深蕴中国乡村千百年来农耕文明的厚重与沉淀。</p><p class="ql-block"> 他们守护着乡村最后一缕炊烟,就像一种柔软的期盼与等待。他们相信,那些怀揣梦想远走他乡的儿女,总有一天会回来的,一如他们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土地失去信任一样。</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希望和憧憬依然是明亮的,哪怕犹如一粒煤油灯细小的灯火,但是,他们却依然在燃烧,在用生命的余辉照耀着乡土的宁静和对亲情的顾盼。他们生活在农耕文明充满麦香和高粱红的古朴里,心怀着一个新的时代留给他们的乡愁,寂寞却也从容。</p><p class="ql-block"> 我不愿意以留守人来看待他们,我觉得,他们更像谷地上的稻草人,是一道乡土大地上质朴却又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 </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 只有在庙会这种现场,才能充分地感觉到自然的神秘力量和乡村的充沛活力。更能感受到以人为主体的崇拜自然的虔诚和纯粹性。如此震撼的场面,来自自然的召唤和人性的复苏。</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 一直喜欢有孤寂感的艺术作品,包括图片、音乐、文字、绘画以及舞蹈。生活中的人们常常过多忽略了快乐感而纠结于不幸,内心就会有了孤寂感。当这种孤寂得不到适宜的搁置,就会下意识地排解,或寻找诉求可能。我相信所有的生命都有情绪,只是呈现的方式各不相同。孤寂抑或可以让灵魂安静下来,在准确的思虑中得以某种情绪的平铺直叙,并能接通与万物的交流。那些土墙缝隙中意外的生命现场有野草,也有野花,更有时光;村落里被闲置遗忘的碾盘,冬季树上随风而动的一枚枯叶,硷畔上住着拐杖的老者漠然的远翘……这一切迹象都是孤寂中应有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 </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 因为喜欢小动物,平时一直在拍,很是愉悦,从没想过作为一个选题来做。</p><p class="ql-block"> 对它们的关注,源于想更多的知道每个生命体他们生存的真实样态。生命之间有着息息相通的生存法则,相互牵挂,相互给予。作为人类文明的参与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如同留守的乡村,正在淡出日常视野。关注它们的存在,在它们与古老的乡村浑然天成的生存格局中,生命的意义才会更为广阔而深远。</p><p class="ql-block"> 去乡下拍照片时,总会看到家禽之间相处的场景很受触动,就有意识地拍了一些。它们虽然是不同的物种,却能和谐的在一起生存。它们是人类大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有着跟人一样喜怒哀乐的情绪,有时一起戏耍打闹,有时独自发呆惆怅,相互牵挂相互给予,在各自的生命轨迹上完成自己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 关注地方演艺人的生存状态,是因为我也有过跟他们相似的经历,虽然工作的方式和环境不同,但演艺生涯中那种非常规的生活状态大体相同,让人不堪……最后我不得不离开了这个团体,以至于很多年都不能面对舞台。 这两年赋闲在家拿起了相机,没想到又走近了这个群体。忽然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对她们充满了情感,这是因为我比其他人能更多的理解他们,理解他们面对周遭轻蔑下的强颜欢笑;理解他们苦中作乐的支撑来源;理解他们迫于生计的无奈。这种流动性的自乐班,演出环境非常窘迫,但他们总是坦然面对,积极乐观。当然,这也源自于她们对民间道情戏曲的热爱和执着,他们在台上演绎着王侯将相的故事,幕后诠释着自己酸甜苦辣的生活。我多次跟随他们行走在黄土高原,记录了这个特殊群体生存的一些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体验和审视,对生活中一些纠结和困惑,逐渐释然。</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方燕 摄</p> <p class="ql-block"> 时间承载着过往的历史与空间,而一些人的生存符号或生活场景都镶嵌着一种永恒的时代烙印,代表和包含了这个群体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的特殊痕迹,这便需要我们依据文字或影像的记录来充分实现并完成延伸。而此时此刻视觉的延伸,取之于对人生过往客观清醒的思考及围观,那些定格在时空中的情绪及状态,成了珍贵的记忆实体,也是互相传递思念的凭证,在生命的传承中仍会温暖着留守者的心灵。因此,摄影最终留下的是“曾经”,揭开曾经的面纱就看到了真实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四年的拍摄感悟和体验,使我在不断的经历中确立了自己的拍摄主题,那些生活在时代之中,却又游离于时代边缘的普通人物,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为此,我的拍摄路径和选择促使自己的镜头聚焦那个安静地生活在黄河边小村庄、栖息在黄土山峦深处的老村落的人们。他们的生存状态看上去没有现代社会的特质体现,缺少现代元素的介入,但是他们在祖辈赖以生存的村落里,坚守自己的生存理由,持续自己的生存方式,以纯朴而原始的生存态度生活出真正的人间烟火味,这一种境界,恰恰是城市繁华与现代文明所不能企及的生活场域。</p><p class="ql-block"> 热爱是最强劲的动力。无数次手执相机,沿着通往他们的生命现场之路蜿蜒前行,拍摄他们不经意的日常和细节,探究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纯净。每一次的感动都促使我用镜头去思考他们的人生,触及他们精神领域的信仰高度。'</p> <p class="ql-block"> 方延琴,业余摄影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开始知道方燕是在QQ空间,那时我对于女人摄影并不看好,后来有了微信群才在摄影活动中相互认识了,认识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她很随和,对老年人彬彬有礼,时间长了发现她跟谁都合得来,话不打人相处融洽。摄影圈里的好多人都愿意跟她一起出去采风,这其中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乡里方燕和村民沟通异常容易,不用说几句话就像走到亲戚家一样受到宽待,临了还得翻箱倒柜给她带点土特产。</p><p class="ql-block"> 我也有幸多次和她一同到乡村采风,通过近距离接触,我惊奇的发现她不仅人缘好,对摄影也有独到了见解和与众不同的视角,因此才获得同行们的青睐。我也对女人摄影由不以为然变为刮目相看。几年下来她的摄影艺术有了显著的提高,摄影作品曾在国家级的刊物上发表和影展上展出,并多次在省市县的摄影比赛中获奖。</p><p class="ql-block"> 认识方燕以来,每次同行都会有意无意的抓拍她采风时的风采,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照片,连同择录的方燕的文章和摄影作品编辑成美篇展示给朋友圈的同行,以示对方燕老师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美篇的背景音乐是《你鼓舞了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