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朝日 奋斗正当时——津西寻访身边的师德楷模(彭城恩师刘海宁篇)

云兴•津西

师德楷模  最美教师 <p class="ql-block">  她,爱生如子,辛勤耕耘于教坛26载。她是一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更是一名严慈同济的班主任。她为国家培育了一批批英才,更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她因教育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先进个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光荣称号。又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十佳教师”;多次荣获省市区级论文、评优课、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并在全市举行公开课、观摩课。在学校每次的备课和作业批改评比中均获一等奖。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在她的精心辅导下在省、市、区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获奖,优秀作文被刊登在全国班班有读公众号。</p><p class="ql-block"> 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她的呕心沥血和对学生无私的爱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  她“爱生如子,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 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爱生如子,所以在学生心中,她是母亲,是良师,是益友。每天早上,第一个出现在教室的是她,下午最后离开教室的还是她。晚上回到家里还要批改作业、与家长沟通,写班级总结,精心整理教案,在班级群反馈,常常到深夜。由于长期超负荷地工作,她积劳成疾,患上了腰肌劳损,颈椎三五节突出,至今未愈,腰疼和头晕时躺着改作业、撑着讲台讲课,有时实在受不了,便调课去医院做完理疗接着回来上课,不耽误学生一节课。她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孩子。学生薛懿宸在作文时写到:“今年的书法等级考试快要到了,我每天在认真地练习,可是我的第二种字体隶书总是也写不好。今天刘老师检查了我们每个人的书法练习情况,喊到我名字时,我紧张地站到老师身旁,因为我们都知道她对写字要求是很严格的。刘老师的手骨折了,带着护具,拿着我的书法纸说:“第一种字体写得很漂亮,第二种字体还要加强。来,看老师怎么写的。” 刘老师,您的手?我一惊,老师的手还在恢复阶段。看着刘老师拿着我的钢笔,用颤抖的手写下每一个笔画时,我鼻子一酸,泪眼模糊。刘老师为了让我写好字,强忍疼痛为我写范字,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奋练习呢?刘老师,谢谢您!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更让学生感受到母亲般的慈爱。学校由于外来务工子女和家庭多子女的情况比较普遍,加之父母离异子女,班级部分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管教。所以她经常放学后为学困生补课,还搭配小零食奖励;经常送个别没人接的学生回家,还给学生买饭;经常在群里提醒家长一定给孩子吃早餐,并给没吃早饭来上学的孩子准备牛奶和饼干面包;经常给生病的孩子喂水喂药,天气变化时提醒孩子增减衣物。点点滴滴的爱,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灵。她们师生之间建立了最融洽的关系,所以在毕业之际,孩子们在信中称她为“第二个妈妈”,紧紧相拥哭泣不愿分开;家长们也自发地在深夜凌晨写下一封封感谢信,每个字每句话都饱含了无尽的感激,不舍的泪水浸湿了信纸。锦旗上“一代贤师、春风化雨”八个大字,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和家长们对她的深深敬意与感激。</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中她不仅把教学“五认真”落到实处,而且勇于改革。经常到外地听课、学习,关注教育改革信息,逐步形成了“识字、阅读、写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引导孩子博览群书,更在作文教学中创造出“多练笔、粗指导、生批改、简评讲、给高分、激兴趣”的独特教法。她常为学生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精彩的片段而叫好。每篇习作完成后同学们都急切盼望自己充满激情的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文章,你追她赶,表现欲望非常强烈。每次活动结束后,她都会把孩子的精彩表现拍下来发到家长群里。孩子受到家长们的表扬和鼓励。目前,班级学生的作文点评能力已经非常专业。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迅速提升,同时她的作文教法在全校推广开来。</p><p class="ql-block"> 2018年暑假,她带领全班学生参加了全国班班有读活动,通过大花脸、鱼骨图、任务单各种阅读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自编阅读绘本、写读书笔记、创作诗歌,录制美文诵读,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阅读的兴趣被大大激发。多篇优秀作品被国家级公众号连载。一个暑假,她都没有休息一天,线上指导点评常常到深夜,每一天的阅读活动都会用美篇记录下每个孩子的阅读成果。她的努力和用心受到全国班班有读工作组老师的高度赞誉,在全国群里做经验分享,并被评为“全国十佳教师”,所带班级被评为“全国读书活动优秀集体”。目前全班同学每天读书打卡已累计666天。</p><p class="ql-block"> 今年寒假正值疫情,2月6日,接到“停课不停学”线上准备的通知,她白天备课,晚上录课。微课录制有时候需要PPT展示,有时候需要板书。她开始学习不同的软件,短短的两天,学习了8种软件,以呈现较清晰的录制效果。因为白天环境嘈杂,她都是晚上录课,有时候录完课程,差不多已经凌晨三四点了。稍微休息一下,八点半就需要网上上课了。</p><p class="ql-block"> 学校提供了很多资源,但她还是会坚持录制,因为她觉得孩子听到自己的声音会有熟悉的感觉,加上一个假期没见,彼此有些想念。孩子们在家学习微课也会更用心。</p><p class="ql-block"> 除了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她开始思考,面对这次疫情,老师还能带给孩子什么?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面对这场世纪“大考”,每个人都应该交出自己的成长答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命课堂首先从“科普教育”开始。利用绘本讲解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整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孩子主动关注疫情进展,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病毒知识、防控知识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p><p class="ql-block"> 其次,感恩教育,她剪辑人民日报等官网的新闻,用自己的声音讲故事。先从前线的民族倚靠——钟南山院士、身患绝症依然坚持一线的张定宇院长、再到后方中小型企业的捐赠、20万异地订单……10个故事案例,无数的镜头,最后指向战“疫”初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生命更有意义?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希望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善良和勇敢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第三是信仰教育,也是生命课程的核心。孩子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但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梦想会面临什么?信仰课堂,将大爱扎根,将大义永存。</p><p class="ql-block">第四是劳动教育,这也是遵循着“知情意行”这一理念。她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健康防疫。</p><p class="ql-block"> 每天备课、做课件、录制微课、制作美篇……几乎要在电脑前忙十几个小时,坐着不舒服就站着,站着不舒服就趴着,眼睛也需要点着眼药水才能看清屏幕,家长知道她熬夜做课件,很心疼,经常催促早点睡觉。但她总希望早点做完,可以早点分享给孩子们,她说:“如果我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事,引导孩子们积极健康明智的抗疫,我会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认为教师不仅知识渊博,更要德才兼备,自己的言行举止无不时刻影响着孩子。因此,她首先让班里所有的孩子共同监督老师的一言一行,不当之处虚心接受,立即改正,同时,她也要求同学之间相互监督,互相欣赏,学会感恩。这样一来,不仅孩子们仰慕老师,更形成了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文明班集体。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区“优秀中队”。</p><p class="ql-block"> 她做的何止这些,用生命影响生命,她对学生的爱意,对事业的执着,对人生的态度将伴随每一个学生的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