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仙客来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是当代中国保存明清建筑最典型的城市,它那个五里长街的商业店铺以“吉生祥”和“金利合”为代表。展示的是药店的气派与门面的豪华。其实河口古镇明清建筑的精华都汇集在会馆和戏台之上,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阮仪三,由于他不了解河口古镇的会馆建筑,因而忽略了很多会馆和庙宇,其实这些会馆(庙)更具有明清建筑的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经见过,童年时并经常玩耍过的,古镇已经遭到破坏和毁灭的明清建筑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①洪都会馆(河口二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②徽州会馆(河口三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③抚州会馆(工农兵剧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④浙江会馆(县总工会俱乐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⑤朱公庙(河口一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⑥关帝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⑦大王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明清建筑基本上都消失了,有些甚至连痕迹都没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目前还保存的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①盱江会馆(建昌会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②福建会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③判官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④天主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这些会馆和庙宇都是封火高墙,内部架构大多由穿栟架构组成。及使天主堂这种西方建筑其内部仍然是木结构穿栟架构。以上这些明清建筑,在其内部都设计和按排了戏剧舞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古镇人民路89号的盱江会馆戏台不管是从建筑技术、艺术、以及风水格局,这个戏台都算得上是一个典范。它建于1749年,重修于1808年。34根柱子中有八根青石栋柱立在舞台东南西三个立面,固若金汤。它呈八字型面对观众,是我所见过的戏台中柱子最多的一座。上饶县应家龚氏祠堂、弋阳湾里李家祠堂、乐平镇桥许崦、河口判官庙、杨村下庙等地戏台没有一座有这么多柱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河口判官庙戏台算得上是一个大戏台,也只有24根柱子。最为惊叹的是盱江会馆这个戏台竞然在其舞台正中央的八卦藻井内,悬空嵌入式地嵌着两个棱形喇叭口的木制音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当站在这些戏台下,脑海里就会思考?戏台和戏剧到底有什么社会功能?而此时会感觉有天外琼瑶云彩里传来的箫鼓之声:“戏台和戏剧从它诞生的那刻起,无论是娱神、娱人还是娱己,其娱乐的基本属性是与生具有的,娱乐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我孩童少年时代每当抚州会馆戏苑(文革时改为工农兵剧院)的开台仪式一起,锣鼓喧天,箫弦管乐,歌舞平升就会响彻整条街巷。在那个没有电视只有戏剧的年代,看戏是奢华。调皮机灵的儿童会扯着大人的衣角溜进戏苑。看戏对人来说实际上是学习的过程。没有文化不识字也不会影响你对戏剧的喜欢和欣赏。中国正统文化“仁、义、礼、智、信”传入民间普罗大众,在解放前基本上是靠戏剧的普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青年时期正逢文化大革命,使我们这一代人对古代戏剧了解非常有限。改革开放初期乡村戏剧兴盛时,经常能看到大的祠堂庙宇戏台演戏。有功底的戏班在新开台演出前会进行开台仪式,由一个演员扮成钟馗在台上活宰公鸡以避邪,此时又有几个演员装扮成各色小鬼,化成鬼妆待钟馗宰完公鸡后一齐逃向村外,并且在外面洗净脸上的鬼妆。这种古老的开台仪式过去一直不明白其缘故。但其后在观察古代戏台的建筑中发现它其实是来自古代楚文化的巫祝文化。因为这里处于楚、越、吴文化交界处。就如同铅山方言一样分别有吴越语系和赣楚语系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们对戏台戏剧和演员的认识又是不一样的。明星大腕是金钱社会的偶像;戏台是现代科技设备的展览,动侧几万几十万造价;剧情到是永恒的爱情和人类的喜怒哀乐。而敬业的演员有操守的演技者演到动情处,台前台后,台上台下都会泪浸盈眶,随着表演情绪起伏起落。戏剧中的才子佳人、将相王候、书生落难进相府;私订终身后花园;每一次重温仍然可以唤醒人们心灵的感慨。沉冤昭雪、好人好报、皆大欢喜、这是人类不分种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的共同心情和愿景。而这种人类共同的心境也是今古相通的。当你细品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古人和今人在心灵上是一脉相承的。今古是相通的。这就是文化的延续和人类的共性。恩恩爱爱、悲欢离合在剧本创作史上它是挑起观众兴趣的第一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看完戏后总会想起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台戏?只不过我们谁也无法预测它的结果罢了。在社会的大戏台上剧本由谁创作?导演由谁主导?它是没有剧本、没有导演的演出!就看每一个社会成员你如何扮演其中的角色罢了。而只有热爱演技的演员毎一次在戏台上,他才能提前体验角色的各种人生苦乐悲欢。而现实中的芸芸众生一定要以淡然的心绪来对待这场人生大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