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邮票欣赏《五台古刹》特种邮票。

丰年好大雪

<p class="ql-block">1997-11【五台古刹】特种邮票</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p><p class="ql-block">1997年07月26日发行</p><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隅,环周250公里,由五座山峰怀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五台各有其名,东台称望海峰,西台称卦月峰,南台称锦绣峰,北台称叶斗峰,中台称翠岩峰。五台之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素称“华北屋脊”。山中气候寒冷,每年四月解冻,九月积雪,台顶坚冰累年,盛夏气候凉爽,故又称“清凉山”。山中寺庙林立,青山绿水,风景秀丽。</p><p class="ql-block">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向有“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宝库”之称,俗语说:“地下文物在陕西,地面文物看山西”,遍布山西全省旧石器文化遗址、古代建筑等数量居全国第一。而五台山寺庙建筑又较早,数量也较大。早在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就在这里建造寺庙。此后,魏、齐、隋、唐、宋、元、明、清屡经修建扩建,形成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现存较好的寺庙50余处,建筑巍峨壮观,其规模在全国也是第一位的。五台古刹气势宏伟,形式多样,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稀世宝库。</p><p class="ql-block">1997年07月26日,为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邮电部发行了1997-11【五台古刹】特种邮票一套6枚。版式一为1版6张。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五台山·台怀镇寺庙群】【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五台山·显通寺铜殿】【五台山·菩萨顶】【五台山·镇海寺】</p> <p class="ql-block">【台怀镇寺庙群】图案表现台怀镇的诸多寺庙,颇有气魄。</p><p class="ql-block">五台山五座台顶环围的腹地中心,称为台怀。台怀镇面积5.4平方公里,是寺庙集群区。不同年代、不同形制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地荟萃在台怀镇,形成一组庞大的古建筑群。主要有显通寺、塔院寺、罗睺寺、殊像寺、万佛阁、十方堂、圆照寺、广宗寺、菩萨顶、黛螺顶、慈福寺、碧山寺、普化寺、善财洞等十四处寺院。</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大殿】图案展现南禅寺大佛殿的外观雄伟,轮廓秀丽而形体俊美、古朴。</p><p class="ql-block">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阳白乡李家庄村旁,建筑年代尚需考证,现存大佛殿为唐德宗建中三年(782)重建,它比佛光寺东大殿现存建筑还早75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堪称国宝。南禅寺规模不大,在寺院内,占地面积为4100平方米,寺内现存殿宇6座,除主体建筑正殿大佛殿为唐代原物外,其余配殿皆为明、清重建。大殿坐北向南,三间见方,单檐歇山顶。面宽11.62米,进深9.9米,平面略成方形。殿身建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殿前筑有月台。殿内无柱也无天花板,有泥塑17尊,与大殿同期塑造,是国内除敦煌之外稀有唐代彩塑。大殿用材断面合理,纵横构体连贯牢固,形制壮观,结构简练,手法古朴,技巧纯熟,显示出中唐时期的建筑艺术水平。大殿建成后60多年,经唐武宗“会昌灭法”,国内禅寺大多被毁,唯独南禅寺幸免于难,迄今已有1200多年,又历经5级以上地震8次,依然完好无损,成为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图案展现了佛光寺东大殿唐代木结构建筑这一“千年建筑瑰宝”。</p><p class="ql-block">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佛光山麓,距五台县豆村镇6公里,距台怀镇47公里。整个寺庙坐东向西,依山势起伏而建。东西背倚山峦,寺周苍松翠柏围裹,西面遥望阎家寨村,豁然开朗。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著名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和艺术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佛光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478),后经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法,佛光寺遭到毁坏。现存建筑为唐宣宗恢复佛教才在旧基上重建的东大殿。大殿建于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后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都曾有过装绘或修理。东大殿是佛光寺的主殿,居于佛光寺后部山腰叠坎之上,坎高约15米,坎上平台广阔,殿基座落其上。东大殿面宽7间,34.08米,进深4间,18.12米,8架椽,单檐五脊顶,面积677平方米,屋檐高高挑起,斗拱肥硕雄健,屋脊琉璃鸱吻明显高大。殿内天花板将梁架分为外露的和内藏的两种,外露的十分规整,轮廓秀丽。内藏的不作精细加工,只求牢固。有直棂窗,为殿堂后部提供采光。檐柱微微向内倾斜,使整个建筑更加牢稳,符合力学要求。此种典型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全国已很难找到。大殿外表不施彩绘,全部用朱红涂染,给人一种稳健广阔、古朴浑厚之感。可贵的是在这座大殿里还保存了唐代的壁画和唐代的塑像。在15幅壁画中经鉴定有12幅是唐代的,这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唯一的早期壁画,可与敦煌壁画媲美。殿内有一个近1米高的大佛坛,有塑像35尊,为唐塑遗物,后人曾重新彩绘过,但形体保留了唐代原貌。殿内石刻,殿外墓塔、经幢,都是唐代遗物。1937年,大殿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认定,它与南禅寺大殿是我国唐代留存至今的两处较为完整的佛教殿堂,它不仅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重要物证,也是世界建筑艺术中难得的殿阁,因此,佛光寺被誉为“亚洲佛光”。</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铜殿】图案表现的是显通寺大雄宝殿后面的铜殿及一组精巧玲珑的殿宇。</p><p class="ql-block">显通寺铜殿是由青铜铸件组成,高8.3米。这座铜殿,殿顶为重檐歇山顶,上下分两层,上层四面,每面安着6幅格扇,下层四面,每面安着8扇格扇;格扇的上下两端雕铸着草木花卉,飞禽走兽。它的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给人以自然美的感受。格扇中间分别雕铸着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喜鹊登梅、犀牛望月、牡丹出瓶、玉免拜月、鲤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36幅精巧玲珑,活灵活现的优美画面,给人以艺术美感。</p><p class="ql-block">铜殿的四角,上下各有4根铜柱,铜柱和柱基浑然一体,稳稳固定这座10万斤的铜殿。铜殿上层的四周,围着1米左右高的栏杆,栏壁上面也雕铸着各种各样的优美图案。殿脊两端铸有跃然欲飞的两个“鸱吻”。殿脊中间,装有葫芦似的一个宝瓶,金光闪闪,耀眼夺目。铜殿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室内见方,进深4.2米,宽约4.7米,高约5米。室内四面的格扇壁上,整整齐齐排列着雕镂的诸佛菩萨铜像一万尊,小巧玲珑,各具情态,无一雷同,布满了整个内壁。殿的中间供奉着高一米的骑狮文殊铜像,金容满月,面目慈祥,体态优美,姿势端庄,似乎受着万佛的朝拜。</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图案展现了菩萨顶的全景。</p><p class="ql-block">菩萨顶坐落于五台山中心区灵鹫峰顶。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华丽堂皇的喇嘛寺。建于北魏孝文帝(471-499)时期,历代都曾以重修,明永乐年间,蒙古、西藏的黄教喇嘛到五台山寺院常住,菩萨顶逐渐成为它们集中活动的场所。到清顺治年间,菩萨顶改成喇嘛庙,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康熙、乾隆皇帝曾多次来五台山朝圣拜佛,息宿于菩萨顶,并在寺内题匾书铭,撰文刻碑。后来他们下令重修菩萨顶。如今看到的菩萨顶就是当年依照清代宫殿形式营造的,殿堂铺以五彩琉璃瓦,颇有皇室寺院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镇海寺】图案展现镇海寺依山而建,两侧奇峰拥抱,环寺古柏苍翠。</p><p class="ql-block">镇海寺坐落于台怀镇南5公里处的半山腰中。寺前清泉飞腾,未登寺门先闻潺潺水声,风光绝佳。“镇海松涛”已成为五台山的胜景之一。寺侧清泉,常年流水名海底泉。相传海底泉为海眼。龙王九子贪恋一民女,横溢成灾,百姓遭殃。文殊菩萨用大锅盖住海眼,后人在此建庙,取名镇海寺。</p><p class="ql-block">镇海寺创建于明代,现存建筑样式为清代重建。寺内现存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佛殿、宣教殿、左右配殿等。寺南侧为永乐院,是清代赐封为章嘉活佛住所。院内有15世章嘉活佛塔。这座塔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塔的外形如藻瓶,高10米,塔基六角状,每角塑有武士一尊,基础八面雕有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在人物周围,雕饰有山水花鸟画,极为富丽典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