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路.11——《那些年,80初的庙堂江湖记》

四十知乎

<h1><b> 庙堂.江湖记</b></h1> <p class="ql-block">  那是07年的4月,因长期受压抑于高强度疲劳的工作环境,加之我与BOSS之间在内部管理上出现了分歧,出现了工作配合上的信任危机……种种之缘故累积叠加,我决定了要离开DS公司。</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脱离了自行车行业……</p><p class="ql-block"> 时年夏,妻子在罗湖正与她大姐一起开广告文印店自谋小营生,我便也做了决定:去市内寻找人生新出路。</p><p class="ql-block"> 很快,我通过几番应试的成功入职了一家特殊单位,做了个老百姓传说中的“临时工”。</p><p class="ql-block"> 07年4月30日应试、考试、面试通过,我于5月4日正式工作于SZ市委大院东院贸工局下属某协会(社团法人组织,只是那个时期其职能隶属关系以及它的业务、职能还有些复杂性,算是我所知的少有的特殊“单位”)。 </p><p class="ql-block"> 单位位于深南大道与同心路1号相汇处,属于市委大院东院(与统计局、市信访办同院办公),门口由武警兵哥站岗执勤,工作就餐地是市府机关大饭堂。</p> <h3><b><font color="#167efb">(图片说明:08年,正值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年,此照片,我十足一副少年老气横秋样……)</font></b></h3> <p class="ql-block"> 单位主要常承办SZ市委、市政府相关部委和尤其是贸工局的工作,也就是一些政策的具体宣导与落实(其实,可以这么说:它就是某些行政机构的某些具体事务的承办外协单位),比如,SZ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申报、认定的辅导,给企业“定向做服务”,贯连相关“认定专家组”专家们的纽带;对相关行业排头企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的资质申报与认定的辅导;省、市科技部门对于企业的研发资质评级及扶持资金的申报;国家级、省市级国、省名牌和驰名、著名商标的申报工作;《SZ市服务大全》的编辑工作…… </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所在的部门,又是这个单位里最重要的财源单位——经济协作办。</p><p class="ql-block"> 经济协作办的主要职能就是“引导和对接内地省、市、县来SZ招商引资,对内地相关政府部门做招商的辅导和推介”,说白了就是:给内地政府架桥,好让他们与SZ的各级市、区、镇(街道办)对接关系,通过我们单位的某些挂职领导(这些人都是各委、局、办及人大、政协背景,而且大都是处、局级别),通过单位与某些企业的桥梁渠道,让过来考察的内地政府招商团,能和SZ的官场及对象企业见上面、对上话,能让内地政府部门有机会向相关企业做直接性的招商宣传与解答,得以组织召开大型招商引资推介会、洽谈会。</p> <p class="ql-block"> 要说明的是,当年珠三角的深圳,已经在着手力推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与产业逐渐转移,而内地省市兴起大开发,大搞省、市、县甚至镇级工业园区,便都会来到沿海经济大特区做招商引资。</p><p class="ql-block"> 来SZ招商的实在太多了,SZ各级市府、区府哪里接待的过来,于是就会有我们单位这样的对接、组织承办方。</p><p class="ql-block">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将内地政府和SZ市府部门某些关系对接好之后,又还需要将企业和这些内地招商团的领导们牵好绳、做好媒,如此才能搭台一起唱好招商戏! 这“拉到一起”四个字,便是我们经协办当时主要的工作,也就是最实质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种工作的收入回报也还算是非常不错的,还会有内地各级政府的招商政策之奖励金,有来自于各类企业委拖求办之事的服务费。那个时期,像我们这样的工作性质,当时出差外省、市县的开发区做调研时,其中的公款消费乱象,若非局内人,在后来持续到如今的反腐纠风里是绝对不可行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07年夏的某一日,在上海著名的“百乐门”里,我与主任被一圈江苏、上海的地方官还有企业名流奉为上宾。那晚,我们“享受”了一次如电影里“大佬”才享有的贵宾1号台位的招待;那晚,我有生来第一次有幸与歌星共娱KTV;那晚,我如同一只小猴子上了一座山,又再看到了远方更高山上的苍天树……那晚,在灯红酒绿里,我喝了多少洋酒、伏特加自是不记得了,轮番的客套与碰杯应酬间,渐渐麻痹了我强撑的大脑思维,头脑最终渐渐归于一片空白。次日清醒后,想起那位“TW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副会长送我的字画找不到了,估计是被遗漏在某辆车上面了。</p><p class="ql-block"> 数日后回粤,在浦东机场,主任和我还特意“阔手”买了不少上海特产,那是为回深送礼准备的。在飞机上,主任又饶有兴致向我谈起此番带我来沪取经、见识历练一下的心得:你看下面,这夜色中的上海多么繁华,你看这上海,是真正的大上海呀……</p><p class="ql-block"> 只是,于我而言,这次上海之行最重刻骨铭心的却是在那百乐门,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酒精中毒……</p><p class="ql-block"> 如今想来,那样的工作经历,其实也是一种受教的过程——对世道里的官场、财富、地位之种种受教!</p> <p class="ql-block">  世人常言圈子与阶层,在那个圈子,我见识了许多的真正称得上大官之人的庐山之面,一些省、地市级的厅长、部局长们也是常有幸拜会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常常也会有内地的官员前来拜访我们单位的领导,我有时候会列席做一些记录性、讲读性的工作。 </p><p class="ql-block"> 07年初秋之际的某日,我与领导公务出差去参加一个“某省会城市国家级高新区大型招商推介会”,天气还很热,我和领导都是穿休闲装去的,到了酒店后,领导忽然跟我说:“小王,等会记得换上西装哦!</p><p class="ql-block"> “啊!领导,这么热的天,要穿西装啊?”</p><p class="ql-block"> “那肯定,那是什么场合,那些人不是些省市一级的领导,要么就是知名企业家,我们以嘉宾身份去参加,怎么能随随便便!”</p><p class="ql-block"> 这下,我惨了!我赶忙报告领导自己并没有带西装过来……</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是拖人帮我“租”了一套很昂贵的商务西装,那套西装据说价格至少是我当时一个月的薪水,我穿在身上确实特精神、特有型——我穿上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嘀咕道:“妈的,长这么大还没在这么热的天,穿过这么高档的西装!”</p><p class="ql-block">那天的招商会,镁光灯闪烁,我不禁感慨:自己坐在那嘉宾席上像个卖相的型男,今儿个如此真正意义上的浓重、庄重,如此精神的西装革领一番,就为这一片咔嚓、咔嚓呀……</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只要是上班时间都会西装革领,甚至离谱到常常下班后,在厨房做饭时脖子上还勒着领带,实在是哭笑不得……</p> <h3>  期间,我也见识了许多地方商会,还有各行各业的一些企业大佬,居高者不乏深圳、广东的知名企业超级富豪、超级企业家,平常者不乏小加工厂或小企业的老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和感受到了一种天外天、人外人的社会落差:家族背景、财富地位——相对早前那些年局限于自行车业界而言,此后所见识过的社会视野,或许可以用小巫见大巫之词吧!</h3><div><br></div><div> 认识这些人,与这些人的来往,可以说让自己会否定了从前的浅薄而天真的社会观,但也重新认可了自己——以后也能如何、如何的学着去运筹一些事……</div><div><br></div><div> 这种工作,于内心深处充满人性和现实的撞击,它偶尔又让我更加有了想要策马啸西风的豪情壮志,只是所谓的豪情只能用在非官场的地方,草民出身的王二压根就没有官路的丁点背景与后天的资质,在体制内,我是相对愚钝的!</div><div><br></div><div> 在那个圈子里我受教太多,以至今时今曰,都还无法用言语形容到底受教在何处。</div><div> 对于二十几的年轻人,对于从工厂打工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于实体行业的打工族来讲,能有机会变身去从事这类工作,能经历这种经历,有种武侠电影里的奇遇感,估计其中的几率低于万分之一吧!</div>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的08年,我终究因为阅历尚浅而不通官商之道的利与欲,也因单位直属领导间的权谋之争,以及某次突发意外事件,我无奈辞职离开了这个圈子。</p><p class="ql-block"> 一如少年时所读的武侠小说里的奇遇修行一般,我身上的所长、所短,也多少如同受过一场“易筋经”的修炼。这种修炼的时间虽只是一年多,但它所修炼的庙堂、江湖之“门道”,是远远超过实体工厂与企业的工作圈的——必竟,这人生舞台大有区别,大不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08年,夏。在师傅(也就是我曾经公司的总经理)的诚心相邀下,我又回到了自行车行业,与他一起筹划台湾DS公司大陆办事处——</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又走上了回头路,重吃老本行的回头草。</p> <p class="ql-block"><b>  后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求食二十年的自行车行业,上至大型整车企业与贸易商,下至中小来料加工厂与小作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相对确实不高,很多人也常常会纠葛于企业小政治、拉帮结派小山头,以致专业技术队伍和营销队伍的常常不稳定,导致内耗极大,企业人才结构不稳固,整体效益与可持续性升级发展很是艰难,极其的不容易,企业生存周期短……大部分从业人员无论老板或管理层,工作、生活大体都不易!</p><p class="ql-block"> 而庙堂衙门做临时工,让我更多的也体会到、懂得了体制内的不易,他们很多人常年精神紧张,亦或敏感于很多事物,其工作、生活之种种乏味是大大有别于布衣老百姓们的。</p><p class="ql-block"> 于我而言,当年的自己其实并没有想过真的要入所谓体制官场去搏击人生,因为我必竟只是个“临时工”,顶多是想赚点更高点的工作收入,见识、积累一点体制阶层的见识……</p><p class="ql-block"> 庙堂之道深似海,不识时务怎俊杰。</p><p class="ql-block"> 草莽人生也江湖,昧先几者非明哲.</p><p class="ql-block"> 十数年后,我又因为经营餐饮生意与体制圈内人交集数年,其故事与事故,以后再记之忆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