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促进课堂有效发展,活动评价促进学生读写提高——通济小学2020年度省基础课题研究工作第三阶段总结

通济小学

<p class="ql-block">  一、召开了课题专题会。2022年3月3日,课题组在校长室召开了第三阶段课题实施工作专题会,就本阶段各位课题组成员遇到的研究瓶颈和困惑做出了分析,为后续工作做足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二、继续加强了教师课题专题学习培训。</p><p class="ql-block"> 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活动被迫取消,但疫情没能阻止课题组成员们学习的步伐。为了明确后续课题的研究方向,我们多次参加线上交流研讨会。</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7日上午,我校语文老师参加了华樾(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举办的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习作指导教学线上研讨会。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8月16日上午,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萍乡市课题结项培训。市教研室课题办主任朱红梅、芦溪县教研室谭桂玲、安源区教研室主任阳双、安源区教研室副主任范慧莲、安源区教研室副主任汪早早五位本市优秀课题专家对教师进行课题结项指导。</p> <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6日下午,我校组织语文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了华樾(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举办的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聚焦关键问题,落实减负增效”系列教研活动六——“扣好作文的第一粒扣子--指导学生写好小练笔”线上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三、进行调查反馈、对比分析,研究最优化的实验班级学生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三位一体”写作模式对其他教学板块(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等)的影响研究,形成一份比较完整的调查报告,为后续课题转化研究做好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开展了组文导写课型策略研究,有的课例还推上了市级舞台、区级参赛。如唐瑗执教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母鸡萝丝云散步》参加安源区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课题组组长吕林本学期执教了组文导写课《盘古开天地》一课叫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主,并选取了《夸父追日》、《嫦娥奔月》两篇课外阅读,通过边读边想画面,感受故事神奇的想象,同时结合具体语句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在朗读、想象和交流的有机融合中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何露老师通过《剥豆》、 《学会看病》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中提炼出《写“想”可以不出现“想”》的议题,带领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心理描写”的表达方式。将两种心理描写的方法润化于学生心中。两堂课例得到了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师、家长的高度好评。组文导写的课型研究逐渐成熟,老师们也非常认可这种教学理念,课题研究迈向更深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研究的同时,我们课题组为落实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重视了活动评价,活动评价的开展促进了课题纵深发展。开展了读书节活动:书签制作比赛、读书征文比赛、亲子阅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元旦经典诵读比赛等;课题组联合学校德育部门举办了一系列“红领巾向党”读书教育活动——“红心向党”革命诗词书写比赛,红色诗歌朗诵比赛,“党史里的诗词”教师硬笔书法比赛活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在刻骨铭心的疫情中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尊重。通济小学开展“我们在疫情中成长”的线上主题活动。孩子们用画笔、文字、小视频、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向最美的逆行者们致敬,为萍乡加油!</p> <p class="ql-block">  课题后续工作我们重点落在整理两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成果,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汇编成册,向省教科规划办交一份满意的答卷。</p>

课题

课题组

比赛

研究

教研室

安源区

活动

语文

后续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