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里的博物馆1

常熟李军

<p class="ql-block">苏州老城区有30来处文博展览场馆,不少设于旧时的祠宇宅园。穿行在大街小巷,从东头的戏曲博物馆到西头的泰伯庙陈列馆、从南面的颜文樑纪念馆到北面的园林博物馆,观“珠”看“椟”各有滋味</p> <p class="ql-block">平江历史街区有戏曲博物馆、城建博物馆、苏扇博物馆和状元博物馆。中张家巷“中国戏曲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包括“中国昆曲博物馆”和“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昆曲博物馆设在全晋会馆内,2003年开馆。全晋会馆是旅苏晋商继山塘街老会馆后集资兴建的新会馆,自清光绪五年(1879)至1912年历时三十多年建成,原有三路、占地6000余平米。中西两路前部辟为博物馆、余仍散为民居</p> <p class="ql-block">评弹博物馆设在全晋会馆西“沈宅”内,2004年开馆。沈宅坐北朝南、一路三进,建筑面积约900平米,原主人无考,据楼厅前砖雕门楼“丙子冬月”款似为光绪二年(1876)所建。馆中介绍传统剧目《珍珠塔》传人时,第六代有个崔文彩。现在比崔文彩名气更大的是她的儿子,马云</p> <p class="ql-block">成立于1997年的“苏州城市建设博物馆”(苏州城建博物馆)设在卫道观前“潘宅”的中部两路,2022年开馆。苏州“富潘”家族代表人物潘麟兆(1687-1736)20岁因家贫弃学经商、30岁在卫道观前置宅“礼耕堂”,乾隆年间其孙潘文起历时十来年、耗银30万两翻建老宅,终成地广13亩、五路六进的深院大宅</p> <p class="ql-block">卫道观前“苏州苏扇博物馆”设在古“卫道观”内,2016年开馆。卫道观元初始建,初名会道观,明嘉靖二十年(1541)长洲县令吴世良捐俸修葺更为现名,时有殿宇54间、约2000平米,现闭馆维修中。除了不知何时再开的苏扇博物馆,曾经展示苏州产业和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博物馆、刺绣博物馆、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都已停办,苏州历史货币博物馆和苏州砖雕博物馆也偃旗息鼓</p> <p class="ql-block">钮家巷“潘世恩宅”内设有“苏州状元博物馆”,2014年开馆。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1793)状元,曾任《四库全书》总裁、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是苏州 “贵潘”家族的代表人物。嘉庆十四年(1809) 潘世恩购入顾氏凤池园西部修建宅园“留馀堂”,三路六进、占地约2000平米</p> <p class="ql-block">注:全晋会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潘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潘世恩宅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沈宅、卫道观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