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们的党校(1983—2023)曹羲奕

曹羲奕

<p class="ql-block">曹羲奕</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十二大开幕词摘抄</p> 党校情缘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宿命论者。但我一直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缘分的。譬如说我和党校。1983年,我有幸成为自治区党校正规化教育的第一批学员。1993年1月走上地厅岗位后,我又第二次来到党校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干部培训,还担任了支部委员。1994年被区党委组织部选调到中央党校培训部中青班学习了一年,同时完成了法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2002年又再次到中央党校新疆(地厅)班学习了半年。期间,在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转折关头,又多次回到自治区党校参加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在人的一生中,能有这么多机会到党校学习深造,是很不容易,也是不多见的。时过境迁,日月如梭。几十年来,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往事都已淡去,可二十八年前的金秋时节第一次踏进建国路党校大门的前前后后,还像一幅幅清晰的画卷常常展现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最令人难忘的是报考党校的经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是党和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干部的年代。成人教育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作为一名初中生,能到大学校园读书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或许人们不会相信,知道党校正规化教育招生的消息,竟然是在我看到一份关于延迟党校入学考试的通知之后。否则,我的人生道路肯定是另外一种样子。事实上,在看到文件的几天前,我已经报考过一次自治区统一的成人考试,因为参加全国人代会新疆代表团的秘书工作,乘专机返回乌鲁木齐的当天,第一门数理化综合知识的考试已经结束,只在第二天参加了第二门文史地综合知识的考试。由于情况有些特殊,加上语文成绩比较好,经过新疆大学夏熙教授(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竭力推荐,新疆大学中文系同意破格录取。</p><p class="ql-block">事情的发展往往与个人的愿望大相径庭。我当时担任杨一青同志的专职秘书,杨时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之所以报考新大,是因为所有的成人教学都是利用星期天和晚上的时间业余学习,没想到党校是全脱产。由于党校招收的是第一期正规化教育的学员,要求培训部的学员又必须是“第三梯队的培养对象”,所以各级党委都非常重视。当我到党校了解招生章程时,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虽然是我在东泉五.七干校的一位老熟人,但很确定地告诉我:报理论班还可以考虑,培训部已经审定超额。</p><p class="ql-block">不管什么班,能上学就行。但这也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由于盼望学习的干部太多,而我所在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是新近设立的国家机关,因此人大办公厅做出一个决定:同意我和另一位党组秘书报考自治区党校,若考不上(据说录取人数是报考人数的四分之一)都回来安心工作;若考上一个谁考上谁上;若都考上了不管成绩如何曹留下。理由只有一个,我比对方年轻几岁。这真有点难为人了,我只能自己努力,怎能让人家考不上呢。没有办法,只有先考再说。整整半个月,我连东花园的家门都没出过。可不愿看到的结果还是出现了,两人都考上了,我是十二名。大事不好,我只得找杨一青同志讲明原委。杨给我讲了解放初他在八一钢铁厂当书记时曾送秘书刘文元离职学习的往事,同时勉励我说:考上就上,上就学好。由于杨一青同志的明确表态,加上秦维新同志给铁木耳.达瓦买提做了解释工作,特别是机关分配来一批大学生钱智、索要等工作表现出色,办公厅领导终于同意我们全脱产离开工作岗位到党校学习两年。新的起点开始了。老一辈的高风亮节一直是激励我努力学习,做好工作的动力。</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参加党校学习的同学,来自全疆各个地州、各个机关、各企事业单位,有地方的、兵团的、还有部队的。我们班平均三十二岁,正好是我的年龄。(凑巧的是十年后我到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时正好四十二岁,也是全班的平均年龄。)培训班和理论部班的多数同学都已成家并有了孩子。大家虽然年龄、经历、秉性、爱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求和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强烈愿望。用如饥似渴来形容真是一点都不过分。不论是大课还是小课,都在认真听讲做笔记,不管课上课下,都会围绕功课讨论交锋。虽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但丝毫不影响相互之间的感情。不少家在乌鲁木齐的同学,除过节假日外,平常很少回家。有些家远的,为了不耽误上课,经常是星期一起早贪黑,踏冰冒雪往学校赶。十分辛苦,却没有听到有人缺课。外地同学,即便家里有再大的困难,也没有一个人请假。应该说,短短的两年党校生活,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从思维方式到生活态度都有了深刻的改变。回首往事,普遍的体会是:党校两年,受益一生。其中,有几件小事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一本校刊的初次结识</p><p class="ql-block">在来党校之前,我从来没有在理论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第二学期刚一开学,有人告诉我,最近一期校刊上有你的一篇文章。我根本不信。我爱写点东西,许多人都知道。但我刚到党校,是来当学生的,怎么可能给校刊写稿子呢。谁知这竟是真的。题目大概是《一项重要原则---学习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一点体会》。原来,放假之前我按照教学要求,结合工作经历写了一篇学习心得作为法律课的期末考试交给了授课老师。这位可能连人都对不上的老师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直接推荐给了校刊发表。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挺荣耀的事,至少在学员中尚无前例,着实高兴了几天,还请了几个同学到家里撮了一顿,只是没有好意思明说。从此,在我生命中,又多了一个感恩对象。在毕业以后的好多年,我一直坚持给《实事求是》撰写稿件,先后发表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关于地方立法的辩证思考》等文章,曾被全国多家报刊予以转载。</p><p class="ql-block">值得一说的是,校刊编辑部的几位老师,有的成了我友情笃厚的同学,有的后来在一个部门同事十多年,还有的原来竟是我1980年离开西藏阿里后接任我县委秘书工作却从未谋面的高原战友。还有一些人,如行政部门的老高,负责教务的小夏,给我们讲党史的王老师,都是自治区党委东泉五七干校就在一起共同生活过的。对于美好的过去,也是一直心存感念的。遗憾的是老同学郑工,我们私教甚笃,正值英年,却不料因病骤逝,令人扼腕。所幸留有一男,学有所成,与其母赵竞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一段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p><p class="ql-block">党校的学习是艰苦的,也是紧张的,但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课余文化生活非常丰富。除过当时比较风行的交谊舞外,每天下午的篮球场和排球场那是最受欢迎的风景线。不仔细看或不很熟悉的话根本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员。清晨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早起锻炼。跟着康老师练太极拳的师生已打得有模有样。全校歌咏比赛时理论班的老杨像专业指挥一样。我的学习小组长建新当时就是一位颇受欢迎的男中音。团体操表演时由于理论四班有七、八个军队干部训练有素,拔得头筹而着实让其他班羡慕了一些日子。在有限的条件下,各个班还组织同学们到南山和乌拉泊水库进行郊游。我们班因为老王是邮电系统的,在他的影响下一批人爱上了集邮。小郝和兰明的羽毛球在全校那是小有名气。至于乒乓球和象棋比赛,由于我四处张罗,更是理论班的一个保留项目,他们中的不少人三十年后又成为了百花村俱乐部的球友和棋友。在全校庆祝建党六十三周年书法比赛活动中,我和培训部的潘仁源获得书法一等奖。</p><p class="ql-block">一场让人难以过关的考试</p><p class="ql-block">党校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员分析事物和解决事物的能力。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加强了考试环节的管理,本着教学相长的原则,教研室还经常听取学员的意见。说老实话,没有学生不怕考试。对于考试成绩谁也不敢马虎,在一定条件下,分数还是可以说话的。而授课老师在考题的设置方面也确实动了不少脑子。记得第一学期近代史的第一次闭卷考试就给同学们来了个下马威。最后一道是综合分析题,题目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内容可能是如何评价门户开放。结果,不少同学包括学习委员都答错了,主要是没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判断准事件的本质。接着的是中共党史的考试。由于党史内容极其丰富,是一门重中之中,为了弥补上次考试的影响,同学们卯足了劲,下了苦功。在回答一道关于我国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的论述题时,有的足足写了有三千多字。开始,我也感到无从下手,经过一番思索,把它归纳成一条路线,一个政党,一支武装等六、七个方面,写了也就二、三百字。但结果得了高分,以致被演绎成所谓的“标准答案”。回过头看,党校的正规化教学,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果,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领导和全社会重视,现实需要,学员素质普遍较高等。但我认为,党校本身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要求,强化考试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经验。</p><p class="ql-block">一个弥补了的遗憾</p><p class="ql-block">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党校破天荒地开办了外语课。先是英语,后征求意见,根据个人爱好和学业情况,又增设了俄语选修。由于有过在维吾尔农村接受再教育的经历和在民族自治机关工作的经验,在校期间,我曾不止一次地给校方提出过也能给汉族干部开设维语课的意见,终应各种条件所限,在离校时亦未能够实现。前些日子与担任党校主要负责同志的内弟牟振江家聚时问及此事,说已解决,党校已将开设维语学习作为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此举措,从心底感到欣慰。汉族干部会讲会用维吾尔语文,是搞好新疆工作的一个长远的基础工作。坚持下去,功莫大焉。</p><p class="ql-block">一个大家最爱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和许多同学一样,党校图书馆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只要有空,总能在阅览室见到我的身影。这个习惯,多年未变。这也和我的阅历有关。因为文化革命,我只读到初中二年纪,之后又经历了一个无书可读的年代。我们和普通的大学生不一样,党校学员特别是和我一样有过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系统知识的缺欠。通过在党校的学习为明天的工作储存能量的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凡是工作需要的,就是我要掌握的。不管主课副课,只要有用就学。因此,在党校的两年时间,除过认真学好学校规定的各门主课外,我从在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实际出发,按照读书计划,把民族、宗教、地方史和与民主与法制有关的知识也当作主课来学。途径之一,就是上图书馆。党校期间,是我人生中读书最多的一个时期。自治区党校的图书馆有着比较丰富的馆藏,得天独厚,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满足。当时在图书馆接触到的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书刊成了我以后工作中的好帮手。</p><p class="ql-block">一首与党校同学共勉的小诗</p><p class="ql-block">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记录人生轨迹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在撰写这篇短文的过程中,翻阅自己刚刚杀青的诗集《还耕杂咏》,粗粗数了一下,有关党校生活的也有十六、七篇之多。虽然是口语入诗,不计工拙,但也心口成声,留下了一段“与历史相遇凝眸的瞬间定格”,看看还是有些味道的。其中一首赠送党校同学的小诗曾经发表在《中央党校通讯》上:离岗位,进党校,人生难再;学理论,多收获,功在不舍;新朋友,老同学,缘分一段;跨世纪,担重任,共创辉煌。今天读之,仍可领略当时的那股豪迈之情。</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同学都是领导,母校都是党校。这是一句带有调侃意味的坊间传语,但它道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党校生活,不只是圆了我重返校园在职读书的梦想,使我获得组织认可的教育文凭,更重要的是让我坚定了信念,增强了党性,打下了一个为国家为人民竭尽绵薄的牢固基础。如果说自己作了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的话,那是与党校的培养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我爱党校,因为珍惜和党校的这段不解情缘。</p><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2日)</p> <p class="ql-block">毕业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南山</p> <p class="ql-block">第一小组</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p> <p class="ql-block">参加毕业典礼后和区党委领导在礼堂路上</p> <p class="ql-block">告别在校园</p> <p class="ql-block">老师和学生</p> <p class="ql-block">春游</p> <p class="ql-block">水西沟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区党委东花园家属院同学家中</p> <p class="ql-block">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题词</p> <p class="ql-block">写在自治区党校理论三班《同学录》前面的话</p> <p class="ql-block">准考证和毕业证封面</p> <p class="ql-block">自治区党校首批正规化教育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考入中央党校研究生的理论班男同学</p> <p class="ql-block">考入中央党校研究生的理论班女同学</p> <p class="ql-block">聚会在光明路家中</p> <p class="ql-block">姊妹情深</p> <p class="ql-block">同学的孩子欢乐南公园</p> <p class="ql-block">和党校同学郊游乌拉泊</p> <p class="ql-block">同学赠诗</p> <p class="ql-block">爸爸毕业我上学</p> <p class="ql-block">毕业留念</p> <p class="ql-block">毕业后在四建的第一次聚会(之一)</p> <p class="ql-block">毕业后在四建的第一次聚会(之二)</p> <p class="ql-block">毕业后在四建的第一次聚会(之三)</p> <p class="ql-block">毕业后在四建的第一次聚会(之四)</p> <p class="ql-block">相逢在伊犁</p> <p class="ql-block">同游达坂城</p> <p class="ql-block">煤炭宾馆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登上北京司马台长城</p> <p class="ql-block">两届同学</p> <p class="ql-block">在水西沟的时侯</p> <p class="ql-block">在世纪百盛</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采风</p> <p class="ql-block">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在鸿福大酒店银殿为同学孩子证婚</p> <p class="ql-block">国庆时节</p> <p class="ql-block">理论班的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同学自外地来</p> <p class="ql-block">1995在乌鲁木齐</p> <p class="ql-block">意气风发</p> <p class="ql-block">光明路家中</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一)</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二)</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三)</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四)</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五)</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六)</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七)</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八)</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九)</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八)</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十)</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一)</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二)</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三)</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四)</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五)</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六)</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七)</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八)</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十九)</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二十)</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二十一)</p> <p class="ql-block">聚会五家渠(之二十二)</p> <p class="ql-block">交流</p> <p class="ql-block">解说</p> <p class="ql-block">在乌鲁木齐的全聚德</p> <p class="ql-block">祝贺"升级"</p> <p class="ql-block">相逢又一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老同学远赴藏北壮行</p> <p class="ql-block">欢迎老同学从西藏归来</p> <p class="ql-block">理论班同学在全聚德</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后再聚首</p> <p class="ql-block">在四班同学家中</p>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p> <p class="ql-block">作东</p> <p class="ql-block">来到自治区广播电视培训基地观摩</p> <p class="ql-block">基地留影</p> <p class="ql-block">相逢在深圳</p> <p class="ql-block">深圳世界公园</p> <p class="ql-block">金银大道家中(一)</p> <p class="ql-block">金银大道家中(之二)</p> <p class="ql-block">金银大道家中(之三)</p> <p class="ql-block">和老同学在光明路</p> <p class="ql-block">摄影家老同学在新搬家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北疆采风</p> <p class="ql-block">奎屯河</p> <p class="ql-block">玛纳斯景区</p> <p class="ql-block">乔尔玛采访英模</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通州区通景园</p> <p class="ql-block">在通州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有同学自远方来</p> <p class="ql-block">新疆象棋协会主席在街头棋摊</p> <p class="ql-block">乐在棋中</p> <p class="ql-block">五家渠党校</p> <p class="ql-block">蔡家湖</p> <p class="ql-block">亮剑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农六师战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满满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参观新疆电影制片厂</p> <p class="ql-block">和著名的哈萨克族影星合影</p> <p class="ql-block">体会</p> <p class="ql-block">车师古道上的养蜂人</p> <p class="ql-block">看望"鸡妈妈"</p> <p class="ql-block">作客天山深处</p> <p class="ql-block">难忘江布拉克</p> <p class="ql-block">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地厅班结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地厅班学员在独山子石化厂</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p> <p class="ql-block">地厅班学员在五家渠王震同志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句</p> <p class="ql-block">重回中央党校</p> <p class="ql-block">夔门天下雄</p> <p class="ql-block">大垻留影</p> <p class="ql-block">参观三峡大坝</p> <p class="ql-block">和著名中医专家同学在三峡</p> <p class="ql-block">遥望神女峰</p> <p class="ql-block">三峡坝址基石</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p> <p class="ql-block">难忘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p> <p class="ql-block">相逢在重庆</p> <p class="ql-block">重庆火锅</p> <p class="ql-block">参观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在新疆班学员宿舍</p> <p class="ql-block">胡锦涛校长签发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证</p> <p class="ql-block">发表在《中央党校通讯》上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登上香炉峰</p> <p class="ql-block">在钓鱼台</p> <p class="ql-block">中青班的新疆同学</p> <p class="ql-block">和班主任在中央党校实事求是校训前</p> <p class="ql-block">研究生和他们的导师</p> <p class="ql-block">北海仿膳</p> <p class="ql-block">相聚北海公园</p> <p class="ql-block">留影白塔下</p> <p class="ql-block">青龙峡</p> <p class="ql-block">初到中央党校</p> <p class="ql-block">中青班和进修班的新疆同学</p> <p class="ql-block">地方和兵团的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钓鱼台养源斋</p> <p class="ql-block">和导师</p> <p class="ql-block">和自治区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祭扫</p> <p class="ql-block">缅怀</p> <p class="ql-block">留言</p> <p class="ql-block">老八路讲历史</p> <p class="ql-block">毕业留念</p> <p class="ql-block">歌咏比赛</p> <p class="ql-block">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香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研究生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研究生和培训部领导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老朋友新同学</p> <p class="ql-block">中青班宿舍</p> <p class="ql-block">走访座谈</p> <p class="ql-block">诗集封面</p> <p class="ql-block">十年聚会(一)</p> <p class="ql-block">十年聚会(二)</p> <p class="ql-block">十年聚会(三)</p> <p class="ql-block">十年聚会(四)</p> <p class="ql-block">沂蒙人家</p> <p class="ql-block">八仙过海</p> <p class="ql-block">县城广场</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崂山</p> <p class="ql-block">和山东的同志们</p> <p class="ql-block">孟良崮</p> <p class="ql-block">战役遗址</p> <p class="ql-block">蓬萊仙境</p> <p class="ql-block">泰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企业调研(一)</p> <p class="ql-block">企业调研(二)</p> <p class="ql-block">企业调研(三)</p> <p class="ql-block">企业调研(四)</p> <p class="ql-block">企业调研(五)</p> <p class="ql-block">访贫问苦</p> <p class="ql-block">临沂名胜</p> <p class="ql-block">东岳留影</p> <p class="ql-block">泰山顶上</p> <p class="ql-block">天尽头</p> <p class="ql-block">月亮湾</p> <p class="ql-block">彝族兄弟</p> <p class="ql-block">组长</p> <p class="ql-block">贤内助们</p> <p class="ql-block">欢迎党校老师</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上</p> <p class="ql-block">福建同学来到乌鲁木齐</p> <p class="ql-block">党校老师到昌吉</p> <p class="ql-block">天池之上</p> <p class="ql-block">欢聚在徕远</p> <p class="ql-block">福建来客</p> <p class="ql-block">欢迎外地同学</p> <p class="ql-block">大凉山来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家人原来是同行</p> <p class="ql-block">金银大道家中</p> <p class="ql-block">举杯</p> <p class="ql-block">邛海作客</p> <p class="ql-block">同学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祝贺</p> <p class="ql-block">两届同学</p> <p class="ql-block">水西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欢庆</p> <p class="ql-block">厦门马尾</p> <p class="ql-block">福州同学家中</p> <p class="ql-block">书法</p> <p class="ql-block">天山天池</p> <p class="ql-block">天池一号帐篷</p> <p class="ql-block">四川同学到天池</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的同学到天池</p> <p class="ql-block">北京钢研所的同学第六次来到乌鲁木齐</p> <p class="ql-block">相聚在家中</p> <p class="ql-block">聚会在乌市</p> <p class="ql-block">和来自上海的同学在红山公园远眺楼</p> <p class="ql-block">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又上天池</p> <p class="ql-block">武汉东湖</p> <p class="ql-block">凉山州宾馆</p> <p class="ql-block">福州同学家</p> <p class="ql-block">合影在香山饭店</p> <p class="ql-block">老师和学生</p> <p class="ql-block">交谈</p> <p class="ql-block">喜相逢</p> <p class="ql-block">情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一团和气</p> <p class="ql-block">姊妹</p> <p class="ql-block">北京同学</p> <p class="ql-block">来自黑河来自和田</p> <p class="ql-block">纪念邮册(一)</p> <p class="ql-block">纪念邮册(二)</p> <p class="ql-block">美好时刻</p> <p class="ql-block">古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暮色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大有庄</p> <p class="ql-block">香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永远是同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