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俗话说:“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引进新观念和新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23年2月25日、2月26日,高新区教体分局小学教研室主任陶燕珍同志带领语文、数学49位骨干教师,前往泰安参加“ 中国教育梦——全国中小学教师观摩培训”活动,并全程参加语文学科培训。两天中,大家认真学习,积极研讨,收获颇丰!</p> <p> 会前,陶燕珍主任提出了参加培训活动的三点要求:首先陶主任将随行的语文老师分为三组,并要求每晌培训结束都要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发言进行汇报交流;其次,她强调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记笔记,会后写好心得,写心得时要涵盖到每节课,每个讲座。最后,陶主任安排好大家把培训活动录下来,让没能参加培训的老师也能够共襄盛宴,共同学习提升。</p> 观摩名师课, 细听名师言 <p> 名师课堂“中国梦——全国中小学教师观摩培训”专题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齐聚一堂,会议采用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什么是大师风范,什么是语文教学的真谛。</p> <p> 2月25日上午,崔云宏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蜜蜂》一课并做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的思考与建议》的讲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崔老师认真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简而明”,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善用鼓励性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崔老师的讲座帮助我们明晰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核心价值。</p><p><br></p> <p> 何捷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的《猫》,何老师结合新课标理念以大单元教学把单元语文元素融入到教学中。课堂上,何老师抓住单元目标,紧扣“感情”,重视学习过程,他将语文学科素养与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深度的融合,特别是何老师还出示了自己养的小猫的图片,讲述了自己与小猫的故事,这样真实的流露,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从而真正感受到只有爱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何老师尊重生命,尊重儿童的价值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p> <p> 25日下午,全国“百班千人”总导师、特级教师李祖文老师执教五年级观摩课《田忌赛马》,并做了《“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备课新思路》专题讲座。</p><p> </p><p><br></p> <p> 26日上午,双金老师执教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在孙老师层层深入的引领下,学生们边读边悟,领略到诗人王昌龄的伟大志向和高尚品格。诗中的“雨”寒和“山”孤,写出了王昌龄坎坷人生的心境;送别好友时,诗人借“玉壶”自喻,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高风亮节。在孙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思考这是怎么样的“雨”、怎样的“山”、会“问”什么、“冰心”和“玉壶”又是什么,从而深切体会诗人王昌龄的心境与志向。孙老师动情的吟唱不仅吸引了学生更打动了听课教师,值得细细品味!让我们沉浸在孙老师的吟唱中,一起探索古诗词的奥秘。</p> <p> 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市小语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鱼利明老师执教四年级观摩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并做了《教学的突围与重构例谈新课标视野下的教学之变》的讲座。鱼老师的专题讲座从课标的变化谈起。他说:“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习任务作为导向。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立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实践。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不仅仅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强调我们语言文字学习的真实的学习的情境。”</p> <p> 26日下午,特级教师,中国传媒大学读书中旭小学校长徐俊执教五年级观摩课《好的故事》,并做了主题为《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打开方式》的讲座。他表示,语文,应该姓语,名文;我们要推崇本色语文,课堂上,要‘练语习文’。课堂教学要返朴归真,教学要平平淡淡,扎扎实实,轻轻松松。</p><p><br></p> 学习助成长,交流促提升 <p>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培训会上,老师们认真学习、做笔记。</p> <p> 会后,陶燕珍主任和各位骨干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p> <p> 每晌观摩培训活动结束,老师们都会分小组交流学到的新思路、新方法。参与学习的老师纷纷表示,要将这次学习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探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p> <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天的学习活动,让教师们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更明白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整体素养,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p> <p> 此次活动,无疑是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的盛会,有智慧的碰撞,有名师的解读,有专家的引领。短短两天的学习时间,我们在专家引领下一起深度解析教材,坚定落实语文要素,且思且行,且行且思。漫漫语文教研路,让我们撑一支长蒿,向语文更青处漫溯。</p> <p style="text-align: right;">文稿||潘婷婷</p><p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潘婷婷</p><p style="text-align: right;">摄影||王 凯</p><p style="text-align: right;">编审||陈燕飞</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