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久前,老同事繁荣兄微信发来一则新闻,称淮北电厂旧址已被政府立项招标,将改造成为工业博物馆。并附言说:“这是咱们曾工作的地方。”看来,他对旧址的前途很是上心。</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繁荣兄一生职业于此,并任厂办主任多年,见证过电厂的大部分发展历程,对旧址变迁的格外关注是他浓厚情感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当年远眺生产中的淮北电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已下令停役的电厂外景,图中六个双曲线形冷却塔及高达210米的烟囱傲然挺立。</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到这个新闻令我高兴和感慨,特别是他的附言犹如拨动了我回忆的闸门,潮水般的工作生活往事立刻在脑海中翻涌。我相信,对于那些曾经在此工作过的中、老年工友而言,听闻这个消息也定会有共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5年与繁荣兄(左)、明兄(右)在出差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85年夏在厂办公楼前与同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那么,淮北电厂何以成为旧址?曾经的它又是怎样的一个电厂呢?这还要从五十三年前它的诞生说起。</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亟待新兴的淮北城市及煤碳工业发展来说,只有0.5万千瓦容量的濉溪发电厂难以胜任,新建大电厂便应运而生。1969年3月,在相山西麓的山凹里开工建设,取名淮北发电厂,隶属安徽省电力局。选址在这里会有许多技术和客观上的考量,最令现代人想不到的一个考量是三面环山的地形,利于高炮防空袭。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两国在黑龙江珍宝岛开战,全国“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以应对可能的大规模战争。</p><p class="ql-block"> 后来,尽管战争没有扩大,但依然将电厂建设按保密要求列为“307工程”。受“文革”动乱影响工程并不顺利,一度进展迟缓,直至时任市委书记的赵凯亲任建设总指挥后,悉力推动方如火如荼。1973年8月,第一台5万千万机组轰鸣启动,投产发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71年左右,正在基建中的第一台机组厂房和冷却塔</span></p> <p class="ql-block"> 之后二十几年间,它边发电边扩建,不时的添丁进口新机组,越发壮大。到单机20万千瓦的6号机组投产时,合计容量75万千瓦,居全省之首;到8号机组发电,电厂成为“员工三千、容量百万大厂!”可不是嘛,员工高峰时有2917人、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24.5万千瓦。</p><p class="ql-block"> 它那八座伟岸的双曲线形冷却塔和四个高耸入云的烟囱,独特、优美、巍峨,成为小城显著的地标和靓丽名片。</p><p class="ql-block"> 四面八方的有缘人因电厂相聚。建厂初期,以关闭濉溪发电厂的219名员工整体划转为基础,急缺的技术、管理人才来自省内及徐州等多家电厂、供电局的支援,他们辞别故乡,携家带口搬迁到条件差、尚不具规模的新城落户,拓土开疆、艰苦创业、苦辛备至。其中的厂领导胡道芸、史美权、杨清明、倪安华等来自马鞍山和淮南的电厂;劳动模范樊德宝则从枣庄电厂而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老厂长胡道芸赠带有我名字的墨宝一幅</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基层大批的检修和运行等工人,则来自淮南淮北两所电校的毕业生、下放知青和待业人员。知青待业工人文化程度底,就开班进行初中、高中和大中专的教育;专业技术技能不足,就开展各类培训和技术业务比武,也送出去请进来进行锤炼、提高。</p> <p class="ql-block"> 高考恢复后,陆续分配的大学生,为企业注入了新一代文化技术血液。</p><p class="ql-block"> 规范科学、求实奋斗促进企业多方面进步提升。生产上,每日进行生产调度例会,实行月度经济指标考核,努力节能降耗,计划发电量连年超额完成;管理上,立足实地,敢为人先,勇于落实厂长负责制、主要经济指标承包制、“三项制度”和劳动合同制等改革举措,在“动刀动枪”中奋进争强;活动上,企业上等级和安全文明双达标等也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电力部两任部长钱正英、史大桢,以及省委书记卢荣景等先后莅临视察。</p><p class="ql-block"> 当初“先生产后生活”观念亏欠的后勤建设,渐次补齐、提升,一度到优渥舒适,颇令城市居民向往、羡慕。</p><p class="ql-block"> 职工子弟可以享受厂办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免费的抚育和教育;规范的职工医院、图书室、俱乐部、球馆、澡堂等后勤设施给职工及家属提供了优厚的福利;冬季,家家户户享受按时供应暖气的“特殊市民”待遇;盖起的座座高楼,使得家庭居住档次普遍迈入“小康”。</p><p class="ql-block"> 从艰苦创业到生产稳定、生活安逸,几代淮电人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为它的明天更好而默默奉献、辛勤工作。曾记否:</p><p class="ql-block"> 寒冬腊月的子夜,顶风冒雪走向接班岗位那坚毅的身影;盛夏酷暑的厂房内、锅炉旁,不惧五、六十度的高温,挥汗如雨完成每一次巡操和维护那可爱的脸庞;紧张的大修现场,连续数日吃住在机组平台,为提早竣工那熬红的双眼;一声令下,机关、后勤人员与检修工人一道,钻进电缆沟摆起蛇阵,放电缆时那宏亮的号子。</p> <p class="ql-block"> 与此类似的事例,在各专业分场、部门里不胜枚举,且层出不穷。</p><p class="ql-block"> 变革形势下的冲击。进入新世纪后,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电站发展迅猛,并成为电力新宠儿,火电机组也迈入低能耗大参数年代。火电燃煤市场放开、上网电价竞价和电力机构改革等也带来新课题要面对,电厂现有略显陈旧的火电机组也受到新环保、节能和经济效益指标的严峻挑战,“以大代小”模式的更新换代提到了日程。</p><p class="ql-block"> “关停”一度成为令人揪心的话题,但已无法回避。1、2号机组拆了,3、4号机也组拆了。接着,未到退役年限、单机20万千瓦的5、6、7号机组也未能幸免,着实惋惜。</p><p class="ql-block"> “剥离”使福利、优渥淡去,“去社会化”致暖气停供、学校医院关门、后勤解散……</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段煎熬的日子,一方面,千余员工走出厂门“找米下锅”,承接各类工程,安置富余人员、打工挣钱。另一方面要利用既有政策,进行就地改扩建、异地新建双向努力,供热管道一度铺设到凤凰山工业园和市人民医院生活区。</p><p class="ql-block"> 最终,异地虎山建设两台66万千瓦机组于2013年成功投产,而就地项目却呲了花,随着8号机组关停令的下达,电厂沦为旧址。</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25日下午一点,“轰隆”几声震响,5、6、7号冷却塔和7号锅炉架被同时爆破拆除,众目睽睽之下它们相继应声倒下,消失在气浪掀起的烟云中。这是继十年前爆破1、2冷却塔后的又一次拆除大爆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2008年1、2号冷却塔爆破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5、6、7号冷却塔爆破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淮电人默默地见证了这两次历史时刻,禁不住的惆怅、落寞,有的还流下了眼泪。退休多年的老大姐、原化学分场党支部书记谭金妹专程来看后一次爆破,她难掩伤感,动情地说:“被炸掉肯定会有不舍,毕竟是待了25年的地方,是看着它发展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原化学分场支书谭金妹观看冷却塔爆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俯瞰成为遗址的8号机组厂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8号锅炉外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我退休前的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慰的是,8号机组得以保留,以此为主要遗址的工业博物馆即将建成,它的华丽转身,对曾经的淮电人和广大市民来说,欣慰中增添了振奋和鼓舞。</p><p class="ql-block">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淮北电厂也步了濉溪发电厂后尘 ,去了纵有万般不舍,但后浪推前浪的规律谁又能改变呢?此时,我想与繁荣兄有一个约定,在某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共同踏进成为工业博物馆的故地,会会老友,叙叙旧事,以慰籍这眷恋之情,岂不是乐事一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写于 二零二三年二月初</p><p class="ql-block">(注:文中部分照片、视频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