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六零后的我们已经快六十花甲了,现在明显的感到力不从心,身体出现各种状况,不是腿疼就是腰疼,不是这有息肉就是那里有结节,哎,突然感到父母亲像在我们这个年龄时比我们身体还要好,尤其这次新冠阳了以后,原来的基础病加重,血压高吃药都降不下来。</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小时候孩子多,父母工作忙很辛苦,我七岁时小妹出生,小妹的屎布尿布就成了我放学后的额外工作,那时候大的带小的孩子不知不觉就长大了,大部分的孩子担起了家里边的很多的家务,老公的爸爸去世时他才七岁,他在初中时就开始打煤砖挣自己下学期的学费了,那时候的我们初中多数已上的了学堂,下的了厨房,蒸馍馍烙饼不在话下,养鸡,喂狗成了每天必修课。</p> <p class="ql-block"> 60后的我们退休了,孩子也成家立业了,我们又成了看娃主力军,记得我刚退休一个月就就跑到广东去给孩子装修房子了,2017年还好和妹妹们一起去云南玩了一个月,现在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牵拌住了我们的脚步。60后的我们没有分身术,顾着老的就顾不了小的,60后的我们稍微不注意就会得罪了小的,也会得罪了老的,出力不讨好有时让我们身心疲惫。</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到西宁深有感触,回来的前两天父亲就发烧了,回来第三天给父亲测就阳了,第五天给母亲测也阳了,因为他们两个都没有打一针新冠预防针,所以在广东特别的担心,每天晚上睡不着觉就刷抖音看专家怎么说。看抖音了以后就在网上买了血氧监测仪、血压测量仪、新冠测试盒、电子测温枪在大妹回北京十天,我阳了后第十天就带着这四样东西回到了西宁。</p> <p class="ql-block"> 还好有这四样东西,母亲新冠阳了后只咳嗽,没发烧,可血氧降到了80以下,高压却升到了216,情急之下要我要带母亲到医院,父亲觉得那天已经是小年了,就凭那个小小的血氧仪的测量坚决不同意到医院就诊,没办法我就微信呼了小妹,可是小妹再怎么给我母亲说,我母亲都不去医院。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说我回宁后高原反应头晕让母亲陪我到医院,没想到这一去医院母亲就住院了,母亲住院后我就深深的感到一个人的无助和无奈,看到旁边的老太太六个子女二个人一起轮班照顾她,还有一个老太太五个子女还请了一个护工一天给355元,突然心生悲凉,我一个人24小时在医院守着,父亲一个人只好自己凑合着吃饭。但有时也会想,还好我们有一个子女守在父母的身边,60后的我们到父母亲这个年龄时,我们的孩子还没有退休,延迟退休孩子可能65岁才能退休,那时算年龄我已经90岁,我又在哪呢?何况比我结婚还要晚的姐妹,唉,不敢想象。</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来还有一个感触,听家里的亲戚和朋友们说,凡是家里生了女孩的父母都比较固执和任性,想想真是这么个理。我们三个姊妹,小妹为了父母亲十七年前就出十五万为父母买了市里的暖气房,刚搬家一年后,父亲胃癌做手术,小妹毫不犹豫的又拿出来了十万,当时给父亲自费用了瑞士的希罗达化疗。大妹在北京上班时,母亲下岗没有工资,大妹办了个邮政储蓄卡,把存折给了母亲,她在北京有一年多每个月往那个邮政储蓄储蓄卡里存200元钱,母亲拿着那个邮政储蓄存折可以在西宁取钱,记得那是1994年,小妹正在上大学,那个钱也解了燃眉之急。我在西宁上班,儿子十个月时婆婆住院了,只好把儿子交给了母亲来带,记得那时我的工资106元,每个月给母亲100元钱,每个星期三星期六都要买东西回去看孩子和父母,单位发的劳保及米面油很多都给父母拿去,每次回父母亲家没空过手,凡事都顺着父母亲,大妹、小妹因在外地常打电话和父母聊天。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看一看我们家亲戚有两个儿子,他们的母亲没有工作,但那时做些生意,过惯了逆来顺受和勤俭节约的生活,老两口有眼光用手里的积蓄十几年前就买了三套旧房子,给每个子女过户到名下,还将自己手里的积蓄给大儿子理财,老太太也比较听子女的,我父亲的固执和任性让他很惊㤉,但是我的一个同事的妈妈同样是被三个女儿的爱所包容着,一生不愁吃不愁穿,同事深有感触,儿子多的父母真得比女儿多的父母温和好相处。</p>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母亲经常说她和父亲是家里的老大,家在农村姊妹多,我的奶奶瘫痪在床十年,说他们给照顾奶奶的姊妹每月300元钱,说老家的姊妹还在我奶奶去世时又给他们要一万元丧葬费他们只给了五百元。我突然又想,他们还好有那些穷姊妹在农村能接受他们给的三百元钱。现在城里人都有退休工资,谁也不缺钱,所以大家看到的大多数年迈的父母亲基本上是由儿女们轮流照顾的,可以想象,如果我的父母也被轮流去照顾一年我那瘫痪的奶奶,他们绝对不会再说那种话。只有轮流照顾了年迈的父母,每个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无奈和无助,才不会说出了钱就尽到责任了。</p> <p class="ql-block">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现在养了女儿的也都扬眉吐气,身上穿的衣用的化妆品都比养儿子的要讲究很多,脸上荡漾着满满的幸福感。我身边有几个养儿子的,尤其在广东认识的那个大姐,儿子可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可是她的老公都60多岁了还要出去打工挣钱还贷,这个贷款可是要还到70岁,你说还有什么幸福感可言?所以在大都市生活不但男孩子不易,还可能让他的父母亲跟他一起还贷。国家现在一直在担心生育率的问题,现在的00后都不结婚了,更不想生孩子,国家再好的政策也吸引不了他们,因为生活不易,他们只想开心快活,</p> <p class="ql-block"> 所以最后我奉劝60后的姊妹们,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要被生活中的琐事烂事纠缠,能够快活一天是一天,因为我们也快年过花甲,我们也已力不从心,看到身边英年早逝的人们你们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