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探卖花渔村

荷香沁盈

听说卖花渔村这个村子,已有好多年的时间了。每年的正月,全国各地的游人都来卖花渔村打卡,共赴一场春日浪漫,着实让我心生去打卡的想法,终于在这个春天,达成了心愿。看到了卖花渔村漫山遍野的梅花,美丽花海与粉墙黛瓦的鱼型古村交相辉映,景色格外动人,心情格外美丽。 认识一个村庄,往往得先从这个村的名字开始,就如同读一本书,首先接触的是书名。徽州五千村,最有韵味的村名,我想便是卖花渔村了。村子本名洪岭,距离歙县古城7公里,藏匿在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村形似鱼,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因而将“鱼”改为“渔”。 卖花渔村,只卖盆景,大大小小的盆景,挤满房前屋后,但凡能制作盆景的植物,这里都能找到。最具代表的就数梅花桩了,其制作历史少说也有1000年。《洪氏宗谱》载,远在五代(907—960)时,名士洪必信,号梅窗居士,“嗜书史,善吟咏。尝于居右建小楼数楹,植梅于前,作梅花百韵以自适。”明代永乐年间,洪时旸以盆景技艺“商艺北京”。明天启年间,洪善文、洪善武、洪善智三人“同艺北京”。 徽州山多地少,田更少,土地贫瘠无以耕种,盆景虽不能直接变成粮食,但盆景能以物易物,这不也是一种生存之道吗?每逢一次变革,民本思想都会让盆景遭受一次破坏,但总有明智的村民极力保护这微弱的“火种”。“火种”不灭,家族的香火就不会断续根脉。<br><br> 卖花渔村多以树桩盆景为主,追求“古朴、苍老、遒劲、庄重、幽雅”的艺术风格。盘扎、修剪、摘芯、去芽、定型、移植,这些工序不像完成一季庄稼那么简单,它是一项长期、反复性的过程。面朝盆景背朝天,一代又一代花农的艰苦付出,才成就了“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卖花卖风景,守住青山绿水,得天时、地利、人和,卖花渔村走出小山村,走上云端,走向了国际大舞台。欣逢一个鲜花盛开的时代,小小的卖花渔村,沐浴在春风时雨里,正在丛中笑呢! <p class="ql-block">直播室里话梅花</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风景</p> 2023 春 卖花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