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书香,阅读有你——来宝小学读书分享(三)

识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生命之上,诗意漫天——读《天行者》有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静下心来看书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借这次学校“浸润书香,阅读有你”的读书活动让我再次阅读了《天行者》。此书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是当代作家刘醒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醒龙说:“我的写作生涯过程中,极少流泪的,我写这个作品我记得很清楚,我流了三次眼泪,可以这么说,在20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早期,中国的乡村教育就是靠乡村教师在支撑着。”这本书就是以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乡村教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乡村教师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故事,具有直面现实、直面当下的现实主义精神,歌颂了乡村教师巨大的贡献、顽强的意志、高贵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是我最喜欢的一年。顺利毕业,顺利工作,自由轻松,所以也有了充裕的时间。记忆里最幸福的时光当属那个周末的阳光:初冬的阳光总是令人向往,它在哪里便想追寻。周末,同住一楼的朋友们都已经回家,独留我一人。索性,一把靠椅,一本书,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读起了书。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惬意享受。这段时光弥足珍贵,手捧书籍,三餐可以简单,在优秀书籍中吮吸甘露,酣畅淋漓,平静中有波澜,孤单中有对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开书的扉页写道:献给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这些民间英雄就是“文革”之后一批批的“民办教师”。这群民间英雄为了给大山里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每次都把转为正式教师的机会给了年轻老师,希望他们能留下。张英才离开界岭小学后,接着有蓝飞、夏雪、骆雨等来到界岭小学,一个个年轻老师因为身体状况、个人爱情等问题都离开了。界岭小学只有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一直在坚守,不管有没有机会转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三个主要人物里,我最敬佩的是余校长,他不仅要在界岭小学教授孩子们知识,还要像父母一样照顾那些离校远、寄宿在自己家的学生,到了周五,还要翻山越岭送孩子回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王主任介绍,余校长与省城的实验校校长吃了顿饭,表达了想去实验学校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想法,谁知他不仅没受到重视,竟被安排在实验学校里当起了门卫,余校长没有为此气馁,趁着值班巡逻的机会,扒在门口听老师上课,学习业务。下课了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试讲,终于他登上了讲台上了几节课。期末回了山里的学校。余校长不仅在实验学校提升了教学能力,还和邓、孙老师自筹经费修缮破旧的校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王主任到界岭小学了解当地学校的真实情况,回来写了一篇《没有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当孙四海老师读到这篇文章,却觉得自己并没有英雄的作为,只不过和余校长守着一群孩子、一所学校,却被成为“英雄”。他的心里只是惦记着山坡上那片中药地的收成。因为收成可以为漏雨漏风的教室重新盖一层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行者》最动人的情节是界岭小学每天的升国旗仪式。无论谁走谁留下,无论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都会一如既往地举行升国旗仪式。叶碧秋还曾带过全校孩子升国旗,可能那时的小叶同学就立志要成为像余校长一样的老师——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升旗。在邓有米、孙四海竹笛的伴奏、孩子们齐唱的国歌声中,冉冉上升的国旗,是“增强学校师生凝聚力、团结力的象征,也是对神圣教育事业和热爱伟大祖国内心充满敬畏最直接、最朴素、最崇高的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说中还描写了一个辍学的学生,每天早上在家里远远看见升旗,就在家里唱国歌。这个学生说,只要能唱国歌,就什么都不怕。这种超越现实苦难的精神描写,体现了作品“超越现实的当代性”,具有引领人们走向未来、从现实中矗立起来的永恒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能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那个时候中国教育资源的匮乏,无法想象这群四百多万的民办教师如何担负了近2亿农村中小学的“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前赴后继放弃良好的工作机会,愿意去这些偏远的农村做民办教师,苦苦挣扎,从此三尺讲台,一根教鞭,若许年。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源于中国人心中最朴素的信仰,这是我们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信仰,“师者”教书育人,条件艰苦卓绝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为老师的那一刻起就要践行作为一名老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为祖国践行师者之责,培育祖国未来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有信仰、有坚守、有执著爱生的无私,就是一所学校所必备的。学校与破旧、或是富丽堂皇,民办或是公办教师的身份都没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教师是真的有点累,不仅是是体力,还有发自内心的累和麻木。但读完《天行者》后,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有了最新认识:做老师有时候不仅是工作和事业,而是一种修行和磨砺。所谓的教学相长,不应该只是专业知识的提升,还应该有能力和德行的打磨,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全面的修行和心性的完善。也不知道为什么,此刻,虽然,我真的非常困乏,但这个认知和念头竟然前所未有的笃定而明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砥砺前行,勿忘初心。真的是一句很好的话。如果这一切都是旨在全面提升自己内心和灵魂的修行之路,那么所有的疲倦和挫折也就有意义了。</p> <p class="ql-block">重庆市梁平区来宝小学读书分享第三期</p><p class="ql-block">分享人:肖坤霜 </p><p class="ql-block">审稿:王禄君 </p><p class="ql-block">审定:杨登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