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文学】 生死劫 华川湖

两代军人

<p class="ql-block">劫,人欲去,以力胁之曰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说文解字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华川湖</b></p> <p class="ql-block"><b>引子</b></p> <p class="ql-block">撤退!撤退!!撤退!!!</p><p class="ql-block">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志愿军参战部队开始向北回撤。</p><p class="ql-block">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博弈双方投入了近100万兵力。志愿军第19兵团、第3兵团、第9兵团以及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60万大军分别在西线、中线、东线,与“联合国军”缠斗于三八线南北两侧。</p><p class="ql-block">鉴于诸多主客观因素,中朝联合司令部决定结束战役。5月21日16时,“中朝联司”下达了脱离战场北撤的命令,要求各兵团以一个师至一个军实施机动防御,掩护各部主力向渭川里、山阳里、朔宁、杨口及以北地区转移。</p><p class="ql-block">自4月22日五次战役发起之时,连续作战一个月的志愿军部队已呈极度疲惫之态,粮弹早就捉襟见肘,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在第五次战役中,中朝军队取得某种程度的胜利,却未能有效地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p><p class="ql-block">几乎是在敌情预判和心理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善于分割穿插打运动战的志愿军,被好整以暇高速机动的“联合国军”如法炮制狠狠反噬一口,差点陷于灭顶之灾,局势极其危险。</p><p class="ql-block">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依仗高度现代化优势,集中四个军十三个师,组成一百多支“特遣队”,以摩托化步兵、坦克兵和炮兵为先导,伴随航空兵和远程炮火支援,一俟中国军队攻势松动,便沿公路快速反击,意图将中朝军队分割包围,各个击破。</p><p class="ql-block">攻守双方瞬间角色互换,战局翻盘,抗美援朝战争以来最为惊心动魂的一幕出现在志愿军大部队回撤途中。</p><p class="ql-block">在西线和东线,分别有两个要点如同围棋的“劫”:铁原与华川。</p><p class="ql-block">仿佛天意,生死存亡系于一发!</p> <p class="ql-block"><b>(待续)</b></p> <p class="ql-block"><b>题图:20军代军长廖政国、20军参谋长俞炳辉、58师师长黄朝天在华川前线</b></p> <p class="ql-block">征集:相关史料、故事、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