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万籁俱寂,东边的地平线泛起的一丝丝亮光,小心翼翼地浸润着浅蓝的天幕,新的一天从远方渐渐地移了过来,我们开始了第二天的学习。</p> 上午的学习 <p class="ql-block"> 李敏 讲座«做新时代美术教师»</p><p class="ql-block"> “美育为孩子的天性,为培养孩子的方针,为教育本源。”李敏老师向我们分享着她的心得:“让美术教育常态常教常新。”</p> <p class="ql-block"> 王子国 讲座 《中国画》 </p><p class="ql-block"> 从中国画的题材分类、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中国画的艺术性到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等,理论联系实践,王子国老师用他朴素的言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画的魅力,被中国传统绘画深深吸引。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更应该主动去学习传统美术文化并将其引入课堂,更好的去发扬和传承。</p> 下午的学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朱小林 讲座《注重素养导向 坚持以美育人》</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学习《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省教科院朱小林老师从总体认识艺术课程、把握艺术课程的几个关键点、转变育人方式探索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强调了课程的性质与理念,明确了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用非常形象、生动的案例帮老师们理解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还通过不同课堂形式,引导老师关注美术是一门经验性课程,需要“走心”,需要在体验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老师们听了朱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受益匪浅,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多关注学生生活体验,以美育人,向美而行。</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认真倾听 做笔记</p> 晚上的学习 <p class="ql-block"> 王国辉 泥塑体验</p><p class="ql-block"> 王国辉老师带领我们感受陶艺的魅力,“塑”说泥土的“生命”。短短的两个小时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陶不仅是土的艺术,也是火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做陶先做人,“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做陶要找陶泥的重心。”静心、耐心、虚心,做陶亦是如此,做人亦是如此,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报,学习的路很长,我们还需不断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学员作品 <p class="ql-block"> 感谢市局领导的精心安排,都是满满的干货,让我们收获多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