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推进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素能,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及高效性,使学生的学习走向高效能、高自主、高质量,2月21日,为期五天的宁武县小学数学结构化第四次骨干教师培训在实验小学拉开帷幕。特邀著名专家罗柳萍、黎益、张波现场讲学,县教科局研训股教研员出席开班仪式,全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教研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西关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吕利云校长和李立平主任的安排和部署下积极参加了此次培训。</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日黎校长为我们带来的讲座是《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目标的制定》,分别通过四个方面为我们解读如何在备课中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什么是教学目标?2、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3、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4、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节成功的课堂,首先要制定符合这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而且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要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因此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标准。新课改以后,更是提倡我们教师要结构化备课,首先就要“目标结构化”,从整体关联性建构入手,促进知识与学习的合理统整,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黎校长通过三位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比,请老师们讨论发掘更符合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导的最优课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黎校长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例展示《玩转三角形》,以小狗追骨的微动画引入,用数学的眼光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象出三角形的模型,从而引出三角形的特性(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这节课的精妙之处在于黎校长不是常规的去讲怎么可以利用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搭成三角形,而是怎么可以搭不成,激发了学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在“玩”中“学”,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同学们在这节课中发展了空间观念,培养了他们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2日罗柳萍校长为我们带来的讲座是《单元纲要式备课,落实新课标视域》,罗校长紧扣新课标理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从三方面向我们阐述落实新课标最有效的方法是实施结构化教学,进行单元纲要式备课。特别详细介绍了单元纲要式备课的操作模型:理出目标——形成图谱——确定要素——撰写纲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结合讲座内容罗校长为我们带来课例《长方形的面积》,罗校长一改以往通过拼的方法来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而是以数、算、想象、量等方法为纽带,串联面积的计算,渗透求面积的本质是面积单位个数的累加,在此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家的讲座与课例让参与培训的老师眼前豁然开朗,对结构化教学的模式和操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大家就自己的疑惑和感受与专家互作交流,聆听专家的指导,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3日黎益校长首先作《“图形的运动与位置”课堂教学关键要素》的专题讲座。黎校长从图形的运动与位置的关联、教什么、怎么教展开最后指向核心素养。接着黎校长为我们带来精彩课例 ——《轴对称》,黎校长用抑扬顿挫的语言、独到的教学设计、巧妙的多媒体演示向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无限的课堂!最后在与学员交流中罗柳萍校长围绕观课想法、教学目标的剖析、核心素养的落地话题畅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5日罗柳萍校长为我们带来的讲座是《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关键要素解读》,围绕“理解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什么?”、“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怎么教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两个话题展开阐述,认识度量的三大特征及三要素,明确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是教单位,二是教方法。在培养学生量感这一核心素养问题上,重视对单位量的感知,形成单位量感;增加对量的深度体验,形成自身经验;“估测”与“测量”相结合,促进对量的感知。</p> 学员实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以往培训不同的是,这次培训引入“卷入式”研讨,将培训的骨干教师分为8个小组,由组长组织,各组教师钻研新课标、教科书、教参进行组内纲要式备课,经过交流和研讨,专家的引领下,人人“卷入”,成为活动的主体,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每组形成一份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以抽签的方式确定说课、模拟上课的教师。在这五天内,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思考、人人有收获,真正实现了“全员卷入式教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小组纲要式备课环节,学员们时而凝眉沉思,时而高声阔论,时而激烈争辩,时而颔首赞同,时而疾笔勾勒……专家们适时介入,给予解疑答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关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向专家请教,针对教学设计时的一些困惑和专家认真探讨、交流。在专家们指导下,老师们聚焦核心素养,追寻数学的本质,探求教学方法。对西关老师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专业素养的磨练与提升,更是一次突破自我的创新与尝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培训活动一共抽到16位教师说课模拟上课。来自宁武县西关小学的教师李立平、王秀莲、宋朋莉、张丽华、潘文霞等五位教师进行了说课、无生授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说课、模拟课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在黎益和罗柳萍两位专家引领下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共学同研,各抒己见,博采众长,既有教法的探讨,也有观念的碰撞,还有知识的交锋。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在探索实践的道路上留下了思考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在其中,领略醍醐灌顶,悟在其中,知晓自身渺小!这样的“卷入式”培训,让学习更具真实,让感悟更具深刻,让思考更具深度,让教师研修真正发生。这样的“沉浸式”培训,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与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力,从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p> 学员课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扎根课堂,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的第四天,我们迎来了数学结构化思维课堂优秀课例展示。一共有四位教师展示课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题《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执教者:西关小学郄晋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郄老师首先设计了商场大抽奖的情境,并利用课件将实物的动态旋转过程演示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中,在探究新知的同时,感受旋转给我们带来的美感。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郄老师设计了“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想一想”、“试一试”等逐步深入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数学新知,同时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获得深刻的数学活动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题《长方形的认识》 执教者:西关小学朱国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老师打破常规,尝试整节课围绕“画长方体”来达到认识长方体特征的目的,于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脑海中逐渐构建长方体,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朱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勇于尝试”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p> 颁奖典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县教研室陈玲老师作培训总结,来自柳州的黎益、罗柳萍、张波三位专家和陈玲老师一起为脱颖而出的20位进行了说课、模拟上课和精彩课例分享的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关小学教师朱国华、郄晋敏、潘文霞、王秀莲、李立平、张丽华、宋朋莉喜获荣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玲老师在最后总结时希望所有参训教师以这次培训活动为契机,激发自己的研修热情,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践行新课标理念,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从研究上好一节课,实现上好一类课,从而达到上好每一节课的研训效果,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研修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集中培训历时五天,培训内容既有新教学理念的学习,也有对新旧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既有对如何纲要式备课的理论讲解和方法指导,也有关于如何上好课的实操训练和教学案例学习,更有现场抽签的无生课堂教学展示和教育专家的精彩点评,为老师们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发挥了极大的引领作用,获得了参培教师的一致好评。相信有了此次理论+实践的培训,必将为我县小学数学教师们领悟教育新政策,推进课改新方案,把握课程新标准,实践课堂新理念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为老师们落实好“双减”精神,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明确了方向,为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校长寄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百尺竿头思更进 ,策马扬鞭自奋蹄”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结束后,西关小学李立平主任总结到:本次宁武县数学结构化培训,县教育科技局邀请专家对培训教师开展全方位专业化指导,所有参加教师都是收获颇丰,我们西关小学数学团队更是团结凝聚力量,铸就出了别样的辉煌:郄晋敏老师实操课例《物体的运动—旋转》,朱国华老师实操课例《长方体的认识》,潘文霞说课《用数对确定位置》,王秀莲模拟上课《用数对确定位置》,宋鹏丽老师模拟上课《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张丽华老师说课《物体的运动—旋转》,李立平老师模拟上课《物体的运动—旋转》,以上课例也都受到了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这些荣誉的背后包含着老师们辛勤的付出与不懈的努力,凝聚着我校教师为西关发展而努力的初心与坚守;这些荣誉既是对老师们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全体教师的激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充满希望的2023年,相信老师们定会用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在探索中进步,在交流中提升,携手促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攀上更高的台阶,共同书写西关更华丽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关小学吕利云校长首先祝贺七位数学老师在培训学习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然后肯定了 <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体数学教师在本次培训中表现,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提到:</span>七位老师不仅展示了自身的魅力同时也展现了我们西关小学这支数学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你们是最棒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体数学教师在本次培训中表现也非常好,学习态度认真,除个别老师因特殊原因确需请假外,无一位老师缺席培训。同时能严格遵守学校的培训宗旨“不仅要认真学,更要学会、学好、学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希望老师们能把这次培训所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让高位理论引领真正指导大家的自主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关小学教师都表示此次教师培训,犹如为大家打开一扇窗,拨云见日,使大家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教学之路其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相信在不断的学习中,西关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会具备更高的素质,紧跟时代步伐,砥砺前行,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人:宫海燕、游彩霞、翟喜燕、潘文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