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9日自由行之(一)广南坝美

阿亚

<p class="ql-block"> DAY1:2023年2月23日,广西巴马百魔洞~云南文山州广南,费用441元。</p> <p class="ql-block"> 一、云南</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省会昆明。下辖16个地级行政区,其中8市8自治州,它们分别为昆明、曲靖、玉溪、昭通、保山、丽江、普洱、临沧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截至2021年,云南省的常住人口为4690万人,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p> <p class="ql-block">  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入选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文旅大省。2021年云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2.7万亿元。</p> <p class="ql-block">  (一)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西横跨865公里,南北纵距990公里,其东部与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跟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全省有八个州市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p> <p class="ql-block">  (二)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 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其中1000~3500米中海拔区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7%以上,全省绝大部分区域均位于中海拔区域。25坡度以下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6.46%,地貌类型以平原、台地、丘陵、山地为主。</p> <p class="ql-block">  全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从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线距离,海拔平均降低6米。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巨大山系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间排列,三江并流,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西北部为横断山脉,山地海拔不到3000米,主要有哀牢山、无量山、邦马山等,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降,河谷逐渐宽广。南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山势较矮、宽谷盆地较多,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主要为热带、亚热带地区。</p> <p class="ql-block">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年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全省海拔高低相差在60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三)地名来历</p><p class="ql-block"> “云南”作为政区地名,先是县名,继为郡名,后为省名。始于西汉元封年间的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4个,云南为其一,取县名为“云南”。</p> <p class="ql-block">  云南地名来历,有三种说法:</p><p class="ql-block"> 一是“彩云南现”说,建县时,县治驻地云南驿村北面,出现五彩云霞,而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p><p class="ql-block"> 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p><p class="ql-block"> 三是“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p> <p class="ql-block">  唐朝时,南诏王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廷心目中“云南”便为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唐王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后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云南”两字一直沿用。</p> <p class="ql-block">  “滇”这一名称早于云南,是云南保留至今的最早地名。战国时期至西汉初,在今云南省内,曾经出现过一个“滇国”,故名滇。</p> <p class="ql-block">  (四)立体多型气候</p><p class="ql-block"> 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滇西北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低热河谷区,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省区内,同时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一般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递降0.6℃~0.7℃,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其景象别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五)植物王国</p><p class="ql-block">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的、外来的植物种类和类群众多。</p> <p class="ql-block">  (六)红土高原</p><p class="ql-block"> 因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等相互作用,云南形成了多种多样土壤类型,土壤垂直分布特点明显。其中,红壤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土壤资源,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p> <p class="ql-block">  (七)高原湖泊</p><p class="ql-block"> 云南高原湖泊众多,达40多个,其中著名的有滇池、洱海、泸沽湖、抚仙湖、星云湖、普者黑、程海、杞麓湖、阳宗海和异龙湖等十大湖泊。多数为断陷型湖泊,大体分布在元江谷地和东云岭山地以南,多数在高原区内。其中滇池面积最大,洱海次之;抚仙湖深度全省第一,泸沽湖次之。</p> <p class="ql-block">  (八)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云南历史文化深厚久远,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之一。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时期,云南被称为“百濮之国”。</p> <p class="ql-block">  全省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区90个,在全国排名第十位。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居全国第7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有中国传统村落708个,居全国第二位。</p> <p class="ql-block">  (九)风景名胜</p><p class="ql-block"> 云南拥有众多的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全省景区景点多达200多个,国家级 A 级以上景区有134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53处。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个国家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处世界地质公园,32处国家森林公园,12处国家地质公园,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云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个: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会泽、通海。</p> <p class="ql-block">  2.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9个:</p><p class="ql-block">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p><p class="ql-block"> 普达措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 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昆明世博园</p><p class="ql-block"> 普者黑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p><p class="ql-block"> 大理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瑞丽江一大盈江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九乡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建水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普者黑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阿庐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石林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4.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8个:</p><p class="ql-block"> 禄丰县黑井镇</p><p class="ql-block"> 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p><p class="ql-block"> 剑川县沙溪镇</p><p class="ql-block"> 腾冲县和顺镇</p><p class="ql-block"> 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p><p class="ql-block"> 石屏县郑营村</p><p class="ql-block"> 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p><p class="ql-block"> 孟连县娜允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国家旅游度假区3个:</p><p class="ql-block">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p><p class="ql-block"> 阳宗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  6.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p><p class="ql-block"> 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p><p class="ql-block"> 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p><p class="ql-block"> 玉溪庄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p><p class="ql-block"> 昆明市石林景</p> <p class="ql-block">  7.世界文化遗产2个:</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 红河哈尼梯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8.世界自然遗产3个:</p><p class="ql-block"> 三江并流</p><p class="ql-block"> 中国南方喀斯特昆明石林</p><p class="ql-block"> 澄江生物群</p> <p class="ql-block">  9.世界地质公园2个:</p><p class="ql-block">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 大理苍山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二、文山</p><p class="ql-block">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南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东西横距255公里,南北纵距190公里,国境线长438公里。</p> <p class="ql-block">  文山州辖文山1个县级市,7个县,即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截至2020年,文山州常住人口约为350万人,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200亿元。</p> <p class="ql-block">  文山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和半山区占总土地面积的97%。</p> <p class="ql-block">  文山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称为“滇东南大门”,因“东文山”自然地貌而得名。全州为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比春城昆明暖,夏比春城昆明凉。城内状如葫芦,盘龙河自西北入境,蜿如玉带,绕城向东南而去。</p> <p class="ql-block">  境内生物资源,有各种农作物品种1727个。广南县的八宝米以粒大、米白、做成的饭香软适口而闻名,过去曾为朝廷"贡米"。邱北县的辣椒具有色鲜、味香、油多、个长等特色。文山、砚山的三七是名贵药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富宁八角是上乘调料和工业原料,质量居全国第一,远销国内外。</p> <p class="ql-block">  文山盛产优质三七,是全国闻名的“三七之乡”。</p> <p class="ql-block">  地处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州,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有着众多奇秀旖旎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三、广南</p><p class="ql-block"> 广南县位于文山州东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下辖18个乡镇。截至2020,全县常住人口为77万多人,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多亿元。</p> <p class="ql-block">  县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南北走向,山岭互相切割,形成山区、半山区、丘陵、平坝、峰林交错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 DAY2:2023年2月24日,广南~坝美风景区~普者黑,费用333.5元。</p> <p class="ql-block">  早7时酒店对面乘旅游巴士3号线,车费5元,终点站坝美风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上午8时半,乘景交车到达坝美风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附近的出水村,乘船穿行一公里的山洞暗河,进入坝美村景区。</p> <p class="ql-block">  坝美村位于广南县北部八达乡和阿科乡交界处,村子四面环山。进出寨子,以前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它们分别长800多米。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800米长的幽暗水洞进出,现已修筑了一条3.5公里长的进山公路,以方便村民生产生活。</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难与外界交往,坝美村长时期与外世隔绝,处于半封闭状态。加上细源流长,桃花盛开,酷似陶渊明所述的世外桃源,故被称为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广南境内的坝美风景区,因其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溶洞、河流及村落,酷似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故而被称为“最后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如今走进坝美村,就走进了一片山清水秀的世界:地里是绿油油的水稻,无论是坝美河两岸的植被,还是壮族村民房前屋后的桃李果树,以及围绕村落分布的山上,到处都充满了绿意。</p> <p class="ql-block">  坝美风景区包括一河、两洞、三村,是一个集民族风情、劳作习俗、奇山异水、溶洞奇景、田园风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  坝美也是文山的一个著名景点。进村子要经过一个巨大的溶洞水道。船缓行十余分钟,临近洞口,眼前便是河谷、流水、翠竹、水车、农田、茅舍,.....。</p> <p class="ql-block">  对于坝美村的人们来说,陶渊明描写世外桃源简直就是自己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  如今走进坝美村,就走进了一片山清水秀的世界。地里是黄灿灿的菜花,绿油油的庄家,无论是坝美河两岸的植被,还是壮族村民房前屋后的桃李果树,以及那围绕村落分布的高山,到处都充满了绿意,生机盎然,幽静美丽。</p> <p class="ql-block">  (一)出水村游船码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坝美壮族家园</p><p class="ql-block"> 传统壮族村寨布局明显受稻作文化影响,特别强调“村前一曲水,村后万重山”的空间布局。村寨定址于依山傍水的半山坡上,尽量不占用水田和很田。</p> <p class="ql-block">  民居依坡而建,从上往下布局,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非常好看。</p> <p class="ql-block">  坝美传统房屋以落地和半楼居两种栏杆式风格为主,主屋用木板架成,四周用树枝围拢,再敷上泥巴、牛粪拦合成粘土。通风、保暖,上盖瓦顶、抱厢,前置凉吧或围栏,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杂物,当地壮民称其为麻栏楼,也有人称为吊角楼。</p> <p class="ql-block">  村中还有寨门、老人亭和风雨桥等。</p> <p class="ql-block">  (三)陶渊明塑像</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p> <p class="ql-block">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有《饮酒》、《桃花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p> <p class="ql-block">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p> <p class="ql-block">  晋陶渊明《饮酒》之一曰:</p><p class="ql-block">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p><p class="ql-block">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p><p class="ql-block">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p><p class="ql-block">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p><p class="ql-block">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p> <p class="ql-block">  《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p> <p class="ql-block">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欧阳修曾</p><p class="ql-block">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p> <p class="ql-block">  《桃花源记》強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其独特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p> <p class="ql-block">  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 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p> <p class="ql-block">  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坏腰传为佳谈。</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的诗美思想,闪耀在诗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内容上,则是把田园生活引进了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渗透在艺术上,则是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冲淡自然的美学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陶渊明,千百年来,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连同他的那份悠然,一并成为后世诗人与读者崇拜和研究的对象,就足以说明他美学思想的无尽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作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p> <p class="ql-block">  (四)水车隐鱼</p><p class="ql-block"> 水车是古老的引水灌溉工具,种类丰富,有槔、戽斗、筒车、龙骨水车等。水车在壮族聚居地较为常见,坝美村民沿坝美河,依田地的不同高差设置了大小不一的水车,成为坝美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正所谓:“刚过了小桥曲水,又见些茂林修竹”,“修竹长林罗水车”,“呕哑水车日夜响”,“喧中有静意,水车终日鸣”。</p> <p class="ql-block">  (五)桃花岛</p><p class="ql-block"> 桃花岛时驮娘江流淌到坝美村冲击后形成的一个三角形河滩,小岛位于坝美河核心,将坝美河隔开,形成男女河。</p> <p class="ql-block">  相传,勤劳的壮族人民迎着日出前往田间劳作,傍晚伴着落日余晖归家,途径男女河时,都要在河里洗净一天劳作的疲乏。而后,相互爱恋的年轻男女会不约而同地走上小岛,相互倾诉一天的相思河劳作后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相传,岛上遍值桃花,又因桃花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象征,这个小岛见证了很多村里人的恋爱过程,久而久之,当地人就称之为桃花岛,寓意其是男女恋爱的见证地。</p> <p class="ql-block">  (六)风雨桥</p><p class="ql-block"> 风雨桥也称花桥、福桥。壮乡多雨,溪流众横,壮族人民便在建筑桥梁时,加盖遮风避雨的房子,形成别具一格的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  风雨廊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由桥、塔、亭组成,桥身基本都用木料筑成,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p> <p class="ql-block">  塔亭建在石桥墩上,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的桥梁之一,因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  (七)男女河</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人分男女,动物分雌雄,但河流怎会有男、女之别呢?这条流经坝美世外桃源的河,属“驮娘江”上游,它从广西地下龙潭溢出后,到坝美村冲击出一个三角形河滩,形成“桃花岛”,日久天长,小岛逐渐长大,将河水分成两条,一条叫“男河”,一条叫“女河”,是壮家劳动人民劳作后洗尽疲劳而确定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壮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幼,从小就养成一种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男女只要劳作后,都要到河里洗澡,消除一天的疲倦劳乏。当地男女以小岛为界,隔树洗澡,可谓无穷惬意,反璞归真,因此得名“男女河”。</p> <p class="ql-block">  (八)夫妻树</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一带曾发生句町古国与夜郎国之战,即公元1053年,壮族英雄依智高与宋朝的狄青之战。战争使无辜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一对母子为避战乱,逃到了出水洞村的河边,后面有追兵,前面是绝境,为了保命,儿子背着母亲向江心走去,忽然从水洞中传来“江水绿来江水清,小小儿郎显孝心,驮上老母过江来,天动容来地动情”的甜美歌声。只见一位美若天仙的壮家少女,正划着猪槽船驶来,将母子二人搭救上船,向着水洞驶去,进入了“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因情投意合,二人结成伴侣。夫妻感情甚笃,相敬如宾,男耕女织,勤俭持家,养儿育女,侍奉母亲,过着怡然自得的甜蜜生活。夫妻二人寿终正寝后,后人将其埋葬在这里,许多年后,此地同时长出两棵树来,相互交错,情意绵绵,这便是夫妻树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九)猴爬岩</p><p class="ql-block"> 相传很久以前,猕猴成群结队通过攀爬岩,来到坝美村边的田中,与人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因此,人们把此岩壁叫“猴爪巴岩”。</p> <p class="ql-block">  猴爬岩是旱地进入“世外桃源”的关隘和必经之地,也是坝美与外村的分界线,是“世外桃源”的一道屏障。</p> <p class="ql-block">  四周八座尖峰高矮相间,错落有致。据说,“八峰画屏”是太阳着仙女们形成的影子,似一幅巧夺天工的水墨画,故称“入峰画屏”。</p> <p class="ql-block">  在猴爬岩这座峭壁上,有一个奇特的开上象,每年开春第一个春雷响后,岩壁缝隙里就会吐出红色的岩浆来,十分鲜艳,当地人称之为“岩血”。这种“岩血”从石缝中流出,滴在泥巴上,会变漆黑色,取回家放入水里,又会变成红色,十分神哥。</p> <p class="ql-block">  进入寨中,随处可见扎着帕角,穿着黑兰色裙装,脚了委花鞋的女人,或在石磨前推荐磨,或在古老的木制纺机前纺线织锦,或在草叶锭染的土布上绣花。男人们则背回大架大架的柴禾,小孩在嬉戏,老人吸着烟斗在古树下聊天。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怡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至今,坝美村还保留着富有浓厚的壮族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每年都按时节举行祭龙祭祖,围鱼对歌,耍狮子踢键子等活动。保存坐家吹树叶谈情说爱,春粑粑定亲习俗。生动展示了壮族农耕社会男耕女织、鸡犬相闻、邻里和谐的无忧无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十)坝美渡</p><p class="ql-block"> 通过坝美渡,再经过观光栈道,到达水路进出村寨的另一个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  (十一)观光栈道</p> <p class="ql-block">  经过观光栈道,再乘船一公里,即到达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  游览坝美风景区,依次是乘景交车~乘船~步行~乘船~步行观光栈道~乘船。整个游览过程,前后三次乘船,两段步行,很是特别。</p> <p class="ql-block">  下午1时返回广南县城,中餐后乘动车往普者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