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磨”是一种品质的保障,文人常说“为吟得一字,捻断数茎须”,“课”更需多磨砺,方可“破茧成蝶”!为了落实新课标育人理念,积极打造精品课堂,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2月23日上午,江玉玲名师工作室在许昌市八一路小学教育集团和顺街校区开展了语文磨课教研活动。</p> 磨课促提升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刘思妍老师带来的《只有一个地球》,刘老师创新课堂形式,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提炼主要观点,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补充有关人类怎样破坏自然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的相关图片资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整节课流畅自然。</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由李晓培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一课。整堂课目标明确,过程清晰。李老师紧紧抓住学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带动全文学习,且层层深入,感受植树老人的精神。李老师还设计了写颁奖词环节,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而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达到了训练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课堂上以读悟情,以读代讲,入情入境,顺学而导,较好地实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p> 研课出精品 <p class="ql-block"> 听课期间,工作室的老师们认真做笔记,专心听课,见证了课堂的精彩,更获得了新的启迪和收获,为后续的研讨做足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 “水因激石而起涟漪,石因碰撞而起火花”。听课后,教研室董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老师的努力,还分别就不足之处提出了好的建议和做法,指出老师们要有大单元备课意识,对相关板块适时进行整合,课堂注重朗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两位授课老师也是虚心接受并认真记录、改进。</p> <p class="ql-block"> 李玉亭校长肯定了两位老师身上的语文特质,课堂有语文味儿。李校长指出课堂设计时“纲”的重要性,老师们要围绕“纲”,敢于放手给学生。希望老师们紧扣语文要素,做到前后勾连,不仅做到语文要素的前后勾连,也要关注主题、教育对象的前后勾连。要求老师们继续尝试板块式教学,使课堂更具层次和梯度。</p> <p class="ql-block">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江玉玲肯定了工作室成员的努力付出,激励大家再接再厉,借助工作室这一平台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她同时勉励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精雕细琢课堂教学环节,细致深入备课研课,向课堂纵深处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成长型教师。</p> <p class="ql-block"> 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磨出来的是课,炼出来的是能力。</p><p class="ql-block"> 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满满的收获背后更要有立即投入的激情。我们相信,每一次的思维碰撞,都是一种成长和积淀。让我们在名师的指引下,不负春光,努力奔跑,演绎出更多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