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健常识最基本的一项。讲究卫生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健康息息相关,学习一些日常小常识,对生活大有帮助。</span></p>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病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公众场所应学会科学佩戴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保持深色面朝外;金属条一侧在上,按压金属条使之紧贴鼻梁,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口罩要遮盖鼻、口和下颌。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应及时更换。废弃口罩不要随地乱扔,应投放到垃圾收集处。</span></p> 勤洗手、科学洗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洗手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发生的风险,如学生在外玩耍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加上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能更彻底的清洁双手,流动水冲洗干净,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span></p> 勤剪指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学生指甲长了容易抓伤皮肤,藏污纳垢,如有用手直接拿东西吃的习惯,手指甲缝里的脏东西吸进嘴后,往往引起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病(蛔虫病等),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长指甲容易劈裂,导致甲床受伤,引起指尖出血,长指甲还容易在穿衣服时钩住毛衣或线衣的线而扳伤手指。</span></p> 个人卫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勤洗澡,学生的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导致的皮肤污垢也多。勤洗澡除了清洁皮肤以外,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生长发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勤换衣物,衣服不仅会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人体也会对衣物造成污染如汗渍、皮脂等。衣服污染后,会导致一些细菌、霉菌生长繁殖,从而引发皮肤病的发生,因此要经常换洗衣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早晚刷牙能够有效的预防口腔细菌滋生,从而预防牙周炎或者是龋齿等疾病的发生,刷牙也能够使牙齿变洁白,更加美观。刷牙的时候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另外,使用含氟的牙膏能更好的预防龋齿哦。</span></p> 爱护公共环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仅破坏环境卫生,还会传播疾病。因此,不要随地吐痰,吐痰时应将痰液用纸包裹,再将其扔进垃圾桶。</span></p> 注意咳嗽礼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新冠肺炎、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给他人。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扔入垃圾桶。如果来不及准备纸巾,可弯曲手肘,用手肘处的衣物遮掩口鼻,尽量避免直接用手遮掩口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文明健康少年!</span></p> <p class="ql-block"> 撰稿:赵文琦</p><p class="ql-block"> 图片:赵文琦</p><p class="ql-block"> 制作:赵文琦</p><p class="ql-block"> 审核:张 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