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助成长研教和鸣呈芬芳——焦作师院学习心得(一)

朋友

<p class="ql-block">烟云酥雨鸟争鸣,春暖霞飞柳色轻。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15日来自南阳市、邓州市、焦作市、新乡市、驻马店市167名数学教师齐聚焦作市,参加由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学院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培训班开班仪式。本次培训自2023年2月15日至3月1日,共计15天。出席开班仪式的有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宋萍同志、数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杨梦龙同志、小学数学教育教研室主任毋光先同志。毋光先主任主持开班仪式,杨梦龙院长对参加本次培训的老师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史等情况,对本次参训学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宋萍书记最后指出,希望各位学员珍惜这次集中培训的机会,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做好防疫防护,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此次培训任务</p> <p class="ql-block">2月15日孙晓红老师的《聚焦单元设计,促进理解教学》。</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从聊茶开始,用类比让我们以终为始,逆向设计,明白目标的重要性,用主体化、情景化、儿童化的活动在做中学,用中学、 创中学,去体会“不去观世界,哪来的世界观”的真正含义。孙老师用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文化特色的语言,从理论层面和课例 实操给我们展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准备课、种子课、应用课、联系课、拓展课五种类型。听课的老师全神贯注,孙老师讲得 激情澎湃,我们在孙老师散发着哲理和数学文化气息的课堂上 ,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巧妙一一 原来数学竟如此简单有趣。学生只有觉得数学简单了才会不怕数学,他才会爱学;觉得数学有趣,才会乐学;学快乐的数学,数学的思维才会积淀为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是体现“真善美”的课堂,引导学生用推算的方法:问真、善思、体会理性之美。不知不觉中拖堂了,听课老师依然不让下课。 开展的数学活动让师生 愉悦地 笑,数学歌曲让人领略到了跨学科之美。最后,孙老师用饱含激情和期待的诗意语言结束了他本次的授课。 </p><p class="ql-block"> 史老师从三个方面与老师们交流:一是为什么做教师?重新认识和理解新时代教师使命。二是做怎样的教师?重新认识幸福,努力做幸福师者。三是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成为幸福智慧教师的具体方法。 听了史老师的讲座,老师们都感悟颇深,了解到做幸福智慧老师的方法,为成为四有好老师而奋斗。学思并行知行合一。经常和同事一起探讨一线教师的幸福是什么,随着教龄的增长,生活、工作琐事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感觉与初心渐行渐远。听了史老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今后我会从以下几个方便来改变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阳光面,从小家开始,用心去寻找身边人的优点,扔掉坏脾气!其次学会知足、感恩。最后还要捡起丢掉的书本,静心学习,提升自己!时刻保持向上向善!</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王老师的解读,我受益匪浅。王老师将数学核心素养集中到“三会”上面,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过程,不要只追求结果,教师要始终立足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去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通过学习我对每一学段增加和减少的内容也有所了解,对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也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调整重难点的设计和突破,还要帮助学生建构整体的知识体系。 如果说国家教育方针是教育的初心,那么课标就是灯塔,就是指路明灯,它将指引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都将要达成的目标。这就犹如在浩瀚无垠的知识大海中航行,有人告诉我们方向,要到哪里去,怎么去。 王永春老师从2011课标与2022课标的对比中,将知识与内容、过程与方法,评价与方式几个方面,从道与术的角度给我们清晰而又明了的讲解了新课标的时代性、社会性和发展性,令我们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恍然间顿升一个认识层次。我们以前的学习培训偏重于模式模仿和术的掌握,今天看来, 弄不好就会走向邯郸学步。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思想 源头上理解和感悟教学方法,是“为教而 教”而非“为学而教 ”。2月17日郑玉霞《认识周长》和席争光《笛卡尔之说》这两节课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老师们的课堂极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用浅显易懂和引导性的语言,以及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做,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堂。《笛卡尔之说》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整节课以“小试牛刀”、“你来挑战一下”、“好玩不,再来吧!”、“需要一点想象”这四个环节贯穿全课。而每个环节中更是渗透一个思想“一生中我只会干两件事,一是我只会干简单的事情,二是我会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笛卡尔之说”。席老师的课新颖独特,富含哲理,真正做到了将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的主动发展。更是提出了数学的核心素养,直观想象是数学的核心素养,空间想象能力是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的重要标志。学会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给我们提出作为老师应该有的坚守: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不是为了教。我的突破是要:从低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统一学习走向个性化学习,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探索! 2月18日王锋涛老师做《基于数学本质的教学设计》和《微型课的教学设计》报告。 在第一场报告中,王老师用几个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案例,直击我们自身主体性知识结构中的盲点,给我们以警醒,促进我们思考——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在互动谈话、交流探讨中,又让我们面对了忽视数学本质造成的令学生、家长、老师尴尬的数学学习现状。之后,王锋涛老师如层层剥笋,又如拾级而上结合具体案例和教材给我们以数学思想和方法上的揭示,使我们处于茅塞顿开的欣喜和升级领悟中。 王锋涛老师的讲座恰似拨开在日常教学中困惑我们的种种迷雾,不仅使我们明白了小学数学学习的“抽象——推理——模型”路径,又详尽地给我们讲解了基于数学本质的教学设计的六条原则。 第二场报告《微型课的教学设计》,王锋涛老师从实操层面给我们讲解了微型课的含义及与微课、说课、普通课堂、模拟课堂的区别,并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讲解了微型课设计的注意事项。 报告的高潮是,王锋涛老师当场给我们做了无课件微型课和有课件微型课的全程展示。整个会场静悄悄的,全体学员都在静听和录视频。课结束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p><p class="ql-block"> 王锋涛老师的讲座将深印在我们脑海中,影响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为。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我们将在教与学的路上不断求索、磨砺、思考、成长。感谢老师们给我们成长的机会和力量!今天听了殷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离我们很遥远的文字一下距离拉近了。之前总感觉别人才能做到的事情,通过这次殷主编的培训,我真切的认识到原来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文字到杂志上灵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反思,认真书写下来,那么我们的文字也有机会到杂志上发表出来。有幸听了殷老师的讲座,感受颇深,首先感觉杂志纸上跳动的高大上的文字原来离我们不是太远,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之前总感觉发表出来并且印到纸上发行出来的文字是大师级别才能做到的事情,通过这次殷主编的培训,我真切的认识到原来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文字到杂志上灵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反思,认真书写下来,那么我们的文字也有机会到杂志上发表出来。荀子曾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研修之路,在于帮助每一位心怀梦想的教育人,汇水成海,极步致远。今天聆听学习了吴正宪教授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讲座,收获很多。“一致性”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了新视角,它反映的是学科本质,“数学化”的学习过程是实现“一致性”的基本路径,它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抓手。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们去感悟数本质的一致性,数运算的一致性,来体会数与运算的关联。以核心问题为主线,贯穿分数乘法学习,先以“1桶水有12L,问3桶共多少升?”为例,以“倍”统领,体现了乘法意义的一致性。再探讨“二分之一桶水有多少升?四分之一桶水有多少升?”以“单位”统领,体现乘法运算的一致性。感悟分数乘法的意义时,从直观图形到抽象算式,在推理中感悟计数单位。教师应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让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路上拥有勇气和信心,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第一部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数与运算)今天吴正宪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使老师们重新感受了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感受到数与运算之间存在的一致性,通过打通"隔断墙"重建"承重墙"这种理念把它们之间进行了整合。通过举例整数、小数、分数说明计数单位的重要性,也就是通过计数单位这一个点把他们进行整合连接,通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也进行了一致性的说明解释,整数运算到小数运算之间存在的就是计数单位的关系,在直观操作中,从几何直观走向逻辑推理,概括法则。第二部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生 ,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听完吴老师的讲座,有一种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的感受,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她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理论知识,更收获了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努力的方向。通过吴正宪老师的讲座,也为我们在今后的成长中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多看、多学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例,从教学中吸取精华,反复研究,将可行性的案例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研究。让学生们在质疑与追问中产生新的思考,收获新的知识!2023年2月22日,我们再一次到待王学校参加了一系列的观摩活动。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孙翠翠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三)课例观摩、牛献礼执教的《认识小数》课例观摩、教学设计展示、“数与运算”主题课例式解读”“聚集新课标,感悟物体的认识”,数学教育的效果最终是要落实到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孙翠翠老师紧扣新课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选一选、摆一摆、想一想、由易到难,从二维想象还原三维图形,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牛献礼执教的《认识小数》,他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从而使学生直观描述小数,形成了数感和符号意识。下午牛献礼老师带来了“ 促进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理解”《课标(2022年版)》“数与运算”主题课例式解读,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助力。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老师们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智慧的火花在学习中不断绽放!2月23日,吴汝萍老师执教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我体会到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年龄特征设计“好玩”的数学课的重要性,从课堂中吴老师的教学环节,也进一步认识到在学生进一步理解“满十进一”的基础上,“群数”的意义和价值。在学习吴老师“自然数的认识”讲座中,从每节课的内容,到方法,以及学具的巧妙的使用,吴老师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对自然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架构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同时在我心中深深的刻下课堂的印记“立德树人”——爱国,做善良的人;刻下“数学文化”—为国骄傲自豪!</p> <p class="ql-block">王永春回复:3.六年级下册修改圆柱的高的概念,便于学生具体、直观地理解“圆柱的高”。</p><p class="ql-block">教材将圆柱的高定义为“圆柱的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之所以增加“圆心”两个字,主要是考虑到小学生对“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理解上比较模糊,用“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来定义高,更加具体、直观。</p><p class="ql-block">在小学数学中,“圆柱的高”既指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即公垂线段的长度,又指公垂线段本身。教材的定义是指前者,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线面垂直和公垂线的概念,不能用公垂线段的长度来定义,因此,教材用学生容易理解的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来定义,这样,学生对“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的理解就具体而直观了。对于“圆柱的高”的后一种含义,可以借助右边的圆柱直观图帮助理解:在圆柱侧面也标示了圆柱的高,提示学生圆柱上其他与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线段平行的线段,都是圆柱的高。在教学中应将文字定义和直观图配合起来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圆柱的高”这一概念。</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李老师发自肺腑地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让我们做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开阔视野,提升自己,服务学生。毋老师也对我们寄寓期望,希望我们学以致用,让我们明天也成为名师。欲成名师,先为明师。明师者,即 “明白”之师、“明辨”之师、 “明天”之师。明师者,惟匠心以致远。择一事,爱一生,不为荆棘易初心;衷于责,兴于真,秉持匠心创未来。明师者,真师也。</p>

老师

数学

教学

我们

学生

学习

圆柱

素养

一致性

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