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贵有研。撰写论文,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推动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提高本校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推动教科研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玛纳斯县第一中学化学组全体教师于2月23日下午在线上参加了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题为“化学教学课例论文的撰写技巧——基于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的课例论文”的中学化学学科主题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活动以讲座形式呈现,由魏敏老师主持,主讲人是乌鲁木齐第八中学的叶红老师。叶老师首先提示了课例论文的内容要求:真实性、创新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并鼓励大家,做到这五点就可以向《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和《化学教学》等期刊投稿。</p> <p class="ql-block"> 在论文撰写的结构上,摘要、关键词、教学主题内容和现状分析、教学思想与创新点、教学流程、教学反思都是必要的,在撰写课例论文前,应检索同一课题的论文已经将研究做到了什么程度,从而产生对自我的启示和改进思路。教学思想与创新点避免大段重复课标内容,重在提供可供一线教师借鉴的干货。</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流程部分,叶老师带来了两个非常精彩的课例,已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中发表。一是必修一教材中《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情境素材选取了防毒面具发明的视频,其中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方与英法军队的战局,氯气的毒性,野猪的神奇存活,土壤颗粒吸附和过滤氯气等一系列有知识、有趣味、有关联、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片段,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深度学习。而“氯”见高考是以高考题为例,侧重知识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两个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让学生讨论、体会、交流和掌握陌生情境下的知识迁移能力。</p> <p class="ql-block"> 二是必修二中的《金属的冶炼》。本文则是以宋应星《天工开物》、李白的《秋浦歌》、刘禹锡《浪淘沙》等名篇著作中金属冶炼的记载和描述为背景,以举例的方式探究了冶炼金属的方法,揭示了金属冶炼的一般规律。</p> <p class="ql-block">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发展,尤其是教师对“模型认知”的研究,引导学生建立认知模型并将认知模型应用于实践中,学生可以快速高效地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唯有将学习嵌入社会和自然情境之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陌生的环境当中去应用,新知识才能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生长点。</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培训中,玛纳斯县第一中学化学组全体教师认真聆听,详细记录,讨论不断。叶红老师的教学现状分析非常全面、深入,选取的每个情境素材都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其体现出的深厚国学底蕴和渊博的历史常识值得全体化学教师肃然起敬,也为大家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在教师个人发展和素养提升也有了新的努力方向。</p> <p class="ql-block"> 课例论文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和具体实操过程,比一般的教学论文更细致,是从多次打磨的教学设计和反复实践的课堂实录中提炼出的反思与经验。经过本次培训,化学组全体教师除了掌握课例论文必备的书写结构和要求外,更重要的还是从叶红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汲取了新的能量,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撰写论文时,创新都是提高师生双方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是画龙点睛的关键一笔。玛纳斯县一中化学组全体教师将继续探索促进深度学习的创新方法,选择和设计适合学生的素材,将叶红老师的培训内容迁移应用于个人的论文撰写中,提高个人素养,在教育之路上趋步前行。(撰稿人:王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