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博物馆、日俄监獄博物馆、潜艇博物馆

pus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14日,参观旅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每到一个城市,最感兴趣的就是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看那些精美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旅顺博物馆前身为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始建于1915年的物产陈列所。1916年改称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7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基本陈列为馆藏器、佛教造像等。陈列以大连出土文物为主。</p> <p class="ql-block">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与中国本土文化水乳交融中不断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佛降魔成道坐像</p><p class="ql-block">公元8—12世纪,比哈尔出土Bihar</p><p class="ql-block">此为波罗王朝佛像的典型风格。佛施降魔印,结踟跌坐于莲花宝座上。表情严肃,螺发肉髻,右肩袒露,衣薄如蝉翼。这种大型佛像在波罗王朝的佛像中是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迦叶立像</p> <p class="ql-block">而佛教造像艺术作为佛教思想形象的重要载体,表现手法上以传入地风格为蓝本,同时吸收、融入了被传入地的审美以及民族特点。</p> <p class="ql-block">赏鉴佛教造像艺术,体味佛教传承文化,让我们在喧嚣与浮华中寻得一丝静谧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梦子匜(yí)</p><p class="ql-block">春 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p><p class="ql-block">梦子乍(作)行彝,其万年无彊,子孙永保用。</p> <p class="ql-block">召乐父匜(yí)</p><p class="ql-block">西 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p> <p class="ql-block">边子蔓(yún)鼎</p><p class="ql-block">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p><p class="ql-block">边子蔓奉爲其行器,其永寿用之。</p> <p class="ql-block">王后左相室鼎</p><p class="ql-block">战国晚期·燕</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122年-222年)</p> <p class="ql-block">大 梁 鼎</p><p class="ql-block">战国中期·魏惠王廿七年</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43年)</p><p class="ql-block">大梁,即战国晚期的魏国,此鼎作于魏惠王27年(公元前343年)。大梁鼎铭文告诉我们:此鼎的监造者叫赵亡智,身份是国家司寇。学术界把这种将制作者或监造者名字铸于器物上的做法称为“物勒工名”铭文最后一段记录此鼎的容量为四分之一个标准容量单位,战国时魏国的一个标准容量单位为7200毫升,所以大梁鼎的容量是1800毫升。</p> <p class="ql-block">錞于,青铜乐器。使用时,人们将其悬挂于横木上,用锤敲击錞于肩部。</p><p class="ql-block">虎钮錞于</p><p class="ql-block">东 汉(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马钮錞于</p><p class="ql-block">东 汉(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青铜砚滴</p><p class="ql-block">①辽(916年-1125年)</p><p class="ql-block">②③ 宋(960-1279年)</p><p class="ql-block">④明(1368年-1644年)</p> <p class="ql-block">水滴,由顶口、器身、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利用“虹吸原理”,将砚滴沉入水中,器身便很快盛满水。接着以手倾斜砚滴之身,从出水口往砚池内注水。当砚池中的水量已经足够,随即用手指在砚滴的顶口一按,出水口的水流顿时停止。所以,使用者能够精确控制研墨时的用水量。</p> <p class="ql-block">彩绘乐舞俑一组</p><p class="ql-block">唐代(公元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彩绘侍女俑</p><p class="ql-block">唐代(公元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三彩骆驼、牵驼俑</p><p class="ql-block">唐代(公元618-907年) 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开通,骆驼——这一沙漠中最好的运输工具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骆驼也成为匠师们创作的主要题材,唐代的墓葬中多有骆驼的出土。此人物俑及骆驼不禁让人想起茫茫戈壁、阵阵驼玲,繁忙的商队来来往往。</p> <p class="ql-block">陶雅</p><p class="ql-block">当远古的先民偶然地发现,以泥做成的器皿经过火的炙烧后异常坚硬、持久耐用时,陶器便应时运而生了。从简单的用手泥条盘筑,到复杂的机械轮制;从简单的刻划纹到以圆润的线条描绘的富有极高想象力的各种图案;从单一的生活器具,到人物、动物等丰富的造型设计。原始的先民以自己独特的审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渐渐地将陶的雅与美无限地拓展……</p> <p class="ql-block">瓷韵</p><p class="ql-block">由陶到瓷,是泥与火的升华,是技术的质的飞跃。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是陶到瓷过渡阶段的见证;而东汉的青釉瓷,预示了中国瓷器的真正肇兴,而后各地窑火纷纷燃起,瓷器渐渐地走进了寻常百姓人家,而其中的“绝色佳人”也融入了宫廷贵族的生活之中。</p><p class="ql-block">伴随着制瓷水平的提高,人们将对艺术的审美赋予到了瓷器中。胎质的细腻洁白、釉色的如冰似玉、刻划纹的灵动秀丽、绘画的飞扬洒脱,以及景德镇窑各色彩瓷的创新发明,将瓷的韵与炫发挥到了极致。</p> <p class="ql-block">独具风格的辽代彩釉陶瓷</p><p class="ql-block">鸡冠壶、海棠花式长盘、凤首瓶、</p><p class="ql-block">鸡腿坛等器型,迥异于中原汉民族的造型设计,深深地打上了辽契丹民族的风格烙印。赤峰缸瓦窑、辽宁林东南山窑等是辽代陶瓷器主要烧造窑址,粗犷质朴的设计理念、惟妙惟肖的仿生器型、黄绿白鲜明的彩釉技术,构成了辽代彩釉陶瓷的基本元素,也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辽代陶瓷文化。</p> <p class="ql-block">皮囊壶与鸡冠壶是最具契丹民族风格的一种器物,是为骑马时酒不致洒落而设计的盛酒器。瓷制皮囊壶即是仿照皮革的样式制作,初期二者形制基本一致,</p><p class="ql-block">甚至腹部周边的边棱、褶皱都表现出来,惟妙惟肖。皮囊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演化,样式繁多,并渐渐演变成提梁捏成鸡冠形状的鸡冠壶样式。</p> <p class="ql-block">绿釉扁身双孔式皮囊壶</p><p class="ql-block">辽代(公元907-1125年)</p> <p class="ql-block">辽三彩是辽代彩瓷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因胎土所限,辽三彩器大多胎质</p><p class="ql-block">粗糙,呈淡红色,因而彩釉多施于白色化妆土上。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贴</p><p class="ql-block">花等,以折枝牡丹纹为多,显示出素朴单纯的审美情怀。</p><p class="ql-block">三彩印牡丹纹圆盘</p><p class="ql-block">辽代(公元907-1125年)</p> <p class="ql-block">青花五彩鱼蟹纹七格洗</p><p class="ql-block">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p> <p class="ql-block">斗 彩</p><p class="ql-block">以釉下彩的青花勾勒纹样的轮廓线,内填各色釉上彩料,这就是明宣德时期出现的斗彩的典型风格。釉下青花与釉上各色彩上下相斗,因而这种独特的装饰工艺被称为斗彩。西藏萨迦寺珍藏的一对明宣德斗彩鸳鸯莲荷纹碗,被认为是斗彩的初现,成化斗彩极其名贵,明朝即极受推崇,并成为后世追摹的标本。清代,斗彩绘画技艺愈加精工,但程式化的图案少了成化斗彩的灵气。</p> <p class="ql-block">斗彩团花纹马蹄碗</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p> <p class="ql-block">斗彩绿双龙戏珠纹盖罐</p><p class="ql-block">清嘉庆(公元1796-1820年)</p> <p class="ql-block">松石绿地粉彩八宝纹双耳三足炉</p><p class="ql-block">清嘉庆(公元1796-1820年)</p> <p class="ql-block">贲巴壶,主要用于藏族宗教活动,为信徒沐浴时所用的净水瓶,或礼佛陈设品。瓷质的贲巴壶始于康熙朝,乾隆时官窑大量烧制,用以赐赠天下喇嘛名寺,作为宗教法器,此时贲巴壶的烧造工艺达到了顶峰。</p> <p class="ql-block">粉彩八宝纹贲巴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雕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智慧的先民们就开始利用玉、石、骨、牙等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材质,使用原始的工具采用雕、琢、刻、镂等技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理解。此次展览即从馆藏中挑选玉、竹、木、牙、漆等小件作品,为您展现明清雕刻艺术的新成就。</p> <p class="ql-block">之后历代工匠在雕刻艺术创造中尽显智慧,一件作品从选材、立意到构思、创作,往往需要匠人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久久为功,精雕细琢。</p><p class="ql-block">菊花双环耳翠碗</p><p class="ql-block">清代(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青玉龙凤纹盖瓶</p><p class="ql-block">清代(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芙蓉石花鸟纹盖壶</p><p class="ql-block">清代(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翡翠兽耳活环盖瓶</p><p class="ql-block">清代(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青玉佛手</p><p class="ql-block">清代(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黄玉佛手花插</p><p class="ql-block">清代(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竹刻八仙人物立像</p> <p class="ql-block">吴之播款根雕秋胡戏妻图</p><p class="ql-block">清代(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竹根雕渔翁立像</p><p class="ql-block">明代(公元1368-1644年)</p> <p class="ql-block">竹根雕八仙图</p><p class="ql-block">清代(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木雕渔翁坐像</p><p class="ql-block">明代(公元1368-1644年)</p> <p class="ql-block">1.乌木雕寿星立像</p><p class="ql-block">2.木雕寿星立像</p> <p class="ql-block">木雕弥勒坐像</p> <p class="ql-block">木雕布袋僧立像</p> <p class="ql-block">木雕寿星立像</p> <p class="ql-block">跟着旅行社游览,因时间有限,只能随便看看,很遗憾。</p> <p class="ql-block">关东厅博物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苏友谊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么大的火炬松群,连成一片,第一次看到。</p> <p class="ql-block">午餐</p> <p class="ql-block">下午,旅顺日俄监獄旧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是由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先后建立的监狱。</p> <p class="ql-block">检身室</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内共设有三处“检身室”。被关押者在去工场服役时,每天早晚必须经过这里,先脱光衣服,举起双手喊着自己的编号,跨过木杠。被搜查后,再去服役或回牢房。</p> <p class="ql-block">牢房</p><p class="ql-block">监狱牢房建筑呈放射状。东侧三层牢房,共有87间。每间牢房面积11—15平方米不等,平均囚禁七八个人。牢房墙上贴着中、朝、日三国文字的狱规。门旁有查点人数的号牌。夏天牢房里空气污浊,非常闷热;冬季没有取暖,十分寒冷,条件极其恶劣。</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日本侵略者关押和残害中国爱国义士和朝鲜、前苏联等国家的反战人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和反人类的铁证</p> <p class="ql-block">每一间牢房里,都放二个桶。</p><p class="ql-block">一个饭桶,一个马桶。</p> <p class="ql-block">原来一个人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就是这么简单。其它的都是多余之物,大彻大悟。</p> <p class="ql-block">囚禁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的牢房</p> <p class="ql-block">安重根(1879—1910),朝鲜爱国志士。1879年9月出生在朝鲜黄海道海州府。1907年参加朝鲜义兵运动,任中将参谋。1909年参与组织“断指同盟”。同年10月26日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击毙日本前枢密院议长、朝鲜首任统监伊藤博文,当场被捕。</p> <p class="ql-block">11月3日押送到旅顺监狱关押。1910年2月14日被日本关东地方法院判处死刑。3月26日上午10.04时在旅顺监狱绞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2岁。</p> <p class="ql-block">暗牢</p> <p class="ql-block">暗牢 是用来关押“严重违反狱规”和敢于反抗斗争的被关押者。</p> <p class="ql-block">共有4间。每间仅2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牢内黑暗潮湿伸手不见五指,墙上仅有一个供看守监视用的 ,内大外小的圆形观察孔。</p> <p class="ql-block">典獄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其野蛮和残忍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普通犯人的牢房</p> <p class="ql-block">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p> <p class="ql-block">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监狱只能限制人的身体自由,无法限制人的思想,乐观精神永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监狱第一工场</p><p class="ql-block">日本殖民统治者于1907年在俄国原建监狱的基础上,又扩建场房15座,专门生产各种军用品和日用品。</p><p class="ql-block">这座场房是原监狱的第一工场,专门生产军用手套。现在这里陈列的印刷机、排字架、木工工具、铁锨、砖夹等,就是当时被关押者在监狱服役时使用的各种工具。</p> <p class="ql-block">1940年,关押在獄中的中共党员王其焕、翟清平,借放风时机,秘密发展宁学贤入党,并建立了党支部。</p> <p class="ql-block">獄中党支部</p> <p class="ql-block">绞刑室</p><p class="ql-block">1934年监狱增设了这座秘密杀人场。判处死刑的被关押者,被带到这里执行绞刑。</p> <p class="ql-block">从设立绞刑室到监狱解体,这里究竟杀害了多少抗日志士已无法计算,仅1942年到1945年8月,就有700多人被绞杀。1945年8月16日,即日本宣布投降的第2天,穷凶极恶的殖民者惨无人道地将共产党员刘逢川、何汉清及其他3名抗日志士杀害。</p> <p class="ql-block">装有被处以绞刑的抗日志士尸体的木桶,就是从此门抬到东山监狱墓地.</p> <p class="ql-block">松柏长青</p> <p class="ql-block">旅顺潜艇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巡航钓鱼岛的历练将使您切实体验到潜艇兵的艰辛,体验到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的牺牲与奉献。相信您会在好奇探秘心境的驱使下走入此馆,而当走出时,一定会对祖国更加热爱,对明天有新的憧憬和向往,对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具信心。</p> <p class="ql-block">该馆是目前国内首个潜艇巡航体验馆,其采用的全套高科技电子系统,是大连海事大学发明研制的最新航海模拟科研成果,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学术带头人参加了全国科技表彰大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p> <p class="ql-block">在本馆体验到犹如乘坐真实潜艇的种种感受。</p><p class="ql-block">一艘我国自主研制的33型潜艇,载着您从新中国潜艇部队的诞生地旅顺军港启航,惊涛骇浪将携着朝阳和晚霞伴您同行,潜航时更有暗礁和巨鲸增添乐趣。</p> <p class="ql-block">巡航钓鱼岛的历练将使您切实体验到潜艇兵的艰辛,体验到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的牺牲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上游2号反舰导弹</p><p class="ql-block">该型导弹是在我国“上游1号”反舰导弹基础上研制并于1975年12月投入使用的固体燃料舰对舰导弹。长度6m,直径0.54m,弹头365kg,弹重1720kg,翼展1.7m,射程50km,飞行高度20m,速度0.9马赫,制导系统为主动雷达导引。相比上游1号反舰导弹,上游2号反舰导弹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射程和速度均有大幅提升。</p> <p class="ql-block">一艘大潜艇停泊在岸边</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由武汉造船厂建造的第一代国产“033”型常规潜艇。该艇于1982年下水,编入海军旅顺潜艇部队序列,在旅顺口服役20多年。多次执行战备巡逻、重大演习和远航侦察等战备任务。一代代潜艇官兵为保卫海防、捍卫主权立下了赫赫战功。</p> <p class="ql-block">该艇于2006年光荣退役,被命名为“旅顺口”号,作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基地,供大家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33型潜艇最大长度76.6米,艇宽6.7米,最大高度15.35米,水上排水量1319.36吨,水下排水量1706.48吨,最大下潜深度300米。</p> <p class="ql-block">水上航速15.2节,水下最大航速13节,最大续航力14000海里,最大自给力60昼夜。</p> <p class="ql-block">全艇共设有七个舱室,艇员编制60-70人。</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潜艇,看到我们的潜艇官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他们冒着50多度的高温和多种有害气体,常年在缺氧、缺水和与世隔绝的狭窄的舱室里,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奉献了青春、汗水乃至生命,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深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国耻,致敬军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