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京都,是日本的古都。它从公元794年到1868年,一直作为日本平安时代的首都,存在时间长达一千年之久,因此也被日本人称为“平安京”。京都的建筑、绘画、雕刻、园艺、历史遗迹和民俗艺术,大都继承了平安时代的风骨,保留了日本的古韵味,被日本人认为是心灵的故乡,而极其珍重。</p><p class="ql-block"> 在京都有成百上千所寺庙庵堂,神社以及天皇和贵族的遗址。其中,已经申请为世界遗产的共有十七处。一个城市就有这么多的世界遗产,是很珍贵的也是极其少见的。</p><p class="ql-block"> 而这些场所中有不少又成了赏樱花观红枫的名所。东福寺是佛教禅宗中的“临济宗”大本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京都观枫的名胜之一。日本古代的著作和绘画作品中就留下了不少东福寺通天桥观枫的插图和画作。</p> <p class="ql-block">以上四张图是古代日本书籍和图画所记述的东福寺通天桥游廊观赏红枫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在东福寺境内有一山涧,名为“洗玉涧”。而洗玉涧上架设有三座木桥,分别是“卧云桥”、“通天桥”和“偃月桥”。卧云桥位于寺境西侧,洗玉涧下游。通天桥位于寺院中间。而偃月桥则位于寺境东侧洗玉涧的上游。洗玉涧两岸种植了大片枫树,秋天红叶灿烂,自古便是京都名士文人和百姓的赏枫名所。</p> <p class="ql-block">通天桥是为了方便要渡过洗玉涧的僧人而建。该游廊建造于南北朝时代天授六年(1380),据说是模仿中国南宋径山的桥的模样。被主持命名为“通天桥”。昭和三十四年(1959)因为台风被毁,昭和三十六年(1961)再建。这是一座风雨桥模样的木造廊桥,全长约27米,桥宽2.7米,高10.5米。桥脚在再建时改为铁造。桥两端建造有连接渡廊,成为「本堂」和「开山堂」之间的风雨桥廊。</p> <p class="ql-block">其实,东福寺的历史渊源较深。可以溯源到平安时代延长二年(924)藤原忠平在此地创建的藤原氏的氏寺“法性寺”。镰仓时代嘉祯二年(1236)九条道家因有所梦发愿建立“东福寺”,寺名从奈良的“东大寺”和“兴福寺”各取一字而成。宽元元年(1243)迎请圆尔弁圆作为寺院的开祖主持。山号「慧日山」,本尊是「释迦如来」。宽元四年(1246)圆尔弁圆的居所「普门院」建成,寺院成为佛教天台宗、真言宗和禅宗三宗兼学的道场。建长元年(1249)造了一尊5长高的「释迦如来像」安置在寺中。其后不断的营建寺院,但是在元应元年(1319)二月,寺院被大火烧毁。从这以后到现在,寺院又几次被烧毁和重建,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德川家光都重建过,寺院也几次被指定为五山之一。明治时期的「神佛分离令」使寺院规模缩小了不少,明治九年(1876)临济宗各派分离独立,“东福寺”成为东福寺派大本山。</p> <p class="ql-block">东福寺的第一代主持圆尔弁圆(1202-1280),是镰仓时代前中期的僧人,嘉祯元年(1235)到中国南宋的径山寺的无准师范学习临济宗杨岐派,仁治二年(1241)回到日本,宽元元年(1243)成为东福寺开祖。曾经给第88代·后嵯峨天皇、第89代·后深草天皇、第90代·龟山上皇受戒,1311年第95代·花园天皇赐号圣一国师,是日本禅僧获得赐号的首例。</p> <p class="ql-block"> 圆尔弁圆从宋朝带回日本的有千册以上的书籍,有中国径山茶的茶种,还有圆柏树苗等。江户时代的土佐光高绘制的「东福寺境内图」中有圆柏大树的描绘,「都名所图会」的文中也有此树是“开山国师,宋国携来”的叙述,图中标注为“唐木”。昭和六十三年(1988)5月2日此圆柏被指定为京都市登录天然纪念物。在圆柏的对面(路东侧)立着一块“献茶木”的小石碑。圆尔弁圆主持出生于静冈县葵区的栃泽(旧大川村),据说他在宽元二年(1244)把从宋朝带回日本的径山茶种子种植在栃泽,成为后来静冈茶的起源,现在静冈县的茶叶产量在日本居第一。</p> <p class="ql-block"> 东福寺著名的还有其“枯山水”庭园。 本坊庭园由近代造园家重森三玲于1938年所作。以枯山水描述释迦牟尼佛从托生到涅槃所经历的重要事件。南庭的四丛石堆分别代表瀛洲、蓬莱、壶梁和方丈,极富想象力。合称八相之庭。在通天桥长廊,正对的昭堂二楼部分称作“传衣阁”。它与金阁、银阁、西本愿寺飞云阁和芳春院的吞湖阁并称京都五阁。我这次为通天桥的红叶而来,没有对东福寺的这本坊庭院的枯山水和传衣阁等仔细观赏。心里默念,下次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