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和爱人是大学同学,上学那时大家都叫他小赵。在毕业的前夕,经辅导员老师搭桥和同学的撮合,我们恋爱了。但我有一个条件,必须要跟我回到我的家乡吉林洮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洮南是吉林省西北部的一个县城,与内蒙相邻,风沙特别大。曾有一句顺口溜说“一进洮南府,必吃二两土,今天吃不够,明天再来补。”漫天的风沙一刮就是三天,人们为此给风沙起个名字,叫“风三儿”,由此可见洮南的风沙有多大。多少年之后才知道这就是“沙尘暴”,因缺少树木和绿荫復盖,导致沙土裸露,一刮风就卷起了满天的沙尘。</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班有个同学当兵时去过洮南打靶,领略过洮南的风沙。他对小赵说,“我们去打靶时曾遇到过风沙的天气,窗户和门都关着,第二天打开厨房的橱柜时,会看到碗里一层细沙面。你可要想好了,别将来后悔 ”。就这个问题小赵曾问过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样吗?我很坦诚的告诉他,确实是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在我们毕业实习时,我被老师分配去校实验室做实验,两位指导老师是两位女教授,闲聊时也曾关心的问我个人问题怎么样了。我把情况向他们如实的说了,她们也劝我还是去本溪市吧,那里的环境比洮南好。</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当时想了很多,想起父亲是个军人,一直和母亲分居两地。是我陪伴在母亲身边,在工厂里住宿舍吃食堂,有了大妹以后我们仍然住在宿舍里。直到我九岁时,有了小妹,厂里才给母亲一间小房,我们算有了自己的家。在这个家里,是我帮母亲带两个妹妹,帮母亲料理家务,我十七岁时才和父亲团聚,七年之后我就上大学离开了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一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快乐一直环绕在我的头脑中,虽然说女儿都要出嫁,但我不能离开我的父母,大学毕业我还是要回家,陪伴在父母的身边。</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小赵的父母已故,当初是啤酒厂为了培养他,选送他去上大学。他还准备毕业后回到工厂里回报厂领导对他的培养。我们都各执已见,没有达到最后的统一意见就毕业了。</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八0年五月,我大学毕业回到家之后父母都很高兴。那时小妹已上大学,大妹刚从农村回来接母亲的班,在洮南第一毛纺厂当一名质检工人。知道我回来之后,就有人来家提亲。母亲借着这个话题,问我个人的问题怎么样了。我把和小赵谈恋爱的事情和母亲详细的说了一遍,母亲说,你都二十七、八了,如果觉得合适就好好考虑一下吧,别的都是次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就对我说,你写信让小赵来家看看,不要听别人说如何如何,这事情还得他自己拿主意。于是我就给小赵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来洮南看看。刚发出信的第三天就收到了小赵的来信,他也提出了让我去本溪看看。看发信的时间,我们俩是同时向对方发起了邀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天之后接到了小赵的电报,说他明天来洮南,第二天我去火车站把他接到了我们家。他在我家住了一周,父亲给他的评价是这个人老实忠厚,话少但心里有数。母亲说“是个过日子的人”。父亲说“你们俩要是没什么意见,我给你们张罗结婚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我一听就急了,究竟是他来洮南,还是我去本溪都没定下来,怎么能结婚呢?再说了刚毕业就结婚让人笑话吧,怎么也得一年以后。小赵也同意我的意见,父亲笑了笑说,“那就明年再结婚,至于去哪里安家的问题,你们有一年的时间,慢慢的考虑吧”。</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年的5月2日我们结婚了,家就安在了洮南,并且在父母的家里。父亲给我们做了立柜、高低柜、写字台、两个单人沙发。父亲有一个阜新的战友在五金公司,给我买了一辆“金狮”牌全链盒的26型女式自行车,作为我的嫁妆。母亲给我做了两套行李和两床毛毯(洮南第一毛纺厂的纯毛毛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赵的三个嫂子给他做了两套行李,我用一个月的工资48元买了一个台灯。家用电器一样都没有,但我已很满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半年之后,小赵向厂里提出调转工作一事,单位领导说,不想放你走,但你却在洮南结婚了,能不能把你爱人调过来,还能增强我们厂的技术力量。小赵说,如果可能的话,早就来了,最后厂领导勉强同意了。没想到轻化局又不放人,说不能将技术力量随便流失了。没办法,小赵又托人找关系,才把这个调转的事办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小赵带着户口本去转户籍关系时,管户籍的民警说,现在人都争着抢着往城市里走,你怎么还能从城市里去一个县城呢?你现在后悔还来的及,你再想想吧。然后拿着户口本看着小赵,小赵说不用想了,你就办手续吧。户警看他这样又说道,你别后悔啊!小赵说,我不后悔。民警又说,我把户口本撕了,你的户籍就没有了。你不再想想。小赵说,我已经想好了。然后民警把户口本撕碎后扔到了纸娄里,并开了户籍证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事后很长时间,小赵和我说起了他转户籍的事情,并说他三个嫂子都不同意他来洮南,唯一同意的是他的一个发小,支持他来洮南。并把我们来往的书信他一直收藏着,多少年之后,才转给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一段青春往事的回忆。</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字、制作: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片:老照片十网络(致谢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