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光旖旎晴方好,送培下乡正当时。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由萍乡市教育局主办的送培下乡活动于2月22日走进了上栗中学。</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江西省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萍乡市教研室课题办主任朱红梅老师,携手萍乡中学优秀青年教师何坤老师送培送教。市教育评估监测中心黎琳老师亲临指导,全程参与。</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课堂示范、研讨交流、专家讲座三个环节构成。</p> 精品课堂作示范 <p class="ql-block"> “古诗词殿堂里,有李太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有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月光剑影,有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还有苏东坡的华发早生、风月无边……”在文采斐然、妙语连珠的导入语中,罗利老师开启了“学写文学短评”之旅。</p><p class="ql-block"> 在“诵读经典,温故知新”“认识短评,夯实基础”任务中,学生用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诵读演绎经典。罗老师以方法架桥,强调学生揣摩文本,聚焦角度,注重写法;又以典范开路,以《百合花》《哦,香雪》《归园田居》写作技法为借鉴,明晰文学短评写作思维路径。</p><p class="ql-block"> 在“比较阅读,学写短评”“写作升格,思维可视”任务中,学生现场创作文学短评,教师即时指导升格,共同领悟到苏辛二士别样的情怀:一为“我”与“我”的和解,在逆境中的旷达;二为“我”与“社会”的关系,为国为民的豪壮。</p><p class="ql-block"> 罗老师以四大任务驱动课堂,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凸显教学神韵,让“课文”与“作文”教学并蒂开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萍乡中学何坤老师带来诗词联读课——《风流向何归去》,围绕单元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组织教学,通过创设学校文学社的论坛活动这一情境,以“瞻仰风流大人物,争做青春好少年”为主题,课堂设计匠心独运,别出心裁。</p><p class="ql-block"> “千古江山,‘风流’人物我来品”,何老师紧扣“风流”二字,带领学生把握人物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等共性特征,摘其要言,执简驭繁。</p><p class="ql-block"> “谈古论今,‘风流’余声韵味长”,何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词人的现实处境、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进行探究,强调人物评价去标签化,进而把握苏辛二人共同的“风流”气质。</p><p class="ql-block"> “似水流年,‘风流’到此今尚在”,何老师鼓励学生立足当下,结合自身经历,围绕论坛主题进行跟帖。经过一节课的思维碰撞,同学们似打通了任督二脉,优秀习作频频亮相,尽显“铿锵奋勇风流气,汪洋恣意少年情”!</p><p class="ql-block"> 古风今韵,诗意寸心!何老师情境任务下的三个环节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整堂课,教师有备而来,学生满意而归!</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上栗中学金山校区、胜利校区和上栗县恩信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们齐聚一堂,认真观摩,共享盛会。</p> 深度研讨促提升 <p class="ql-block"> 上栗中学副校长曾祥友致欢迎词。</p><p class="ql-block"> 曾校长表示,送培下乡活动有效搭建了校际交流、城乡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曾校长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加快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 两位授课老师就课堂设计进行交流。</p><p class="ql-block"> 罗老师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授课体会:尝试文学短评写作任务驱动的目的,既是落实新教材单元任务,更是想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尽管课堂还有提升空间,但勇于尝试就是一种进步。</p><p class="ql-block"> 何老师也分享了自己从灵感来源到备课再到授课整个过程中的心得,她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从固化的思维中跳脱出来,并注重古今逻辑,析古结合当下,引人思考:大浪淘沙下,我们该留给学生怎样的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 上栗中学语文组专家阮宗茂发言。</p><p class="ql-block"> 阮老师对两堂课作出精彩点评,两位老师积淀的个人教学经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随机的应变调整策略,为老师们做出了榜样。</p> 专家引领得真知 <p class="ql-block"> 课题办主任朱红梅开展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强调语文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发展;加强实践性,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认为,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改革背景下,古诗词课堂需紧扣以下要领:知人论世是关键,文本过关是基础,学习支架是突破,读书为要是精髓,核心素养是追求。</p><p class="ql-block"> 最后,朱老师就语文课堂设计为我们指点迷津:要有导向阅读的补充材料,要有育人导向的价值定位,要有一以贯之的分层任务,要有学以致用的应用情境,要有渐入佳境的问题链条,要有颇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要有富有余味的思辨互动,要有呈现成果的书面表达。</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金句频出,语惊四座,现场的老师们觅得真知,直呼过瘾。</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语文课堂师生奇妙互动,是交流,是交锋,更是智慧的交融。</p><p class="ql-block"> 春归万物生,策马踏新程。正如朱老师所说,想多了都是问题,做多了都是答案,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我们始终抱有初心,归来仍是少年!相信我们语文人定会积势蜕变,向新而生!</p> <p class="ql-block">供稿:段艳 罗利</p><p class="ql-block">初审:上栗中学教科室 </p><p class="ql-block">复审:曾祥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