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促进进步。鄢陵县人民路小学新一轮的“三课”活动开始了,2023年2月20日,二年级数学教研组走进二(3)班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呈现的一节汇报课《图形的运动(一)——旋转》。</p> <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杨老师首先复习旧知,以谈话形式让学生上台展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接着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情景引入旋转现象。</p> <p class="ql-block"> 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运动的共同特点:物体的每个部分都绕同一个点转动。从而认识旋转现象,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p> <p class="ql-block"> 平移和旋转是运动的形态,杨老师精心制作课件让学生动态地感受游乐场里游乐项目的平移和旋转。通过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会判断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再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想象,再用手势演示,在头脑中构建起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用心设计问题,步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杨老师让学生通过做游戏,进一步让学生经历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旋转现象?”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的认识。每个环节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现实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不断地为学生建立新的生长点,使概念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建构,不断发展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课后,教研组成员各抒己见,对这节课做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二年级的学生对旋转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没有清晰的概念。杨老师在教学时,通过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去感知,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认知。并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整个数学课堂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