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提升--为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

东幼支部

<div>一.研究意义</div>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情感、美感,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及终生的艺术学习培植动力、奠定基础。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使儿童兴奋,也可以使儿童镇静,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儿童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儿童时期又是人类习惯、性情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启蒙教育将成为其一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终生受益。 <div>二.发展意义</div> 1.音乐可以促进脑功能的高度发展。<br> 2.音乐使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得到满足。<br> 3.训练孩子的听觉。<br> 4.音乐促使孩子想象,使孩子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和开阔。 <br> 5.音乐能发展孩子的情感。<br> 6.音乐提高儿童的睡眠质量。<br> 7.音乐能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德。<br> 8.优美悦耳的音乐增强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br> 9.音乐的欣赏和演奏可以训练儿童注意力。<br> 三.指导策略<div> 我们应该明白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好的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呢?<br></div><div> 第一部分:如何培养孩子感受美的能力? <br> 1.家长努力实现“让孩子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的目标,为孩子积累感性的艺术经验,帮助孩子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br> 2.家长要为幼儿创造“浸润式”的美感环境,让孩子的生活富有艺术的美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艺术的美。<br> 3.家长要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充分体验自然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通过巧妙的创设环境,引发儿童自由大胆的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支持儿童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表现。<br></div> 第二部分:如何培养孩子表达美的能力?<br> 儿童是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音乐审美表达的,因此家长要注意音乐表达的关键点包括声音和动作表达两大类。<br> 一、声音表现<br> 1.运用嗓音模仿和再现所感知音乐中的形式美特征。<br> 2.运用嗓音模仿和再现所感知音乐中的情绪和情感。<br> 二、动作表现<br> 1.运用肢体动作模仿和再现所感知音乐中的形式美特征。<br> 2.运用肢体动作模仿和再现所感知音乐中的人物、动作和意向。<br> 3.运用肢体动作模仿和再现所感知音乐中的情绪和情感。<br> 家长要明确,除了单纯的声音表现和动作表现之外,儿童在实际表现中也经常会以这两类表现得组合形式显现,并通过这种组合形式增强他们所感知音乐中的情绪和情感进行模仿和再现的表达效果。<div> 这两种组合形式包括两类:一类是肢体动作和声音组合形式,如打击乐活动、歌舞活动;另一类是表情动作与声音组合形式,如歌唱中的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等。<br>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表现,做好观察、支持、鼓励,保护孩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表达力。<br></div> 第三部分:怎样帮助孩子提升创造美的能力?<br>一、 成人进行的示范、模仿与创编<br>(最初让孩子尝试创造时,成人首先需要进行必要的示范。)<br> 1.成人的示范是提供操作的材料与规则,提供态度上的榜样,为儿童创造美的能力提供更长远的追求目标,而不是让他们机械的模仿。<br> 2.成人在儿童模仿时应该明确他们模仿的不是成人,而是被模仿的事物、现象本身。成人课鼓励孩子先观察再模仿和创编,最后再随着音乐表现。<br>二、成人对幼儿创造美能力发展的支持<br> 1.成人首先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心理上的自由,让儿童能够自由的表达、思维与感受,在创造性的思维中塑造自我,同时承认与尊重他人。<br> 2.对儿童音乐作品的尊重--成人应该尊重儿童音乐创造过程以及一切形式的音乐作品,引导、促进儿童用恰当的方式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达到最初的设想,帮助儿童在创编时发展其富有激情的表现创造力愿望。 <br> 3.成人对儿童的创造表现力给与启发、信任、因材施教与及时鼓励。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美化和净化。生活中有音乐就如同夏日的清风,宜人清爽,像冬日的阳光,温暖明亮。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孩子收获人生美妙的音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