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之美,在于希望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踏着春的脚步,2月22日上午,在何主任的带领下,许店实验学校全体高年级数学教师载着对新学期的憧憬,开启了本学期第一次数学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教·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授课内容四年级下册《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之间关系》,张老师以歌曲《天路》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1第(1)题是概括加法的意义,教材借助“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的问题,用线段图直观表示,814km与1142km合在一起,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1的(2)(3)小题是概括减法的意义,利用与第(1)题完全相同的事例,把(1)中的和变为已知数,把已知的加数变为未知数呈现问题,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概括减法的意义:先解决问题,再通过与第(1)题对比,感受其中已知与未知的变化,认识第(2)(3)小题与第(1)题的内在联系。最后抽象概括出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突破难点。对于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交流的形式来说明的。由加、减法各数的对应关系,得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结论。最后整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先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激活学生对加、减法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活动和巩固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时,注意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我构建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p> 听·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课老师们用心书写课堂笔记,细心观察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p> 评·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俗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在何主任的带领下,组内老师们对教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评课环节,老师们的无私分享与智慧碰撞,让我们的教研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老师:不理解各部分的意义,硬算。</p><p class="ql-block">王老师:画线段图不错,后面写的太多了。</p><p class="ql-block">易老师:导入挺好,对学生有爱国教育,学生会,但是表达有困难。验算,小孩表达不是很好。</p><p class="ql-block">徐老师:画线段图不错,和是最大的那一个,把大定义变成小的了。说话语速太快,学生积极。</p><p class="ql-block">陈老师:用另一种笔强调一下,便于学生理解。</p><p class="ql-block">彭老师:画线段图花的时间长,时间没有把握好。</p><p class="ql-block">匡老师:板书太多,加法讲完直接总结。练习太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何主任也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重要的讲话,一、评课:1、教学渗透德育教育。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放手自己画,学生说老师画。3、教学流程清晰,完整。4、数学语言要表达准确(什么叫加法?表述不准确)5、板书设计不合理,写紧凑一些,横版书写。6、简单的能够讲的不简单,深入浅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传达县教研室教研会和教学质量提升推进会内容和精神:1、中心思想:提升教学质量。行政助力、培训助力、赛课助力、联盟助力。2、均分低,低分率低,要提高均分。3、任务重:教研活动多,新课标培训,师训培训。4、压力大:教研室检查视导、推门听课。督导室深入课堂听课、教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赛课、校与校联盟教研连片教研。5、梯次发展管理检查、学业质量,毕业班在五一之前结束新课。</p><p class="ql-block"><br></p> 结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教研活动让我们成为团队,携手前进,且歌且行,披荆斩棘,一定会一路洒下花香。我们追寻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满怀激情地走到一起,书写一段美丽的时光,留下教育最美的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