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尼庵之韵

东升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她,是一座家庙,旧时前期香火缭绕,朝者甚众,后来先贤讲学,立德树人。</p><p class="ql-block"> 她,是一个地名,历经沧桑岁月,保存并延续至今,可谓十里八乡,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 她,是一方热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有军民配合,英勇杀敌抗日;解放后,地方政府分级办学,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农业学大寨时期,村民们建造梯田,“松滋的大寨”享誉荆楚;如今山岭坡地,橘园满布,金秋时节,硕果累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她就是“牟尼庵”,在此,我们走近她,认识她,探寻她的前世今生,再现她的往日容颜,领略她的历史风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家庙溯源</span></p><p class="ql-block"> 牟尼庵,位于今湖北省松滋市张家坪村八组境内,它紧临横岭村,是张家山张氏的家庙,始建于明代中期,在古今岁月风雨的洗礼中,屹立于高成南乡已有5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1369年,张氏的始祖,自江西辗转迁徙,来到牟尼庵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肇启宏基。百年后,先人的恩德没有实时记录,湮没不彰;没有祠庙奉祀,先贤的形象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最能体现等级差别的是在祖先的奉祀上。奉祀祖先的庙祠制度产生于周代,当时只为天子专有,民间不得建庙宇祠堂奉祀祖先。到了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倡民间兴建家庙宗祠,但当朝仍然没有采纳。</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前进, 南宋后的各个朝庭逐步认识到:有家才有国。祠庙制度应该推广到民间,让百姓在弘扬家族的传统文化时,同步反映家族血脉关系,记录家族的盛衰历史。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说,民间的家庙宗祠,对于教化民众也具有强大的职能作用。</p><p class="ql-block"> 1536年,嘉靖皇帝颁布圣谕,号召甚至勒令民间 “联宗立庙” 。从此,“家庙、宗祠、家谱”一并成为家族的标志与象征。</p><p class="ql-block"> 据张家山张氏族谱记载,就在嘉靖年间(1536——1556年),太祖(一世)的子孙举全族之力,在张家山腹地的吟龙山头,建起了自己的家庙。由于原址早有小小的尼姑庵存在,又因领修的族人十分信仰释迦牟尼佛的 “能仁、能儒、能忍、能寂” 的精神,故给家庙命名曰: “牟尼庵” 。</p><p class="ql-block"> 成了家庙后的 牟尼庵,建筑巍峨,馆所宏阔,造型优美,气韵生动,涧水弯绕,腾蛟起凤。山下有溪,石桥飞跨,七十台级,犹如云梯。其前后左右,松柏苍翠,庙宇周围,有峰凸岭、西牛岭,跑马岭、云龙岭、球岭和横岭自然生就,人称“七星串珠来”。香客于此南眺台山,隐显云端;北观南河,千舟竞帆。此处虽无梅兰竹菊,但获长松之郁。站在横岭山顶,鸟瞰牟尼庵,一派山环水绕、层林叠翠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三百年,庙宇配套不断完善,山馆别墅遥呼相应,书屋学宫立于左右。堂前是庙院,殿后是花园。布局有方。朝拜顶礼者络绎不绝,遨游览胜者流连忘返。游人留诗甚赞:“吟龙堪似卧龙岗,牟尼确是波罗岸。驷马高车桥上过,石级重叠问弥陀。潜修山馆道德宏,养性别墅隐士风。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p><p class="ql-block"> 张氏家族的家庙建成后,祖宗先贤牌位与自然神、人格神的神像共享圣殿。后裔奉祀与议事有了厅堂,传承家风和人伦道德有了场所。牟尼庵家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直到1739年清河祠诞生,才祠庙分置。</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牟尼庵则在不断地历久弥新,演绎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它的风韵 ,成为高成南乡的一方胜概,湘卾边境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书屋墨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牟尼先贤张开选(1863—1920),字泽甫,印凤鉌,号少仙,晚号铎父。1893年癸已岁恩科第八名副举人。入国子监南学,得正红旗官学教习,分封四川直隶州州判。1900年,正欲前往履职,恰遇外敌入侵,义和团运动暴发,京师大乱,选公不得不停留家中。期间,他于牟尼庵花园创建“公共文轩”,榜其前檐曰:“观剑书屋”。书屋初为他读书写字,安身立命之所,或为其追求仕途的修行道场,后便成了他寻找自我的归途和港湾。这书屋,内涵深厚,茶香墨韵,书里方寸之间尽显芳华。张家山多位私塾先生如是说:“你可用它骨子里的风雅,换一刻悠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07年丁未岁,战事平息,选公复出,逆江往成都任职。1911年,中华民国鼎革,选公辞职,回归故里,再次扣响了牟尼庵花园的文轩之门。</span></p> <p class="ql-block"> 选公在观剑书屋的生活,经历了两个阶段,有17年之久。他在这里,效仿历代文人墨客,崇尚诗文,潜心修学。1900年至1907年,修改确立了他1891年创作的宗族续辈字:“坤乃毓大德,天惟佑善人,化国先孝道,传家永正名,” 保证了张家山张氏家族百年世系不紊、宗序不乱。</p><p class="ql-block"> 这七年中,他还成就了《赋鄂州南楼》、《看剑引杯轩记》、《沙道观铸钟序》、《募修古堤口石桥小引》、《宗教志序》《抄录王谏议元翰集自题》等篇章的写作。</p><p class="ql-block"> 1911年选公告老回归故里后,卜居观剑书屋,再度开始了他读书,静思,写作,会客的自由生活,兼做庙里学堂讲师。在这里,结识了民国议员,著名书法家王铁公,还有李嘉谦一般级别的许多前清五品以上官员,在他们的影响下,选公更加坚定了开启对散文,论文,故事,诗词,联语的研修之路。1917年前后,应松滋县政府之聘,他参与了松滋《民国县志》的编纂,民国中期,为《鄂松张家山族谱》撰写了多篇立论、散文和传记,创作了《谈獸》《跋钧天乐传奇》等多篇故事。他还为家族成员和乡亲们题写了无以数计的贺联,寿联,挽联、春联、堂联、神联和匾额,个人出版了《诗词杂集》,留下了《书王聚洲元翰曹娥廟诗后》、《武担山怀古》、《乡试得捷自贺》等几百首诗词歌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松涛怒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牟尼庵所在地区,方圆足足10平方公里,80年前,到处都是黑松老林,古木参天,松涛长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43年5月,日军第13师团,在松滋西南山区遭到中国军民打击受挫后,败退牛长岭、文公山一带,构筑工事,企图打开通道,参加常德会战。原国军第 51师步兵151团,集结街河市,待命进攻牛长岭,金鸡山一线日军13师团的19、13两个联队。6月15曰,战斗正式打响后。'住扎在沙市一线的日军蠢蠢欲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为了阻击江北日军增援,松滋县国民政府命令战场北面的牟尼庵族人,在族长、乡保长的带领下,不分男女老少,全民上阵,配合中国军队,迎击曰军。几百名支前民众,一个昼夜,在牟尼庵吟龙山北端至十嘴一线,挖掘战壕,构筑防御工事2000多米,在各个山头设置哨点十多处,转移群众,牲畜和粮食,坚壁清野,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6月16日深夜,牛长岭,文公山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被打散的2名曰军,突然窜入牟尼庵西的松树林中,被我正在放哨的族人张宏在等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发现。他们一声呐喊,民众迅速合围,愤怒的杀声像雷鸣般的松涛,震动了夜空。一名曰军端着带刺刀的步枪负隅顽抗,被仇恨的人们乱棒揍死,另一名曰军慌不择路,被逼落池塘后溺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是年6月17日,牛长岭战役胜利告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杏坛春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49年7月下旬,松滋解放。牟尼庵结束了近400年的庙堂杏坛的历史。九月,人民政府把牟尼庵学堂改办为初级小学。招收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启用旧制私塾先生张世锴、张启圣、周裕文和周华民等担任教学工作,改造私熟。牟尼庵学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53年,小学调整了规模。初小改为全日制高级小学,并兼顾对农民的扫盲教育,开创了教育发展新纪元,学额不断增加,师资力量不断增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58年,牟尼庵小学转为公办学校,更名为“横岭完全小学”。全校六个程度12个班,招生范围扩大到周边乡村,学额增加到400人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61年到1964年,全县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压减了一部分学校。但横岭小学却得到了更进一步巩固提高,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保障。在发展全日制完小前提下,办学体制试行改革,完小戴帽办初中,学生半耕半读。同时试办简易耕读小学,由横岭完全小学管理,清河、南坪两所耕读小学开始招生试办。戴帽初中班和耕读小学班实行民办。这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改革模式在牟尼庵地区的落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66年后,横岭小学正常办学受到影响。2年后停办。校舍由原石咀公社接管,设置“石咀耕读中学”,招收当地小学毕业后的学生半耕半读。小学生下放到横岭大队、裕民大队两个学校入学就读。</span></p><p class="ql-block"> 1969年大队办完小,乡镇办初中,县级办髙中。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至此,横岭小学划分为石咀耕中,裕民小学,横岭小学。这个年代里,教育事业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两所小学在办好大队教育中,又在各个生产队办起了教学点,时称“一篮子学校”。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了百分百。</p><p class="ql-block"> 1972年,为了发展地方教育,石咀耕读中学校舍(牟尼庵)被拆除,迁到张家山新办镇级初中。石咀耕读中学易名为“南海镇裕民中学”,扩大了招生规模,开启了牟尼庵地区九年义务教育。</p><p class="ql-block"> 1977年开始,教育拨乱反正,整顿提高,1990年,牟尼庵地区两所小学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基础教育达标验收。</p><p class="ql-block"> 1991年,石咀乡人民政府撤销裕民中学,南迁横岭子,新建合格校舍,定名“石咀中学”,招收全乡学生就读,这一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级达标活动启动。10年后,石咀中,小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达标验收,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p><p class="ql-block"> 2012年,由于入学人口逐年递减,学校向城镇转移,牟尼庵的办学历程终止,500多年的杏坛,成了人们的回忆。建国62年来,农民先后捐资1000多万元,不断改善这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的建筑质量,生均面积,活动场所,绿化美化,教学设备,体育设施,实验器材等办学硬件全面达标。教育质量不断增强。牟尼庵地区的普通群众,基层领导以及教职员工为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裕民“样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原裕民大队所在的牟尼庵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63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号召:“农业学大寨”。裕民大队党支部的一班人,为了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学大寨人,拉开了治山治冲治坡的序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64年春,他们从牟尼庵地区的吟龙山开始治理,社员们用满茧的双手,原始的工具,手挖肩挑,实现了看似不能实现的目标,推出了“吟龙山梯田”、“红毛冲水田”百亩大寨式的裕民样板梯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有了自己的样板,大队的干群们,决定再用五年时间,在全生产大队的“七冲八梁一面坡”上,拓荒建梯田;合小田建大田;冲头建水库,疏洗老堰塘,扩增蓄水量;配套修筑了万米盘山灌溉渠。工程完成后,全大队原始的农业生产面貌,彻底变了样。面积扩大了,土地整平了,保墒有效了。养分提高了,地力增强了,粮食单产猛增,获得了空前的农业效益。裕民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绘就了一幅田园锦绣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71年底,松滋县县委,听取了派住工作队关于裕民大队农业学大寨情况汇报后,决定"全县农业学裕民"。1972年春,大张旗鼓学裕民的群众热潮,在全县蓬勃形成。一时间,省地县的领导莅临鼓励,农业专家实地指导,媒体记者撰稿宣传,广播影视报道推广,全省各地农民代表纷纷前来参观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裕民,“松滋的大寨”,一个时代的典型,不仅让牟尼庵的地理原貌焕然一新,也影响了松滋的每个村庄,改写了松滋农业的历史,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今天,这个名字,人们仍然耳熟能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橘阜民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吟龙山”周边那“七星串珠来”的山岭,又有人美其名曰“七星捧月”。如今,这捧月的群山,一到暮春,橘花竞开,芬芳扑鼻,沁人心脾;盛夏来临,橘林便成了绿色的海洋,在蓝天下碧波荡漾;深秋十月,幽幽的橘香一天比一天浓烈。串串绿的,橙的圆宝贝,挂在枝头,风一吹,摇头晃脑。这些圆宝贝一簇簇地挤在枝丫里,一队队排列在绿叶中,单个独立的,站在一旁,像个哨兵模样。它们在阳光照射下,秋风的吹拂中,脸蛋随时在变换。不几日,有的脸盘红了,还露出小酒窝,有的整个身子黄橙橙,圆溜溜的,让伙伴们声声惊羡,还有的躲着阳光,藏在深处,使劲地变,变出个黄脸带绿斑的模样,面对如此美景,人们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黄橙桔绿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几天后,七星八岭在蓝天白云下,光彩夺目,大放异彩,漫山遍野挂满了金色的橘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又是一个丰收季,人们视野里,只见采橘的姑娘们,那灵巧的双手在枝头闪动,好象在舞蹈一样。橘林中的欢声笑语,悠扬的歌声和百鸟的叫声,还有运输车辆的喇叭声,一齐和鸣,丰收的交响曲响彻云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喜看丰收场景,村民们不禁想起了1988年。那年头,这方土地的第三代带头人张文兰,大力培植家乡的主导产业,帮助乡亲致富。他根据村中地理格局,拿出了 “八岭蜜橘,七冲油稻” 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本土的新型产业化进程。大家一齐心,说干就干,300多户农民,把自己承包的黄土梯田,全部植上了温州蜜橘,一户一橘园,户户园园紧相连,全村连成一大片 ,特色产业有了规模,年产蜜橘百多万斤,产值过百万元。有几个大橘园的农户,仅蜜橘年收入超过十万元。现在,村中的橘子连年丰收,成了牟尼庵的特色产品。为了提高产品品质,牟尼庵方圆内,三 座蜜橘加工厂运应而生,生产加工融合,产业发展如虎添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嘉名有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牟尼庵,今古迹不在,但赋于它的地名功能,却在很早以前,就绘上了九州地图,成了国民的热捜,一直沿用至今。它是松滋文明的记忆,也是松滋文化的载体。更是了解牟尼庵一方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具有特定空间位置实体的“牟尼庵”,在地名符号意义的表达过程中,最能反映牟尼庵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可以让人们在追寻对牟尼庵的来龙去脉中,知道牟尼庵的乡风民俗,文化,政治变迁等。如吟龙山的原尼姑庵改“牟尼庵”定名,是源起族人领袖对释迦牟尼精神的信仰;又如牟尼庵自建成之后,多次堂倾厅圮,找其缘故,都是遭到了兵燹破坏。表明了历朝动乱频繁,政局不稳的基本事实。张家山民国年代修家谱,还有近600名15世族人散失长江流域,己失联300多年,至今下落不明。究其原因,不能不归罪于明末降清叛将吴三桂。“牟尼庵”的痛,明显体现了古代的人口生存状况。近代,牟尼庵宗族祭祀式微,这只是人文变化的一个方面。它的岁月留痕和历史掌故,依旧内涵在数百年的春秋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牟尼庵”被标示在中国各类地图中,2000年又收进了《松滋地名志》,书为松滋嘉名,这个老地名的生命力必将永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  上下五百年,历经风和雨,庵去地名存,后辈永铭记。抚今思昔,“家庙溯源”,“书屋墨香”,“松涛怒吼”,令张氏族人倍感钦佩与敬畏;,“杏坛春晖”,“裕民样板”,“橘阜民丰”,让所有乡亲无比骄傲和自豪。牟尼庵,遗闻轶事丰富,留給人们太多记忆,其古今风韵犹存,笔者只能尽绵薄之力,用拙笔浅墨来掇菁撷华,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