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月21日上午,在中心校的精心组织下,全乡低年级语文教师来到谢集小学,进行期盼已久的乡本教研。</p><p class="ql-block"> 今天讲课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在骆集成长、扎根的特岗教师,另一位是痴心教学,长期在全乡名列前茅的老教师。两位老师不一样的风采,但却一样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年轻的王利请老师教授《找春天》。王老师由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带领学生对上节课的词语进行了复习,然后指导孩子们进入课文,让孩子们真切的去“找”春天,王老师充分调动起了孩子的五官,通过看、听、闻、触去找春天。</p><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尹莉老师讲授《树和喜鹊》,尹老师紧紧抓住树和喜鹊开始的“孤单”和后来的“变好”,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法宝,尹老师让孩子先体会孤单的感觉,带着真情实感去读“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又让孩子们读“变好”以后的语句,通过对比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课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课都重视培养发展朗读的能力,都多次设计提问环节,努力让学生参与课堂。两位老师讲得思路清晰,学生听得聚精会神。</p> <p class="ql-block"> 课例之后,教研组长组织大家进入评课议课环节,首先由两位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找春天》由学生的看、听、闻、触来让学生认识春天,爱上自然。《树与喜鹊》通过对比说明邻居的重要,友谊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所以两位老师格外重视老师们提出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能熟练操作电子白板,且课件做的非常精美,高度认可了两位老师的课。同时也为两节课能更上一层楼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可以让孩子先观看生机盎然的课件图片,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春天的样子,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对易错读音要着重讲解等;比如针对孩子们感动的天性,多设计一些动画;比如多设计一些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p><p class="ql-block"> 说者倾囊相授,听者如获至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闫主任对本次教研做了总结。两位老师的用心准备,才会有好的课堂效果。所有老师都要积极参与校本、片区和乡本的教研,参与就有进步。</p><p class="ql-block"> 教研,因教而研,以研促教。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很多,并把收获应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