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2016年等待系列语音的文字版。时隔7年,看看那时侯的自己给现在的我留下了什么信息吧。 HI,大家好,我是包淑。认识的我的人,叫我包子,或者盒子。岁末年初,与其说送点什么给自己,可能整理一下自己的所得和所需更有意义。<br><br>对于所得,我做过的工作并不多,现在想来都还挺有趣的:<br><ul><li> 在美特斯邦威做生产计划员的时候,我学习用电脑来处理无法用肉眼掌控的数字,对他们进行计算、分析和预测;</li><li> 在携程旅行网做旅游度假产品的质量管理员的时候,我学习用想象力去还原无法亲见的场景,去分析客户的不满,以及自身系统需要改进的部分;</li><li> 在旅游圈做服务产品经理的时候,我则在一个创业期小型的公司中去实践原本在脑袋里面走过的循环改进的流程。</li></ul>从工作的结果来看,我比较擅长想象,而不太擅长实践。哈哈。 我想我算是这个时代的得益者,不仅获得了体面的收入,还亲身经历了各种由网络、技术推动的更为便捷、有效、成本低廉的服务变革,去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等的基本需求。OK,都市生活是更多将人们的时间、空间带向娱乐和享受?还是更多地走向学习和成长?这是我现在不能回答的问题。但我试着把我理解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梳理出来,作为新年猜想送给自己。<br><br>实际上我知道我将要描述的大部分场所已经存在,但因为还没有大面积存在,没有标准化存在,对于这些场所的信息还非常有限,在到达和使用这些场所还非常的不经济,所以,他们变成我的愿望表达出来,我希望我有机会等待他们的到来,看他们蓬勃发展,成为都市生活中的一部分。<br><br>在说猜想之前,先预测一下:会有一种收费方式将会非常流行,就是“按时收费”。不仅仅是“网吧”这样的场所会使用按时收费的模式,而是越来越多的场所会把“是否能按时收费,作为该空间是否能自助或半自助运营”进行评估。客人在这个空间里并非因为买到什么而付费,而是办成了什么事,进行了什么的体验而付费。这些都是客人非常日常化的需求,客人会在有类似需求的时候重复使用这些场所。 第一个猜想的场所,我叫她“自助整衣坊”,整是整理的整。不同于校园中那种收洗脏衣服的洗衣房,我希望她独立存在于一个城市交通便捷的地方,比如说快捷酒店附近的门店,也可能是某个地铁站旁空置的空间,她主要为家庭空间不够宽敞的普通居民提供与衣服整理相关的服务。那这个空间可以做什么呢:<br><br>每间整理室,当然会有大大的整理台,和宽敞的试衣间。如果你认同整理衣服,也是对你的记忆和你的情感的整理,那么在宽敞的试衣间当中,很可能是你友好地决定一件衣物去留的场所;另外如果你也不想把网上购买的衣物直接带回家,那试过之后,可以帮助你判断是直接穿上、还是退掉、还是洗一洗再穿。<br><br>好了,我们提到了洗衣服。对!这个空间需要有洗衣机和烘干机,如果还配置洗鞋机的话就更酷了,据说是有的。于是,这里当然会提供各类织物清洗的方法和对应的洗涤剂。<br><br>这个空间既然已经安排了水路,我希望能同时配置浴室和水吧,因为“整理”这件事情,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很难。有些人需要洗个澡,或者喝个咖啡,来振作精神、进入整理状态;有些人则在整理玩了之后,需要放松一下以奖励自己。<br><br>那么,在正式进入整理室之前,应该会有个自助存放的空间。他既可以是快递公司临时存放包裹的格子,也可以是客人自行打包物品存放的格子,这些格子可能是按天收费的,比如一天一块钱;而进入整理室之后,则是按小时收费,比如一小时五块钱。<div><br></div><div>整理过后,这里也变成了一个各类织物的一个临时的回收站。我觉得比较好的办法是:对客人留下的衣物,按每斤一块钱可以直接抵扣消费;后续店员会对留下的衣物作必要的处理,然后标上一个低价进行销售:比如十块钱一件,而不用考虑衣物原先的价格。但为了保持这个空间的整洁,留下的衣物即使没有卖出也会定期清理,比如每月月初,流转至真正的回收站做后续的处理。</div><br>比较复杂的衣物、非常大型的织物、以及各种不能水洗的衣服、包包、鞋等,如果需要,可以由工作人员协助送至专业的洗衣房处理,配送回家。所以,这个空间是有人工服务的!她满足你24小时的自助整理,但在工作时间内会配置工作人员给你提供帮助。<br><br>如果类似的场所火了,应该会有个帖子叫“自助整衣坊的101种玩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