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寒假期间按照罗湖区教科院特殊教育教研员陈丽斌主任的建议,淘金山小学融合教育创新工作室融教师团队成员各自开展了有关融合教育的阅读学习,并结合融合教育工作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个寒假对书籍的阅读,大家对融合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能促进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改善,以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课堂形式多样,分小组探索、汇报讨论结果,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融合教育与教学的印象。老师们的积极分享与讨论让融合教育的定义、意义都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也明确了随着融合教育的推广,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p> <p class="ql-block">心理老师王玮老师分享到:</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特殊教育的介绍》系列文章,深刻认识到特殊教育对特需儿童的意义。一是对于特殊儿童本身融入社会,长大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二是对于家长来说,认识 特需儿童能够通过教育、医疗和劳动就业等相关的学习和训练,今后能独立生活;三是在特需儿童成年后,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减轻社会压力。为了更好地完成特殊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特殊教育的成效:</p><p class="ql-block"> 1、对于即将进入普校融合的孩子我们需要加强跟踪,鼓励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并针对学生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2、对计划将要融合进入普校的学生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个别化学前课程学习;</p><p class="ql-block"> 3、加强与即将进入普校学习的学生家长沟通,促进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针对性教学,让学生顺利进入普校;</p><p class="ql-block"> 4、通过科普文章和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对于特需儿童能力水平的正确认识,同时对于家长现阶段的能够做些什么提供支持和引导。</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应该具备的相关能力,在融合教育中,不仅需要普校老师的配合,也需要有一名专业的特殊教育老师。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要结合实践,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教育的理念在转变,社会也在变得更为宽容。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特殊儿童可以享受到应有的教育。但是,我们做的可能还不够。所以,尽快打通特教、康复与普通学校之间的阻隔,推进融合教育,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爱他如他所是,而非你所愿”。</p> <p class="ql-block">特教老师余爱滨也分享了自己的心里所想:</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文章之后,我在想学习特殊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做为特教老师的我,陷入了深深的深思......</p><p class="ql-block"> 面对能力不一,问题各不相同的特殊孩子,我们对他实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他们得以康复?学会生活自理?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学会认知?正常社交?学会谋生的技能?还是其他?</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是也不全是,对于特殊孩子,他们的需求不仅仅是以上,他们还需要人格的建立,情感的获得、交流的渠道等等。比如前两天看到的一篇关于特殊人群的婚恋和性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关键且尖锐的问题,是做为特殊教育人员以及家庭成员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如何让特殊人群理解婚姻和性?如何让他们获得爱情和婚姻?经营好婚姻?如何看等性?在无法获得婚姻的情况下他们如何看等性?这些问题是我们做为家长和特教人员必须要面对和想办法和特殊孩子做引导的。</p><p class="ql-block"> 对于特殊孩子,我们除了要给予爱和关怀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关注,去克服,去帮助他们建立各种渠道,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获得爱和尊严。</p><p class="ql-block"> 在特教的路上,任重而道远......</p> <p class="ql-block">特教老师傅仕豪也有感而发道:</p><p class="ql-block"> 读了文章后越来越明白特殊教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由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组合起来的交叉学科。文理渗透、医教结合是特殊教育学的特点。与特殊教育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是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和社会学。</p><p class="ql-block"> 因此不断学习是作为特教老师的一个基本准则,教育学旨在探讨人类教育与教学活动的规律,而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中的-种类型,和普通教育一脉相承。因此特殊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一部分,也是一个大趋势,每个人都享有教育的权力。</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们应该更加体谅和关心特殊学生,而不是将他们排外。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做他们朋友,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社会。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监督学生的学习及行为,从而更加有效地让学生接受特殊教育。 </p> <p class="ql-block">心理老师翟建忠分享到:</p><p class="ql-block"> 《融合教育实践指南》是一本关于融合教育的实践指南,它提供了一系列有关融合教育的实践指导,以及如何将融合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学习中提到一词“pck”:教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教学方法的知识,教谁——教育对象知识。这个词则让我理解到,在开展一节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出充实的准备,首先要选择教学内容,然后在想出要采用的怎样的教学手段适合于儿童,其次对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结合活动看看本次活动是否适用于班级学生。所以每一次课程的设计不是随便的,而是需要我们特教老师仔细思考;</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融合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总之,《融合教育实践指南》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有关融合教育的实践指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融合教育。</p> <p class="ql-block">特教老师欧楠分享道:</p><p class="ql-block"> 所有优秀、出色的老师们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这一点,要用爱心来从事教育事业,要用真诚的爱来打动、关爱、引导感染、影响他们,从小一帆风顺的孩子要用爱影响他,让他学会向别人献出爱心,学会关心别人;家境不幸的孩子需要师爱来弥补其亲情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要用加倍的爱来融化他心中的冰冷,帮助其重新相信人间之爱。爱是永恒的,只有爱才能帮助别人,只有爱才能使自己更宽容、更豁达。</p><p class="ql-block"> 在《推开幸福教育之门》 书中,感受很深的是,他们都与学生亦师亦友。无论是刚入学的小学生,还是个别的特需学生,他们都一视同仁地、平等地待之,他们给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学习中,在人格上,都将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人”的地位。这样的尊重也换来了学生对他们一生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读着这写书中的文字,让我明白了特教老师们需要有高昂的热与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们的成长,即使走的慢,但大家都在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走在前进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心理老师吴欣欣分享道:</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关心学生的成长。不管面对的是普通学生还是特殊学生,都应该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如何维持和保证师生之间不可或缺的心灵沟通上。</p><p class="ql-block"> 读了《特殊教育介绍》一文,深刻感受到特殊教育的本质更加贴近教育的本质——根据特殊儿童的普遍性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普通的或特殊的教学技术与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可以接受现代化教育,以增长知识,获得技能,拥有良好的品德,提高其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因此,特殊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方俊明,2005)。</p><p class="ql-block"> 特殊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希望能立足融合创新工作室的阵地,整合学校和家长的资源,发挥融合教师团队的优势,真正帮助到每一位特殊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