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学期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涂写兴趣,促进前书写的发展,我们班开设了书写区。</p><p class="ql-block"> 结合常青藤学习,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涂写材料,如:各色的卡纸、各色水彩笔、多种样式的贴纸、姓名盒、姓名贴(为了方便孩子寻找,姓名盒贴的是宝贝们的照片,姓名贴则是学号➕名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老师第一次介绍道这个区域时,孩子们就对他充满兴趣,当天,书写区成为人数最满的区域之一。宝贝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尝试给他的小伙伴们去写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教师分析:</u></b></p><p class="ql-block"> 新区域的开设,有趣与否是吸引孩子的标准,为了让孩子不对书写区有畏难情绪,我从“写信”的角度切入,鼓励孩子们在此区域给同伴写信,进行初步表征,同时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p> 问题一:这页满满都是贴纸啊? <p class="ql-block"> 在区域活动时,暖暖说:李老师,你看我的作品上都是贴画,你觉得好不好看?我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反思讨论会上,孩子们各抒己见:</p><p class="ql-block">问题:把贴画贴的满满的信好看吗?</p><p class="ql-block">阳光:不可以,不要浪费贴画。</p><p class="ql-block">为为:我喜欢的贴画可以贴在信上,不喜欢的就不贴了。</p><p class="ql-block">毛毛:如果浪费贴画的话,贴画宝宝就不开心了。</p><p class="ql-block">一一:贴纸贴太多就会浪费我们班就没有贴纸了。</p><p class="ql-block">意意:我觉得贴三个贴画就可以了,贴太多贴画就浪费了。</p><p class="ql-block">微微:贴很多贴画的时候就没地方写信了。</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最后一致赞同:贴上几个喜欢的贴纸就可以了,贴太多没地方写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教师分析:</u></b></p><p class="ql-block"> 区域开设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材料的浪费,小朋友们喜欢贴纸,于是“疯狂”贴贴纸,但这样子做的后果是信上贴满了贴纸,而重头戏“写信”不见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全班的反思讨论会,当把问题摆出来时,孩子们马上察觉到了解密方法,于是一个个的办法破土而出,相信宝贝们自己想的办法自己更愿意遵守!</p> 问题二:书写区的桌子好乱啊? <p class="ql-block">师:我发现小四班的材料宝宝正在哭泣,我们去看看发生什么事啦?</p><p class="ql-block">(展示书写区的桌子、地面)</p><p class="ql-block">师:原来是材料宝宝都在外面,小朋友们忘记把它们带回家了。这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花朵:要看标志把材料送回家。</p><p class="ql-block">意意:可以找一个机器人,我们家里的垃圾就会有机器人收拾。</p><p class="ql-block">毛毛:我家也有扫地机器人。</p><p class="ql-block">师:幼儿园有扫地机器人吗?</p><p class="ql-block">幼儿:没有</p><p class="ql-block">师:那怎么办?我们收拾别的区是怎么样的?</p><p class="ql-block">暖暖:我们自己收拾好。</p><p class="ql-block">小珺:在这个区的小朋友要负责把它收拾好。</p><p class="ql-block">师:哦,那书写区也是一样的吧?</p><p class="ql-block">豆豆:嗯,我写完信了,要去送给小朋友,在送完信以后就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收拾了。</p><p class="ql-block">暖暖:如果材料太多,收拾起来,特别麻烦的话,可以叫老师帮忙,还可以叫小朋友帮忙。</p><p class="ql-block">可乐:要把区域里的材料整理收拾好才可以离开区域。</p><p class="ql-block">通过孩子想法,教师总结道:</p><p class="ql-block">1⃣️要把材料收拾好才可以离开区域</p><p class="ql-block">2⃣️材料特别多的话可以求助朋友和老师一起帮忙</p><p class="ql-block">3⃣️看标志收拾材料</p><p class="ql-block">4⃣️送完信后也要记得收区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教师分析:</u></b></p><p class="ql-block"> 宝贝们对区域失去最初的新鲜感后,他们就会尝试更多的办法在区域里游戏:有一部分小朋友仍然从头到尾坚持在写信,写完信后展示给好朋友,还有一部分小朋友先到区域写信,随之又会去其他区域玩耍,这两种的结果完成了区域“无人”,收区变成了麻烦事儿,谁来做呢?</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讨论会开始了,小朋友想到了工具-机器人,基于不现实性,这个想法在小朋友们的反复辩驳中被否定了,当我发现孩子们的思想已经走偏时,教师的引导作用需要得以体现,于是,我问到:其他区域怎么收?回答这个问题时,宝贝们的想法又“靠谱”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问题三:一封信可以送给多个人吗 <p class="ql-block">阳光:不可以,因为一个姓名贴代表的是一个小朋友。</p><p class="ql-block">芝芝:如果要给很多个小朋友写的话就会浪费很多个小朋友的姓名贴。</p><p class="ql-block">大壮:如果要送给很多个小朋友的话,那就要写很多封信。</p><p class="ql-block">佑宥:贴了很多姓名贴的话就会让写信的地方变得少,不能送给小朋友啦。</p><p class="ql-block">可乐:因为贴太多贴纸就会造成浪费。</p><p class="ql-block">结论:写信的时候一封信送给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教师分析:</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当发现这个问题询问小朋友时,大部分小朋友投了反对票,认为一封信送给一个小朋友。但在后期实践中,仍然这样一封送多人的情况屡见不鲜,分析原因:1⃣️小班幼儿有模仿意识,当别人都是同样的观点时,会促使他们当时也有这样的想法。2⃣️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从直觉行动思维逐步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在实践操作时,更容易被自己的下意识所指引,于是发生“说的和做的”不一样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主要担心和佑宥的一样,过度依赖贴纸会不会对前书写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本身书写区的初衷是尝试表征,进行前书写,发展相关能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但是后来孩子们的表现又让我有了新的思考,前期大量使用贴纸的孩子最近对贴纸的兴趣减弱,出现纯表征的作品。或许孩子们总得度过材料的新鲜期,才能稳下心来大胆表达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我的信可以写给爸爸妈妈吗 <p class="ql-block">大壮:不可以,因为爸爸妈妈在外面,他们收不到信</p><p class="ql-block">花朵:可以,因为如果妈妈能来到幼儿园的话,他就可以看见我给他写的信</p><p class="ql-block">多多:不可以,因为爸爸妈妈收不到我们的信</p><p class="ql-block">七月:可以,我只是想告诉爸爸妈妈我很想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教师分析:</u></b></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一问题孩子们的想法两极分化,谁也说服不了谁。对于这种情况,教师的选择是尊重,愿意写就可以试试,不愿意就放弃。</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困惑是:要不要支持孩子的后续表达?班里愿意写信的孩子虽然嘴上说我写出来就好啦,但当你问到要不要拿给父母时,他们会特别开心的说“要”。如果一旦开了拿信的头,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要求,应该如何满足呢?这让我很困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你做什么会开心呢? <p class="ql-block"> 毛毛想给豆豆写信,他问到豆豆:豆豆,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呢?他根据豆豆的回答画出了“生日蛋糕”,并送给了豆豆。</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具体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向小朋友们出示了这一视频,询问孩子的想法:</p><p class="ql-block">阳光:要是小朋友喜欢蛋糕的话,我也会给他送上一个蛋糕</p><p class="ql-block">为为:我会把小朋友喜欢的东西贴上来。</p><p class="ql-block">师:如果你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暖暖:可以去问问小朋友,你喜欢什么。</p><p class="ql-block">师:你们赞同他的想法吗?</p><p class="ql-block">幼儿:赞同</p><p class="ql-block">大壮:我会把小朋友喜欢的东西写给他。</p><p class="ql-block">意意:我会把他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她。</p><p class="ql-block">师:如果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不会画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暖暖:可以画一些自己绘画的东西,然后告诉他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教师分析:</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小班孩子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来与成人、同伴交往,这样的心理发展特点也会导致孩子们总愿意给对方自己喜欢的东西。毛毛的做法让孩子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把小朋友喜欢的东西送给她。从自我转移到他人,从关注自我到关注同伴,他们突然习得了一种全新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书写区的区域体验还在继续,随着孩子们的经验逐渐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多问题,也可能发现更多惊喜,但毫不例外的是这些都是孩子们通过自我体验、同伴交流、总结归纳成长起来的,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彰显着以儿童为中心与自我创造,期待孩子们更多的表达,我们继续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