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多宝琉璃塔

老金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3年2月19号,星期日,农历正月二十九。今天雨水节气。</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好晴朗,我约了两位朋友来到了颐和园游玩。</p> <p class="ql-block">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统称。万寿山、颐和园就占据了三山五园中的一山一园。</p> <p class="ql-block">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宫门为五扇,三明两暗。正中设三个门洞,中门叫御路门,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进出专用的;两旁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门檐下是光绪皇帝御笔题写的“颐和园”匾额。</p> <p class="ql-block">进入颐和园大门后的正中第一座门,是仁寿门,进入仁寿门后就是仁寿殿。仁寿门的门额用满 汉两种文字书写,是慈禧太后的墨宝。</p> <p class="ql-block">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今天沿着万寿山坡迤逦而行,来到了花承阁遗址。</p> <p class="ql-block">花承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东部,是一座寺庙建筑群,现仅存琉璃塔和木牌楼一座。</p> <p class="ql-block">这是手工绘制的花承阁图样,是186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英法联军烧毁前的图样。</span></p> <p class="ql-block">多宝琉璃塔位于花承阁院落西侧,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爷建筑清漪园时期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花承阁位于万寿山后山东部,为了堆砌建造花承阁的建筑平台,在后山用磊城墙的方式,才堆砌出来花承阁建筑平台。</p> <p class="ql-block">这座琉璃塔 原名为“多宝佛塔”,现称“多宝琉璃塔”,没有被英法联军烧毁,自始建之初,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多宝琉璃塔平面呈不等边的八边形, 东、南、西、北四个边宽一些,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边稍窄一些。</p> <p class="ql-block">这种布局方式减小了塔身的直径,有利于突出塔身正面,避免塔形的呆板,使其富于变化,使塔更加高耸秀丽。</p> <p class="ql-block">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清代佛塔建造的一个技术飞跃。</p> <p class="ql-block">多宝琉璃塔的塔身通高约17.6米,为砖石结构八角 七层 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多宝琉璃塔的一层、三层、五层为平座楼阁式,其余各层为密檐式做法。</p> <p class="ql-block">多宝琉璃塔上面的三层为密檐式琉璃塔做法。</p> <p class="ql-block">塔身从一层至七层分别采用了黄、绿、紫、深蓝、浅蓝五色琉璃砖镶嵌。</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三、五层塔身各面镶嵌有黄色 琉璃壶门式小佛龛。</p> <p class="ql-block">正中为一尊结跏趺坐式小佛像,东、西、南、北各面正中均设有拱券式琉璃大佛龛,佛龛中为结跏趺坐式、站立式佛像,券脸上为黄色、绿色、深蓝、浅蓝的精美琉璃雕花。</p> <p class="ql-block">经计算,塔身共分布有小佛龛556尊,大佛龛12尊,整座多宝琉璃塔的结构设计巧妙,造型精美,艺术水平精湛。</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多宝琉璃塔,通过上述西山琉璃塔现状分析、比较,就琉璃颜色而言,颐和园多宝琉璃塔颜色最多。</p> <p class="ql-block">就建筑结构而言,颐和园多宝琉璃塔与静明园琉璃塔结构形式基本一致,且最具特色和典型性。</p> <p class="ql-block">就塔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采撷历史信息的便利性而言,颐和园多宝琉璃塔最具操作性。</p> <p class="ql-block">就研究的参考依据而言,颐和园多宝琉璃塔具备较充足的参考资料。</p> <p class="ql-block">因此,开展以颐和园多宝琉璃塔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琉璃塔及构件的保护性研究,对日后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琉璃塔研究具有探索性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多宝琉璃,琉璃构件种类繁多,大到大小额枋、立柱,小到瓦件勾头、滴水,造型各异,数量众多,这是多宝琉璃塔前面的牌坊。多宝琉璃塔是研究颐和园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它们对琉璃建筑及其琉璃瓦件历史时期的断代提供了有力依据。</p> <p class="ql-block">这是花承阁建筑群里,乾隆皇帝特别喜爱的观赏太湖石,这尊太湖石是从“东京汴梁城”的“艮岳园”,千里迢迢运抵北京,安放在花承阁,现在已经用玻璃罩保护起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