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秦淮

邵道明

<p class="ql-block">秦淮河,有南北两个源头,南源南京溧水河,北源镇江句容河。两河在南京江宁区方山汇合成秦淮河干流。</p> <p class="ql-block">干流到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分为二支:一支过九龙桥直向西,由东水关进入南京城内,向西经过夫子庙,从西水关出城; 习惯上把这支称为内秦淮河,全长约五公里,即“十里秦淮”。</p> <p class="ql-block">另一支由通济门经中华门绕行城外,为外秦淮河, 是五代十国时开凿的护城河,过九龙桥向南转折向西,在西水关外与内秦淮复合,合流后向北经三汊河汇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十里秦淮出东水关首先穿越夫子庙风光带,这里是十里秦淮的精华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吴敬梓纪念馆。吴敬梓,安徽全椒人,祖籍浙江温州。后移居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清代文学家。名著《儒林外史》作者。</p> <p class="ql-block">桃叶渡。原名南浦渡。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p> <p class="ql-block">文正桥。寓于“夫子庙儒学内涵、科举考试为金陵文化正统、正宗”之意。十里秦淮河上共有桥梁24座,文正桥是秦淮河水流入南京城的第一座古桥。“桥”在秦淮文化里占有重要地位,在六朝时期称谓“航”或“渡”,初时均为浮航,唐朝之前就有二十四航之说。目前十里秦淮上共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桥梁</span>14座(古桥10座、现代桥4座)。</p> <p class="ql-block">东园桥。白鹭洲公园在明朝永乐年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园林,取名为东园,东园桥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平江桥。明代永乐年间平江伯陈暄的私宅地就在桥边,故称“平江桥”。</p> <p class="ql-block">文源桥以前叫黄公桥,是为纪念一位“三元及第”、名叫黄观的侍讲学士为建文帝殉难而兴建。</p> <p class="ql-block">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p> <p class="ql-block">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夫子庙学宫东侧,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江南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张謇等皆出自于此,金陵文化之昌盛,无愧于“世界文学之都”之称号。</p> <p class="ql-block">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建设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p> <p class="ql-block">文德桥的“文德”二字取自儒家思想“文章道德天下第一”。由于这座桥正处在地球的子午线上,所以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皓月当空,水中月亮正好被这座桥分为东西两边各一半,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又称为“文德桥半边月”</p> <p class="ql-block">乌衣巷是东晋士族名门的聚居区,三国吴时在此设乌衣营,以士兵着乌衣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唐刘禹锡 《乌衣巷》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p> <p class="ql-block">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故居位于乌衣巷内,她的一生充满悲凉而戏剧性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p> <p class="ql-block">白鹭洲公园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自然山水园林为主格调的文化公园。白鹭洲公园在明朝永乐年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来燕桥。因桥南古乌衣巷有著名的“来燕堂”,故取名“来燕桥”。</p> <p class="ql-block">武定桥。明朝初年,中山王徐达死后谥号武定,桥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朱雀桥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城内的武定桥和镇淮桥间,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因面对六朝时期都城正南门朱雀门,故名。</p> <p class="ql-block">镇淮桥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北,东西之分,跨内秦淮河南段,又名南门桥。</p> <p class="ql-block">桨声灯影秦淮河</p> <p class="ql-block">老门东位于南京市中华门以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东是南京传统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位于南京市中华路南端,坐北朝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瓮城呈“目”字形结构,每个城门都有双扇包铁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主城门分为三层,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连长干桥,北连镇淮桥,是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始建于杨吴时期,曾是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的南门。明朝洪武二至八年在其基础上扩建,称聚宝门。1931年,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华门。</p> <p class="ql-block">甘露桥因桥北的河边建有仿清建筑甘露阁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新桥位于长乐路与集庆路的交接处,横跨秦淮河的这座新桥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曾称 “万岁桥”,南宋乾道5年重建,从这时起,民间就俗称它为新桥,是南京最古老的一座新桥。</p> <p class="ql-block">浮桥上下之分,</p> <p class="ql-block">仙鹤桥。之前这里内秦淮河的一个渡口,1993年当地开始拆迁新建住宅小区,并开始修建了一座宽大的桥梁,取名“仙鹤桥”。</p> <p class="ql-block">西水关桥,十里秦淮由东向西最后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西水关</p> <p class="ql-block">内外秦淮河在此汇合流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西水关与东水关相对,始建于杨吴时期,明初修建南京城墙时在此基础上扩建为西水关,西水关与东水关建筑布局基本一样,两相呼应,十里秦淮之出水口。1960年代受拆城风波影响整体拆除。</p> <p class="ql-block">现在西水关遗址上修建了赏心亭市民广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