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无声润泽万物 成长有序向美而生——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二二班德育科程之走近奇妙的节气

巴巴家的兔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月中,天一生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立春后继之雨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p>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时节,春意盎然,我们携手欢歌,开启新学期。根据学校德育活动的计划和安排,结合学校开展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二年级二班以“品自然之美、承文化之韵、感生活之真”为主题,组织了学习“二十四节气之雨水”的主题活动。学生们在亲近自然、劳作实践、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内容,感受节气变化的奇妙之处。 <h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知雨——节气里的传统文化</b></h1> 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所以雨水节气是立春“东风解冻”的续集,立春是开始解冻,雨水是全面消融。霏霏细雨,润泽天地。春天正带着对万物的爱意,温柔地临近。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br><br>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雨水三候:</b></p> 雨水初五日,初候獭祭鱼。雨水渐多,水獭开始捕鱼,它们将捕到的鱼儿摆在岸边,如同人们先祭祀后食用的样子。 雨水又五日,二候鸿雁来。到南方避寒的大雁们,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雨水后五日,三候草木萌动。春雨滋润万物,草木长出嫩芽,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诵雨——藏在诗词里的雨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书声琅琅,送春归。</span></p> <h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绘雨——色彩晕染里的雨水</b></h1>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书一画总关情,雨水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动植物均被大自然唤醒,河水破冰,大雁北归。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抽嫩芽,花依次开放,大地呈现出一派清靓无尘、欣欣向荣的景象。 <h1><font color="#39b54a">品雨——辛勤劳作里的雨水</font></h1> 四季更迭,万物有律,自然节气,生活美食,劳作其中,寓教于乐。蒸蒸日上班的小美食家和家人一起,在烹制佳肴的过程中,走进日常的生活、品味劳动的乐趣、感知节气变化的韵味。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也是一种独特的知识和文化体系。学校立足学生综合发展需要,通过利用“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资源,以班级为单位,学科教学为支点,主题活动、家校共育为桥梁,积极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使德育工作与传统文化、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着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成为节气文化的探索者和传承人,身体力行成为社会改造的践行者。

雨水

节气

二十四节气

文化

解冻

万物

春雨

学生

劳作

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