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是全球首个以城市和城市化为固定主题的展览。由深圳一方从2005年开始创办,2007年地缘紧邻的香港受邀加入,展览演变为双城互动、一展两地的独特类型:双城双年展。双城双年展立足其所在的珠三角地区急剧城市化的地域特点,关注全球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用当代视觉文化的呈现方式,与社会公众广泛交流互动,具备国际性、先锋性、公益性。</p><p class="ql-block">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市生息"为主题,重点关注城市"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绿色、生态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更融合的、更安全的、更韧性的未来城市前景。</p> <p class="ql-block">何以共栖</p><p class="ql-block">当今,我们正处于全球性变局之中,气候变化、局部冲突与战争、粮食及能源危机等诸多议题,指向人类生存面临处境危机以及发展环境的逐步重</p><p class="ql-block">建。"何以共栖"正是面向未来向自我提问,意在激起人类对未知的敬畏,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结构中面向未知时代的反思和思考。同时,又是一个概括性设想。它处于时间的维度内,既向着难以预测的未来,又重回已有的历史。本版块由"问题导向"、"寰宇视野"、"面向关怀"三个层面展开叙事,置身于跨学科的中心交集,由各个领域的行动者们协力共创,用前沿的知识去服务社会。共同探索全新的生活方式,共同塑造未知的美好未来。"何以共栖"把提问的落脚点设定于人类在现代社会的伟大创造"城市"</p><p class="ql-block">之上。"城市"是包罗万象的实验场,信息革新、人工智能等技术确实变革了城市,知识领域的范式更新则反过来拓展了城市观察、研究的边界和可能性。"共栖"是充满关怀之情的倡议和邀约,是面向新时代构建美好生活的畅想。碳减排、碳中和的承诺为人类点明基本方向,这些饱含哲思的创作犹如璀璨的星团,彼此关联,沿着生态中心主义的"绿色"逻辑展开,从脚下的城市延展至整个地球家园。本次展览中,"何以共栖"板块作为展览总序,以提问的姿态引领观众进入观展的角色,共邀请11位参展人和研究机构的13件作品。通过作品表达让我们立足今日重思过去、洞见与生态和解共生的未来图景。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持续性的发问开启人类在城市中和谐生息的议程。通过一场展览凝聚人类成长片段,通过自我提问开启思考与追寻。</p> <p class="ql-block">众镜塔</p><p class="ql-block">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看似稳固,但实际极其脆弱,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去保护。众镜塔采用了这样一个矛盾的隐喻,用充气 PVC 这种最空薄的方式来搭建三角锥体这种最稳固的空间结构,以及看似金属般坚固的外观。众镜塔也是对生态金字塔形式的一种模拟,让居于生态金字塔顶端的人类意识到超过大自然的负载能力进行索取需要付出沉重代价。</p><p class="ql-block">众镜塔为上下镜像的两个三角锥体,架于金威啤酒厂一处围墙,是城市雕塑,也是可体验的互动装置。</p> <p class="ql-block">反方向的构筑</p><p class="ql-block">装置为倒金字塔形,利用结构优势最大限度地在顶部收集雨水,同时为下部提供了充足的遮阴面。使用生态闭环的可降解材料,一部分菌丝灭活制作生态砖,一部分任其自由生长为蘑菇,是材料与生态结合的新尝试。展览结束后,材料在短期内可以完全降解,源于自然,回归自然。这是一个可以不断生长的装置,通过可能性的推理并以抽象的方式将其可视化,将建筑重新定义,来隐喻一个为可以自给自足而非服务于人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培养基。</p> <p class="ql-block">为100个世纪后的考古挖掘提前准备的皮劳克</p><p class="ql-block">这件(组)作品,就像是我们人类文明纪的纪念碑,也像为未来的考古学家提前准备的研究资料。作品借用古生物研究的田野作业工具"皮劳克"的概念和工艺方法,将工业制成品包裹其中,制成形状各异的"文化之茧",再将这些茧子堆叠成为有园林意味的造型。</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生灵的跃迁,这种跃迁也许是文化上的,也许也会发生在身体上。于是今天的我们留在这里的"皮劳克",就像是现在的生灵写给未来生灵的一封信,向他们诉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是在城市这样一个空间中,发生的一种跨越时空的沟通与交流。</p> <p class="ql-block">城市幽灵</p><p class="ql-block">陈泽涛(坊城设计)</p><p class="ql-block">"这些生命在城市中漂泊、游荡,他们生存在城市阴影之中,他们或许不被人看见,但他们以城市为栖所,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在探讨流浪动物居所时,很难得出一个单一的立论,对城市和人们而言这些"魅影"具有复杂性。流浪动物不是自然的产物﹣﹣他们是人工圈养的宠物,遗弃或走失后,他们以及其未绝育而产生的后代,在城市环境中颠沛流离。对于已处于流浪的动物,城市空间即是他们当前的家;但他们也产生了一定的城市和社会问题。我们通过回收、交换的流浪动物诱捕笼为主要构成材料,通过以"笼"﹣一"家"作为思考的切入点,用铁艺笼子构建做出一个微缩的城市楼宇,并提出一些疑问,什么才是流浪动物真正的"家"?流浪动物与人、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人们应该怎么"看"这些流浪动物?</p> <p class="ql-block">山河与城廓</p><p class="ql-block">作品用霓虹灯创作金属质感壁画,将罗湖的山河城廓以香港视角水平展开,形象表达罗湖"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构成和特征。画面还将罗湖的标志性建筑、未来的轮廓线做了突出的表达和标注。壁画描绘的梧桐山轮廓,也和阳台上向东眺望的梧桐山景及电视塔形成对望之势。</p> <p class="ql-block">交织﹣﹣生长中的纺织品</p><p class="ql-block">戴安娜.谢勒</p><p class="ql-block">戴安娜.谢勒致力于探索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她研究植物根系,以控制它们的"自然"生长的过程。她的长期项目一一交织,将土壤、种子、光等自然景观通过人为的引导,将根系结构以纺织品或活雕塑呈现,作品被"种植"出来。不仅创造了人造的生物群落,更让植物隐藏的世界变得可见。</p><p class="ql-block">这既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系统鲁莽干预的痕迹,也呈现了一个可能的生长概念。她将自己视为科学与观众间的纽带,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展开探讨这个生态问题。</p> <p class="ql-block">可食用材料的新应用媒介探索</p><p class="ql-block">泡泡,和烟花一样绚烂,转瞬即逝,梦幻童真。当我们用一种可食用材料将泡泡们固定下来,成为半永久的材料,它会是什么样子?这些在灯光下半通透的泡泡们,拥有水分子间张力的秩序之美,像极了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它们或堆积如珊瑚,或薄如蝉翼,甚至圆而坚固。泡泡吹制法成为就传统编织之外,一种天然的薄膜肌理成型方式,探索了食材构建空间的可能性。本次作品探索了它在三维空间的构建可能,就地获取食材,在地创作,降解时将它浸入高于60摄氏度的温水即可。这种方法极大地减少了作品远程运输的费用和材料降解的难度,对环境友好。</p> <p class="ql-block">安住当下</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所说的建筑,至少有两种意涵:一是为满足功能而建造的空间,如同我们居住的房屋,牢固、好用、节约;二是我们在许多历史建筑中体会到的,那种借用自然、技术、艺术综合而生的物质创造,由材料的质感、光影的变化、雕刻的艺术、使用的痕迹渲染出朦胧意境,令人产生联想。对于前者来说,材料铺的平整、结构扎实,就能满足建造的要求,但后者却对居住在其中的人更为重要。建筑是功能的产物,但同时建筑也是具体感性的。材料特性在于其维度微观,从微观思宏观,不同材料的结构之美、生成方法、地域关系、使用习惯等都对我们在今天重新理解建筑的价值具有启发意义。本次深双材料展策划以"安住当下"为主题,邀请12位建筑师、艺术家进行回应,并为此次双年展编辑了材料库,希望对建筑的功能和情感价值进行一次平行相向的探索。展览中的创作理念涉及人与材料相关的品质、感受和共生关系等,实践了新材料的可能性,也以作品启发新视角,延展了关于建筑材料的问题,探讨我们能否借用自然、技术、艺术等广泛的媒介,实现更综合的创造。希望大家喜欢这个展览!</p> <p class="ql-block">万籁之迹</p><p class="ql-block">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声音是无法回避的媒介,构成了空间与空间体制下日常生活的情动或镜像。与建筑空间所使用的材料相比,声音更能呈现出热媒介的属性,同时也可以内化为一种有着强烈生息感的表征空间﹣﹣既是听觉的,也是具有同构性的。</p><p class="ql-block">在视觉艺术的讨论研究中,耳与眼的联觉是持之以恒的命题,并且以空间形式作为终点。如古典时期的阿格桑德罗斯或未来主义的贾科莫.巴拉分别通过雕塑和绘画表现声音,但这种表现并非尽头,而是假以幽怀地通过声音指向其造型身后的城邦空间或工厂车间。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则直接用描绘空间的方式呈现了画面与声学的空间。</p><p class="ql-block">声音是人与所在城市空间的共鸣共奏,城市双年展的观众,在聆听声音时也会构建起自我空间,并且对其加以认知。如果说古典音乐的调性结构与同时期的现代主义空间、现代生活的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对于去除调性的音乐﹣﹣更接近当代艺术意涵下的"声音",则更类似于今天的后现代生活﹣﹣紧凑、技术论、瞬间的闪亮与迅速的遗忘,并且旨在打破其内在的同一性,创造出具备文化意义的间隙。</p><p class="ql-block">在独具工业遗存风貌的啤酒筒仓声场内,"万籁之迹"的主题揭示了声音如何成为贯穿城市生活与生命政治的一个个时刻,策展团队与艺术家一同邀请观众细听情境,体验和共创万物的迹象。</p> <p class="ql-block">(垃圾时空)时间介质</p><p class="ql-block">以"时效性"为依据,失去时效的事物,人们视之为"垃圾"。但垃圾不总以讨人嫌的形式出现在各个时空中。</p><p class="ql-block">本展旨在展示时空对价值判断的影响。与其说垃圾是一种结局,不如将这种价值判断的偶然性通过空间放大。</p> <p class="ql-block">"再寻他乡"通过一系列推测性影像作品的呈现,为我们构建了不同宇宙观下的世界透想。自然、人类、技术、文化、历史在一个个虚构的世界中被重构、破碎、扁平、聚合,在一片荒芜的未知之地生长出一个个平行的"他乡"时空。</p><p class="ql-block">数字档案的回忆,虚拟世界的城市生活,极端气候下的自然重塑,宇宙的运行规律,影片以离言式的全新视角呈现了过去、未来无数种路径与可能。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世界可能的运行方式,为我们指向了关于明日他乡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寰宇对话</p><p class="ql-block">"寰宇对话意在建立不同视角的连接,以超越线性</p><p class="ql-block">的方法和思维,建立多视角的认知图谱,共同寻求现行城市和建筑发展下的新契机。"寰宇对话"板块包含"虚实相生""似曾相识""再寻他乡""寰宇城市""做﹣共栖之地"五个单元,试图以对话的机制,在跨学科议题的交叉中,建立建筑学视角下对于环境议题的关注和创造力,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超越现行模式下的固有边界,寻求城市中人类、生灵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新平衡。"虚实相生"以材料与游戏两个孪生展览的形式,呈现了可持续发展在物质与虚拟双重世界下的辩证意义;"似曾相识"通过重新校准和审视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关系,尝试重塑一个可以建立分享与合作的城市空间;"再寻他乡"并置现实、过去与未来,以另一个世界寓言式的遐想和推测构建当下环境问题的多元可能性;"寰宇城市"以超越人类的视角潜入一个个城市的宇宙中,揭示城市的隐藏维度,探寻多种微观宇宙并存的城市;最后,在"做﹣共栖之地"中,建筑师与艺术家邀请观众参与其中,以日常性与互动性的方式为公众提出可重复的对策性的方案和想象。在寰宇的视角下我们共同探寻设计我们的城市更全面的方法,呈现更完整的城市宇宙。</p> <p class="ql-block">不只是颜色变革</p><p class="ql-block">棕地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生相伴。从石器时代的取石成器、铁器时代的采矿冶炼、蒸汽时代的煤炭燃烧,到当今信息时代的科技腾飞,与对自然索取并行的,是科技与文化的长足进步。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只要我们维持当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就必然有棕地的产生。中国的棕地数量是巨大的。直面棕地问题,紧迫而必要。2014年,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一方面是大量棕地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是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的迫切需求。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绿地成为棕地再生的重要目标用途之一。风景园林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兼顾美好人居环境的塑造与丰富动植物生境的营建,在土壤污染治理及棕地可持续再利用的挑战中,扮演着愈发清晰与重要的角色。棕地再生是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无法由单一学科独立完成,要求多学科交叉融贯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本展览单元以"棕一绿:不只是颜色变革"为主题,以"棕色土方"为核心,通过"现象""本体""未来"三个板块引发关于中国棕地再生挑战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我国的棕地分布具有怎样的特点?2.解决棕地问题的核心抓手是什么?</p><p class="ql-block">3.风景园林途径的棕地再生可能提供怎样的未来栖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筑循环</p><p class="ql-block">以竹材、木材等材料为出发,探索材料的蕴能量及其环境影响。对木材加工与回用、金属加工与回用、其他材料加工与回用等主题,在空间中形成一系列构筑物,展示建筑与生活材料,同时激发参展者对材料的关注和循环材料的创造性理解。</p> <p class="ql-block">出太阳纪:融光城市</p><p class="ql-block">装置作品以"出埃及记"为背景,呈现人类因太阳扩张而往"更好的太阳"、"更好的地球"逃亡的故事。以班纳姆空调"环境调控"为隐喻,人类发展为"环境泡泡"内部,地球生息为外部,使得地球内外矛盾地成为人类无法制冷与调控的"漏水冰箱"。那么,地球、太阳都是资本与人类发展扩张的殖民地,环境调控作为殖民手段。展览从形式上,思辨性地展开了对全球环境调控"内部"、"外部"的空间叙事。展陈设计使用了光学纳米结构色在不影响光伏效率基础上改善电池配色的新技术,产生了丰富的色彩与步移景异的空间体验。</p> <p class="ql-block">木片间</p><p class="ql-block">木片间,将"原木开采之后"到"制作器物之前",这"原木"被切剖、晾干成"板材"的常人所陌生的这个阶段,于城市的工业遗存建筑空间中,用一种严整、理清的状态建造安放,进入其间的人们,被这庞大的切片木纹肌理氛围包裹,板缝之间渗透进来逐变的阳光,清风吹飘进来浸湿木纤维的雨水这些悄无声息、不间断的自然作用力,和着木材本身散发的气息,将去唤醒人们对自然的遥远归念。</p> <p class="ql-block">非猫勿入</p><p class="ql-block">人们发现,不论是规则的正圆还是不规则的图形,只要是一个圈都能将猫咪封印在里面。这个无法解释的现象,被称为"猫圈现象"。</p><p class="ql-block">动物学家认为猫咪会将这种猫圈当作是自己的窝。低矮的障碍物可以让它蜷在里边,给它一种安全感。而胶带的气味也给好奇猫咪提供了不小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正确的猫圈使用方法:让猫看到这个圈圈,并且等待它自己走进去。</p> <p class="ql-block">独木梯是墨脱当地人攀爬入屋的主要生活工具,原木砍凿,单人上下。转换当代材质且尺度放大地重塑在钢筋混凝土的空间里,既熟悉又陌生,分享古老生存智慧的同时,也尝试将它的生命在家居中延续,是实用的雕塑作品亦是艺术的实用家私。</p><p class="ql-block">整个展览因独木梯的架高而成立,独木梯将地面与作品的连接让空间既有展览的形式感,又有探秘墨脱的神秘感和人类亲近自然的克制感。大的梯子和小尺度的梁上作品形成对比,也是照应,小作品象征着美好而稀缺的原始自然和墨脱独有的生态及物种,大的梯子放大着人类关照自然的智慧跟自主选择的能力,或许也折射着我们的野心和自大,通過对身体攀爬的行为,梯子尺度的"危险",作品高度的难以企及等一系列沉浸式設置,模拟人类亲近自然的渴望与艰辛,创造极度专注的体验后,反思这背后的好奇与占有又何其危险。这一切值得吗?好似每一个在日常中的反应和决定前都让自己停下一分钟。</p> <p class="ql-block">「关于共生的遐想」|雕塑</p><p class="ql-block">门巴人和珞巴人是居住在墨脱的原住民。拥有平衡自然生长与人类生存的智慧。半农半猎的生产体系,让他们与自然有更亲密的连结,以敬畏众生的相处之道,将自然界的生命利用有度地融入生活,透空线条的雕塑形式从墨脱当地人的皮靴生长出来,面具和鞋的彩色还原了民族本来的色彩。通透间被什么残食,被什么赋予,什么才是智慧真谛,牛头面具透出的人形模样,诉说着人与万物万灵相依赖、相承载、相共生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进化漏斗</p><p class="ql-block">选择是生物进化的本质。进化漏斗的波动,隐喻地球生命在进化过程中的螺旋变化。进化漏斗展现从单细胞生物到冈瓦纳时期的物种爆发,同时暗示地球生命在人类的介入下正在经历物种的筛选,从而警示人与自然共同的命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