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春湘行(二)黔阳古城

逍遥.江月

<p class="ql-block">从荆坪古村顺㵲阳河南行30公里就到了洪江市,黔阳古城就位于城南㵲水与沅水汇流处,焦柳铁路从这里穿过。</p> <p class="ql-block">从闹市区走进黔阳古城,游览就从北门开始。黔阳古城牌坊对联:</p><p class="ql-block">沅㵲抱城,万种风情三面水; </p><p class="ql-block">芙蓉题句,千年诗意一楼春。</p> 北门古名拱辰门,五门中位置最高的城门,明成化八年(1472年)始建。现仅存部分红砂石城垣。 <p class="ql-block">顺着主干道往南走。左手街(东)是城防巷,有铜叶第;右手小巷内是河内世第,有雷山别墅。但都高墙斑驳,大门紧闭,没什么可观。</p> 径直往前走,小空地上一高灶台上有口直径3~4米的大铁锅,号称天下第一锅。 <p class="ql-block">听说上周元宵节,景区管委会在这口锅里倒了几桶汤圆下去煮,过往游人都能分得一碗吃。</p> <p class="ql-block">往西有条小路通向江边的芙蓉楼,就是刚才古城牌坊对联上提到的楼,待会儿再去。继续向南沿主干道游览,两侧都有小巷子。右侧柯园巷有韦道丰(国民党军政要员)故居遗址。</p> 左手边小巷 浴兰小室:<div>清末,擅书法的杨景山,弃官从商,于此间购置瓦房三栋,植以芝兰,名之“浴兰小室”。其子杨于茂,其孙杨周振、杨周怀都是书法大家。</div> 向家巷内有明代木楼。 东侧巷内有戴笠寓所。 <p class="ql-block">路过文庙(黔阳学宫),这里要收费35元。</p> 穿过孝节牌坊。 <p class="ql-block">拐弯,这是一条与主干道平行的南北向宽巷子。戴笠寓所就位于巷子东侧,与重庆渣滓洞、贵州息烽集中营一样的灰暗水泥高墙、锈迹斑斑的铁窗,透出阴森之气。</p> <p class="ql-block">戴笠寓所也是个收费景点(40元)。原本是座孝节祠,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还是一处湘西特色民居窨子屋。大门两侧却挂着这样几块牌子:</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湖南省黔阳县参议院</p><p class="ql-block">中国国民党湖南黔阳县党部</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湖南省黔阳民报社</p><p class="ql-block">军统局中央警官学校黔阳特训班。</p><p class="ql-block"><br></p> 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其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组(1932年)。1938年抗战期间,蒋介石密令将军统由南京秘密迁到黔阳,由戴笠负责在这里培训军统特务人才。 <p class="ql-block">这条巷子北端与刚进来时的城防巷连通。</p> 原路返回南北干道。右侧火神巷里有火神庙。火神庙即炎帝庙,是祭祀炎帝始祖的神庙,也是当时黔阳城里的粮食同业会馆。如今已毁损得严重,只剩下门墙。 左侧巷子里有少伯井。相传为王昌龄(字少伯)谪贬龙标(今黔阳)任县尉时所建。 集艺术、民俗、宗教于一体的黔城目连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清道光年间黔阳县令龙光甸之子龙启瑞被“少伯井”故事感动,于少伯井附近挖了一口井,后龙启瑞高中状元,人们便将此井命名为“状元井”。后来山东渤海王的子孙、举人高思慧修建窨子屋,取名“渤海世第”,将“状元井”圈于院内。 走进宽阔的东大街,感觉没什么可观。 还是走回南北游览干道 灶王宫 <p class="ql-block">“今月楼”取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始建于清嘉靖八年(1803年),楼主李也,因其嗜书如宝,家藏万卷书,世人又名为“藏书楼”。如今是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走到正南街口。从地面的青石板就可以看出,这才是一条真正的古街。但现在我想先把南北主干道走通,再折回来游览正南街。</p> 朱家窨子 下南门遗址 <p class="ql-block">终于走通了南北干道来到了沅江边。焦柳铁路沅江大桥,外方山上矗立的是赤峰塔。</p> <p class="ql-block">河堤内侧有万寿宫、吉首大学人类学黔城考察研究基地。</p> <p class="ql-block">街口有老街鸭蛋面。刚才一路过来已经看到多家,看来鸭蛋面是这里的特色小吃。时值中午,<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古城游览已经接近1小时了,</span>就索性坐下来吃碗面,歇脚、充饥、充电。</p> <p class="ql-block">倒回来继续游览正南街。看街口的导览牌介绍:这里是明清时黔阳县衙所在地,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街区全为青石板铺就,长330米,宽3~4米。 还建有过街劵门。 街道两旁皆为店铺或窨子屋(民居)。 房屋均装有卷棚板,屋檐板均S形上翘,并有封火墙,为典型清代建筑风格。 一路走过来见的不少标有“窨子”名字的民居,但大多大门紧闭。 这处俞家窨子大门开着。 窨子屋是以前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等富商们的居所。借鉴当地侗族木楼而创造的特色民居建筑,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 我早上在荆坪古村见到的潘家祠堂就是一处典型的窨子屋。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为两进两层,形似一枚方正的印章,所以又称"一颗印"。它的总体结构是外面高墙环绕,里面木质房舍。 窨子屋这种既有徽派建筑风格,又具有沅湘本土特色的建筑群,是洪江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建筑群之一。 走到了县衙遗址。 拖尸巷:拖尸巷是直通黔阳县衙的一条神秘暗道,仅容一人通过。相传古代捕快将县衙大牢内病死、饿死的囚犯用凉席裹尸,晚上从此巷通过,以防惊动居民。 这里还有个侧巷,里面有个很袖珍的基督教堂。前面是死胡同。 回到正南街继续往前走,路过新生书局。 走到了正南街尽头。 就看到了老城墙 城墙内侧的窨子屋高墙。 城墙缺口通向江边。 此处正对着㵲水与沅水汇流处 反观古城墙缺口、来路。不知道以前的正南门在什么位置。 缺口旁边是龙王宝寺妙觉轩辕斋,看上去一点不起眼,像是凑合着修复的。 沿江岸往北走,经过一排窨子屋和黔阳三中就到了古城西门。 博雅居窨子屋 在龙标书院旧址建起了黔阳三中。 黔阳古城西门原名安远门,该城门明代以前为土城墙,毁于兵乱。明成化八年(1472年),用红砂石修复,之后屡建屡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第二期特种警察培训班在黔城举办,戴笠组织修复城楼,悬挂校长蒋介石题写的“高瞻远瞩”匾,并将西门更名为中正门,以示纪念。 西门这一带是古城墙保护区,墙内高坎上有三坛世第、三坛余泽、蒋家大院等民居。 中正门连着的是古城西正街。 <p class="ql-block">这也是条青石板大街。</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正街首先看到的是紫薇高照大院,民间称其为“杨家大院”,系云津杨氏杨文赐父子,于乾隆三十年(176年)修建。杨氏一脉祖籍昆明,为官约己爱民,清正自守;行医济世,知书达理。该大院是明清侗汉民居融合建筑典范,封火高墙之间,依次排列“清白传家”、“三坛世家”、“三坛余泽”、“星辉云缦”四个小院,一脉相承,礼序归家,构成“紫薇高照”格局。夸耀何患无辞,可惜大门紧闭!</p> <p class="ql-block">侧巷里有个孙氏宗祠,看导览牌文字“...建筑精细,格局完好,...”,可惜大门还是关着。</p> 继续往西正街里走,来到然翔园 这是个民俗博物馆,由侗族民间非遗传承人杨汉月先生创建,以还原抢救历史文明符号为主体。 <p class="ql-block">展示、还原上古巫傩面具,从而解读远古文化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展品有傩面、傩具、傩器、图腾等,是人类公认的活化石。</p> 继续往前走又是一个节孝坊遗址。 然后来到称为黔阳木府的郑家大院 里面好像又没什么看点 走过黔阳剪纸馆。 走过与张之洞同朝为官的晚清名臣黄忠浩故居。 来到王有为故居 王有为是明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好友,因不满奸臣严嵩父子当权,借丁忧致仕不起,悠游林下三十年,两度主讲宝山书院,黔阳学政为之一新。 西正街尽头连着南北主干道。除芙蓉楼,黔阳古城也就基本算游览完了。 黔阳古城导览文字介绍:洪江市治所地黔城镇,自汉以来,各朝均在此设立县治,汉立镡城,唐天宝初更为黔江、龙标。宋熙宁七年(1074年)复置黔江。宋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黔阳。自汉立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南北两条主要街道而形成的鱼骨状道路系统保存完整,古称九街十八巷,它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400年,较湖南省内的凤凰古城早900年。 早虽早也,要说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恐怕未必。国内著名的新疆喀什古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福建汀州古城、四川阆中古城、湖南凤凰古城我都去过,其完好性、可游览性,是黔阳古城不能比的,就连近在下游20公里的洪江古商城都比不上。 黔阳古城为啥这般破破烂烂?看看这座古城所经历的劫难就释然了:明朝以前为土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毁于苗。次年靖远伯王骥军重筑城墙270丈,高1丈7尺。成化八年(1472年)遇大水,城东南倾塌。隆庆五年(1561年)颓于水,仅存西、北两偶,再复修。民国35年(1946年),遭土匪洗劫,城中受极大破坏,城址破败不堪。文化大革命前后,城墙及五门楼被毁,现仅存西城门洞及部分城垣。 <p class="ql-block">  现在游览看到的古城,已经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需要而修复、打造的,许多地方实在修复不了的,就只剩下遗址、废墟、断墙、门框,比如县衙、北门、下南门以及众多大门紧闭的窨子屋等。</p><p class="ql-block"> 靠水运而兴旺的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衰落,而怀化因铁路而崛起(湘黔铁路、焦柳铁路枢纽)。而今渝怀铁路、沪昆高铁路、张吉怀高铁路、怀邵衡铁路、中欧班列国际物流中心等,更是让怀化插上经济腾飞的翅膀。两古城在洪江市都只占据一个小小的角落,更别说和怀化相比了。从这里,也能窥见看古今交通、城市及其催生行业的兴衰史。</p> <p class="ql-block">芙蓉楼在中正门以北不远的江边,要收60元门票。游览文字是这样介绍的:唐代"诗家天子"王昌龄在此为官七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尤以《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最为世人所传颂,诗人咏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玉壶冰心"明志,后人以千古绝唱。同时由于他为治以宽,政善民安,至今尚流传有"苗女听歌"、"遮道迄诗"、"佳句退兵"等传说,史称"王龙标"。他在黔城留下一批珍贵的诗篇和诗论。芙蓉楼碑坊刻留有他当年的酬唱诗。后人为纪念他,建 有芙蓉楼,芙蓉楼成为国内较完整的纪念王昌龄胜地。芙蓉楼坐落在沅、潕水汇流之处的湖南洪江市黔城镇,为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p>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歌中的“芙蓉楼”究竟在黔阳古城还是江苏镇江?关于这段公案,我2015年游览洪江古商城时,在QQ空间写了篇日志,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现摘录于后:<div><div>  在湖南怀化以南约40公里,有个洪江市,以前的黔城县所在地。发源于芷江的潕水经怀化后,折向南流,在黔城县城南汇入沅江。焦柳铁路从这里穿过。这里有座芙蓉楼,当地声称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送行好友辛渐之处,那首著名诗《芙蓉楼送辛渐》就是在此写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div><div> 当地是这样介绍的:芙蓉楼坐落于沅、潕水汇流之处的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即古唐龙标、巫州治、黔阳古城所在地),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 可是,在江苏镇江市也有座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近年来为了开发风景名胜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于1992年将这座历史名楼遗址重建。 当地是这样介绍的:园区建筑由芙蓉楼、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组成。芙蓉楼依山傍水,轩昂宽敞,别致雅典,瑰丽无比,是文人骚客登临品茶、吟诗的胜地,登楼眺望,远山近水,一览无遗。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故芙蓉楼名扬天下,蜚声古今。 <p class="ql-block">  两个地方都声称自己的芙蓉楼是王昌龄吟诗送客之地,这都是旅游经济闹腾的!</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洪江市,长篇大论,引经据典,把湘西说成是楚南,把王昌龄贬谪之地--龙标、夜郎当成是王昌龄送辛渐的必然之地。</p><p class="ql-block"> 我个人认为,即使是王昌龄曾发配到湘西的黔阳,仅从这首诗涉及的地域来看,诗里送别的芙蓉楼应该在吴地的镇江,那是明摆着的!</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在洪江建市之初,是包括黔阳县和洪江县(就是洪江古商城所在地)。为争夺旅游资源与官位,黔阳县与洪江县闹腾得很厉害,据说时任军委主席的胡锦涛都要下令出动部队了。最后争斗结果是:现在的洪江市只包括黔阳县,而原来的洪江县改为洪江区,由怀化直接管辖。这种行政区划中央未予承认的,只是湖南省承认而已。</p><p class="ql-block">  古城 、古镇、古村、古迹,当初搞经济开发,肆无忌惮地被破坏,而今,看到它的旅游价值,却都来争夺!</p><p class="ql-block">  这,都是鼠目寸光、唯利是图的丑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