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泽--泉城济南

王勇

<p class="ql-block">泉城济南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泉清水净,二是文化气息浓厚。</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一座繁忙的都市看到这么干净的水源水道,是让人感到兴奋的。还没出正月,趵突泉公园内已经能够感受到初春的气息。假山上的迎春花已经爆出了芽,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沧园内的黄梅花也在含苞绽放,凑过去有浓浓的花香。</p> <p class="ql-block">整个园区里最吸引人的自然是趵突泉了。三口泉眼奔突而出,形成一个波光粼粼的小潭。</p> <p class="ql-block">潭不深但清澈见底,潭中水草荡漾,成群的锦鲤游荡其中,黄的,红的,白的,黑的,大的,小的,悠闲地在水面和潭底穿行。</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见到游人拿出食物去投喂这些鱼,这真是很好的现象。想一想吧,如果游人们都给小鱼投喂,小鱼们不知饥饱吃得太多影响健康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这么好的水质也会被污染了。</p> <p class="ql-block">受到重点保护的不只是泉水源地,就连护城河道的水也是那么干净。我们泛舟其上,粼粼波纹之下能看清水下的每一棵水草,各种小鱼、大鱼漫游其中,偶尔会看到几只野鸭子,它们或在岸边晒着太阳,或在水中玩耍捉鱼。这是一些不怕人的野鸭子,看到游船划过也不惊慌,还特地在船前面悠闲地带路,等到船离得太近了就转弯游走了。水道两岸的树上忽地飞起一只或一群鸟,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我喜欢它们的鸣叫和一飞冲天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游船在大明湖上穿行,一座座凉亭,一座座小桥映入眼中。湖畔的垂柳在微风中飘荡,我可以想象再过一些日子,春风拂绿了柳枝,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一幅景象。</p> <p class="ql-block">自然美景有了历史底蕴才会更加厚重,济南就是一座既有自然美景,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大明湖畔自然是没有夏雨荷,但真实存在的有很多关于李清照、辛弃疾和老舍等与济南的故事。另外,还有一位著名而又不太被人提及的人物与济南有重要的关联,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p> <p class="ql-block">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在文学上成就极高,诗文俱佳。他师事欧阳修,深得其赏识,精通经史,学养深厚。曾巩于1072-1073年任齐州(济南)知府,并在此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p> <p class="ql-block">你要是听导游讲曾巩定名趵突泉,一定会觉得更有趣。我也只能把传说的信息描述一下,没有办法写得那么惟妙惟肖。据传说,趵突泉曾名槛泉、娥英水,后曾巩取其跳跃奔突之意,名之曰“趵突”,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但是曾巩书写的趵突泉三个字却故意将“突”字少写了两点,宝盖上少一点是为了不压住泉眼,希望泉涌不息之意,犬字少一点据说是被泉水冲进了大明湖,所以大明湖的明字变成了“眀”。这些传说不好考证,但人们却愿意相信古代文人雅士对文字的巧用雅解。</p> <p class="ql-block">济南人民爱戴曾巩还因为在他治下,治理了济南水患,使得生民安泰。济南地势南高北低,过去南部山区和城内泉群的水毫无节制地宣泄城北,北门内外常遭水患。曾巩认真考察了济南的地理状况,雇佣民工,疏浚了一条深8尺、广30尺的水道,又指导民工构筑水闸,因时调节泄水流量。今天,我们坐船环游大明湖时还能体会水闸两侧近三米的水位落差。</p> <p class="ql-block">说到唐宋八大家,曾巩算是比较没有存在感的一位。但是在济南人民心中,他却是不可忽视的人物。或许这也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一样吧。我们都期待着能成为伟大的人物,但是我们又学不来李白的潇洒,也跟不上苏东坡的豁达,而曾巩似乎就像那个邻居家的好孩子,是我们可触可及的学习榜样。我们要学习就要像曾巩那样去学出点气色,无论学什么专业都能有所造诣。我们要工作也要像曾巩那样做出点成绩,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严谨认真,做到极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