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忆带着父母去承德避暑山庄,编写成一篇图文不符的美篇,以追思离世的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1年夏,父亲高中毕业于北京四中,当年考上河北农业学院病虫害防治专业,为了生计也被迫放弃了梦寐以求大学理想,毅然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去大连一家化学所和在北京当小学教师之间选择了后者,去了西城区绒线胡同小学,并且一干就是一辈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1年父亲与母亲结婚,母亲一开始跟着奶奶在一个临时被服厂做工,到了1952年夏,母亲瞒着自己已有身孕去工厂面试,进了一家私营印刷厂,做了一名学徒工。这家印刷厂在公私合营时并入北京供销合作总社印刷厂,后来又变更为人民交通出版社印刷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凭借着父母的辛勤劳作和奶奶的家务劳动养活着一家六七口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经历了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时我已经长到6-7岁,清楚地记得饥饿迫使人们寻找一切能吃的东西。母亲从工厂带回分到的豆饼、豆渣,奶奶把它掺在棒子面里蒸成发糕吃。院子里种的一些植物的叶子也用来充饥了,茄子秧剌嗓子,向日葵叶又苦又涩,着实让人无法下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只记得有一次父亲急着上班,家里又没有吃的,抄起一瓶不知何时剩下的白酒咕嘟咕嘟喝下几口,推上自行车就出了家门,没想到刚骑出100多米就摔倒在路旁的电线杆下晕了过去,要都知道肚里没食是抵抗不了酒精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记得有一天晚上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扫地,扫到炉子旁边看到地上有一粒窝头渣,急忙捏起来放到嘴里,可马上就连连吐了几口,又赶紧去找水漱口,原来母亲放到嘴里的是一块炉灰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夏天,街道主任带着几个人来到家里,勒令奶奶转户口,回原籍。不敢有任何怠慢,家人急急忙忙帮她收拾行装,在母亲的护送下回了老家武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我已经进入初中,6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我们结束了“三夏”劳动,乘坐大轿车,从顺义牛栏山返回学校。下了汽车,我背起行李,抄近路,穿胡同,三步并两步,兴冲冲地往家中走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突然,我看到就在我家街门两侧的墙上贴滿了大字报,顿时让我感到有些发懵,不祥的感觉像电流一样瞬间传遍全身,我知道父亲出事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立即把饥饿和劳累驱赶得无影无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9年6月4日,奶奶的户口在农村经过13年沉淀,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初夏迁回到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母亲于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几十年来的企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些日子里,生活就像奔流的溪水,清新、徜徉、自由、欢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温馨的家庭和对未来的憧憬让每个人都信心满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赶上休息日或过年过节,都是我们兄妹掌勺学着做些好菜,夏日里用热水瓶打回冰镇啤酒,冬日里买回葡萄酒或桂花陈,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那种暖暖的亲情、简朴的享乐,和谐的氛围,让人至今难以忘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