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第二场春雪</p><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18号,正月二十八,母亲ICU第51天。已经没什么年味儿了,我想,肯定是古人尽可能的延长年的氛围,所以有了元宵节,用红灯笼和闹元宵来烘托年的氛围。元宵节之后还有老填仓,吃黏米饭,吃大鲤鱼,男人不干活,女人不拿针线,等待仓龙入自家的粮仓,这还不算年的尾巴,年尾巴应该是二月二,龙抬头。这些习俗都是从母亲那里学习的。</p><p class="ql-block"> 母亲上饭快一周了,咀嚼、吞咽都没问题,姐姐说让我回家给母亲弄点可口的饭菜。说是给母亲弄饭,其实是对我的体贴。母亲五个孩子中我的体质最差,所以从小到大都被父母,被兄弟姐妹关心着,爱护着。 回家做饭可以在家好好的躺一会儿,比在医院楼道里长时间坐着木凳子和条椅要舒服,我觉得这才算最暖心的亲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姐弟几个对于母亲的这种见不到面的陪伴已经坚持了51天。这些天监护室外的经历很是艰难,磕磕绊绊、坎坎坷坷、踉踉跄跄、跌跌撞撞,担心母亲的体温高了、心律快了、血氧低了,总之就是每天都在担心。在担心中母亲的状况一天天变好,渐渐的脱离了生命危险。母亲,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 监护室外这些天的守候看惯了各种各样的生离死别和各种各样的人的各种病痛的表情。走廊里推车、轮椅极速从身边闪过的风声是紧张的,一种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的快闪节奏,医生和家属的脚步永远的是那种急促的、超速的,那些被担架推来推去的患者们扭曲的表情,呻吟、呼救的声音,永远是扎心的,有的被留下治疗,这是幸运的,有的就被推走回家,算不幸的吧,这就是生命脆弱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呼吸机真好。能帮助人们从死神手里夺回自己亲人的生命,我感谢母亲曾经用过的呼吸机,呼吸机帮助母亲度过了难关,感谢所有参与救治母亲的大夫以及护理母亲的护士,他们是真正的天使,也感恩上苍,把健康留给母亲,把健康的母亲留给我们。</p><p class="ql-block"> 两个姐姐在条椅上打着瞌睡,弟弟妹妹坐着马扎目光就一直的盯着监护室大门的方向,像极了小时候在院子里等待母亲下班回家的样子。那时候妹妹还在吃奶,母亲在生产队里干着男人才干的农活,一出去就是大半天,弟弟妹妹饿的嗷嗷叫,我能找来的吃食只有白薯,或者半碗冷粥,他俩谁都不吃,连看都不看一眼,就一直看着大门母亲回家的方向哭个不停,所以那时候小小的我经常手足无措,那时候盼着母亲快点下班回家,最盼着母亲下班的还是我,我比弟弟妹妹大不了几岁,就那么几岁我就是承担家务并看好弟弟妹妹的大孩子。母亲下班回来,妹妹能喝一口稀不愣登的奶水,母亲也能用胳膊夹着妹妹喝奶一边做着一家人的饭,白薯面疙瘩汤、玉米面饼子、乎白薯,萝卜丝清汤……那个年代的素食世界。</p><p class="ql-block"> 转眼人生已经过半,年轻的母亲也不再年轻,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母亲再也干不动了,跟随我们在县城里生活,她很知足,说自己一个土农民也能在小城市里享受精致的城市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倒是想睡觉,睡个好觉想做个好梦,一个关于母亲、关于母亲年轻时候的梦,梦见我们几个孩子围在父亲、母亲的身边,吃饭、笑谈。</p><p class="ql-block"> 姐姐让我做可口的,我最了解母亲的口头,一个是习惯,一个是血糖,所以她一直改不了的粗粮吃食。作家尧山璧的《粗粮细做》让我很受启发,这个作品也是二十几年前读过的,刊发在《散文》杂志上,很吸人眼球的一篇文章,我很是喜爱,更喜欢当时的插图。爱读书真是好,虽然算不上什么财富,但也算精神食粮。《粗粮细做》这么多年我一直模仿文中作者的老伴儿对于粗粮的精工细作,过程果然美妙。如今也算有了用武之地。</p><p class="ql-block"> 天黑了,借着路灯的光晕可以看到窗户外边雪花已经漫天飞舞了。我在厨房里心情愉悦的做着适合母亲吃、母亲也爱吃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三年抗疫期间里,我习惯存些吃的用的,以防不时之需,封控期间别人都抢购生活物资,我从来不去抢,备齐了各种吃的用的。春天储的洋槐花还有,是母亲最熟悉也是最爱吃的美食,再加上从作家尧山璧那里得来的美食创作灵感,必定会有精致的美食之作。</p><p class="ql-block"> 先给美食来个名字:“槐花牛肉丸”,洋槐花是一定要有的,按母亲的体质和目前的身体情况,槐花不宜多食,适量来一点只是用来调动母亲的胃口,因为这么多年间母亲是最爱槐花的。牛肉蛋清加各种杂粮面算主食和蛋白,之后再加蘑菇、蒲公英、芹菜、香菜等一起搅碎调到牛肉蛋清里,挤上柠檬汁,做成小丸子温水下锅。不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饭菜一起出,便于吞咽,便于消化,口感还好,工艺品一样做的美食相信母亲一定喜欢。</p><p class="ql-block"> 这是立春之后的第二场春雪,给母亲送饭的路上心是欣喜的,人生最美的相遇是母女情深,无论怎么艰难,母亲还是闯过了道道关卡完美重生,连医生都说这是奇迹,是啊,还是母亲心疼我们怕我们伤心所以坚强的挺过来了,当母亲回复意识的时候她努力的用嘴型跟医生一个一个的说出她五个孩子的名字,医生哽咽的告诉母亲:他们都在,一直都在监护室的门外等待。母亲努力的点着头。</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都是在干活儿, 在田地里,在麦场上,在水井边,在篱笆旁,担水、做饭、洗衣服……在队里播种、收割、掏大粪、修水渠、放牛放羊……在我脑海里母亲从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和母亲一起的时间就是一日三餐和晚上睡觉还有傍晚母亲下班来的时间,偶尔晚上还要去打夜战,夜战的黑桃幺母亲总是不舍的吃,拿回来给我们分了,也就是说,母亲饿着肚子在冬天里扎草、挑秧子、端草到生产队的草棚,后半夜回家;夏天在生产队的牛棚里提着马灯照顾刚刚刚出生的小牛犊或小羊羔;春天要挑种子、积肥;秋天里几乎白天干一天活儿,晚上也是继续忙碌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就像机器人一样,为了多赚公分没日没夜不知疲劳。</p><p class="ql-block"> 感觉母亲是整个生产队了最能干的社员,那个时候讲多劳多得,多付出就多赚公分儿,就能比别人多分点粮食,所以父亲母亲要拼命干活分粮食养家糊口。</p><p class="ql-block"> 转瞬即逝的童年,转瞬即逝的青春时光,很多的东西都转瞬即逝,有的只是脑海里和心田里的美好的流水记忆。但是陪伴我会紧紧的抓在手里,不会放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