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品红楼 六

庆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借钱,她和王熙凤的对话堪称经典,更是凸显出了王熙凤精明能干,说话滴水不漏,把语言的艺术和人情世故发挥到了极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姥姥在外面已经等候多时了,王熙凤头也不抬,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怎么还不请进来?一个请字便把大户人家的教养体现了一番,可当抬起头来时只见周瑞家的带了俩个人站在那里,欲起身时便责备下人为什么不早说刘姥姥到了。当然王熙凤不必起来,她也没有起来,只是做个样子罢了。刘姥姥就跪下拜呀拜,此时王熙凤说到:周姐姐快搀起来,请坐,我还年轻,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这寥寥几句便对这亲戚的远近了如指掌了,不失礼数,又没有怠慢。距离也很好的可以拿捏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周瑞家的让刘姥姥说明来由时,刘姥姥便未语先红了脸,忍耻道明来意,王熙凤不慌不忙,“姥姥用过早饭了没有”?便安排刘姥姥吃饭,向周瑞家的了解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当然,王熙凤并不是真正关心刘姥姥,只是自己需要揣度这层关系到底适合多少银子罢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了解完之后,王熙凤的话可谓是八面玲珑。说道:您老人家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待上门来就有照应才是,“先自己拦了一些过错”。但如今家里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给自己找的理由”。况且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大知道这些亲戚们。“完美的把己方的所谓的过错推卸的一干二净”。二则外头看着虽是轰轰烈烈的,殊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了,“刘姥姥听到这里可能心已经凉了半截了,来时的希望,心理的预期可能已经跌到了谷底”。可话锋一转,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教你空手回去呢。“又给了一点希望”。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们别嫌少,就暂且拿去吧。“这犹如失而复得,虽然二十两银子本来就刘姥姥来说就不少了,可经王熙凤这三言两语,这作用堪比二百两。”同时这也为后来的刘姥姥仗义相救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正所谓: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