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子——记忆中的小城

海纳百川

<p class="ql-block">   男孩子从小就喜爱飞机军舰,总想找机会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 六一儿童节去北陵公园游园,玩得正在兴头上,天空传来巨大的轰鸣声,一架银白色战机呼啸飞来,穿过北面那片森林飞远了,十分震撼。</p><p class="ql-block"> 我和小伙伴飞快的爬上方城后面的黄土山岗,向北方眺望,北陵公园已经是市区北面了,松林尽头又是什么地方呢?好想近距离观看这些叱咤长空的战鹰。</p><p class="ql-block"> 过了不久,终于有好消息了。</p> <p class="ql-block">  哥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明天带你去看飞机”,我惊喜的问:“看飞机!去什么地方呀”?“到了你就知道了”,哥哥有意吊着我的胃口,我抑制不住喜悦,希望明天马上到来。</p><p class="ql-block"> 在北陵公园后面的高岗上,远远望见机场了,一排银白色的歼击机映入眼帘,十分威武霸气,等了许久,有战机呼啸着起飞了,看得我好兴奋……</p><p class="ql-block"> 中午哥哥带着我去松陵饭店二楼,吃了顿三鲜饺子,低标准生活年代,平时很难吃到饺子,这顿三鲜馅饺子太鲜美了。</p><p class="ql-block"> 机场附近有望不到尽头的三层红楼建筑群,与市区那些杂乱的平房截然不同,错落有致,整齐干净,沥青小马路直达楼间。</p><p class="ql-block"> 哥哥又带我去百货大楼溜达一圈,很大的一个商店,各种商品让我眼花缭乱,百货大楼对面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文化宫,哥哥告诉我,这片地区叫三台子。</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在市区北郊偏远地方,竞然有这样一片特别的天地。 在我心目中,她是一座即陌生又充满魅力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与你的缘分太深、情未了,更象是生命中绕不开的情结,上世纪八十年代春天,我融入了三台子生活圈,故地重游,思绪万千,现在与这座小城朝夕相处了,轻轻掀开你的面纱,欣赏着工业时代赋予你的秀美……</p><p class="ql-block"> 三台子位于北陵公园北面,在一片高岗上建立的工厂与生活区,因为沈飞等军工企业在此地,这里人文气息浓郁,军工色彩鲜明,是一片很特别的街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初到三台子,这里很多公共场所都是以数字编号命名,让局外人一头雾水。 </p><p class="ql-block"> 小学有沈飞一至五校,中学1、2、3、4中,几号几号澡堂子,小8栋,大8栋,三角地,最大的医院是242医院。为什么叫三台子呢?其它台子又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小城就是一座″数字城"。</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对部分苏式建筑群进行了加固,外墙已失去了原有的红楼面貌。这片楼群已拆迁)。</p><p class="ql-block"> 三台子是沈阳城北平罗堡、石佛寺方向的第三座峰火台,由此得名。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沈阳周边建有许多座峰火台,头台子在大东区沈阳骨科医院附近,二台子在大东区关帝庙附近,沈北沈师傍边有四台子。</p><p class="ql-block"> 另一种说法是三台子峰火台海拔高度第三得名,但头台子和二台子峰火台的海拔高度低于三台子峰火台。前一种说法更符合实际。</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市的建设开发,这些历史遗迹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只剩下留传下的地名,默默无语的刻录着历史传说与故事。</p><p class="ql-block"> 三台子最初只是个百十来户人家的村落,1930年张学良在这里建立东北航空工厂,修建飞机场,小村初露头角。</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军工企业松陵机械厂,给这里带来了蓬勃生机与繁荣,几百栋的苏式住宅楼陆续建成,配套而建的商店、文化宫、浴池、学校等生活设施十分<span style="font-size: 18px;">齐全。这里远离市区,周边是村屯菜地,界线分明,自成体系,是一座航空城。</span></p><p class="ql-block"> 苏式红楼建筑群是三台子一大特色,规模之大,远超204地区和工人村苏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沈飞文化宫</p><p class="ql-block"> 文化宫位于三台子文化商业中心,1955年建成,朱德总司令题写的文化宫三个大字,酋劲有力。演出大厅高大宽敝,拱形天花板菱形条纹别具风格,二层观众席拥有1449个牛皮沙发座椅,十分舒适,音响效果非常逼真动听。</p><p class="ql-block"> 这里举办过很多的文艺演出,名角大师,到此一展艺技,梅兰芳、侯宝林等许多艺术家精湛的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场面十分火爆。</p><p class="ql-block"> 二台德国放映机为观众带来了优良的电影享受,文化宫有新影片的首轮上映权,与东北影院光陆影院同等优先权,设施也不逊色,只因地处郊外一带,不如这些市区的影院名声大,在小城人的心中,你是心中之最。</p><p class="ql-block"> 文化宫还有舞厅、图书馆等场所,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p> <p class="ql-block">  每年正月十五的灯会,在文化宫院子里连办三天,这里灯光璀璨,人头攒动,各分厂制作的各式彩灯一展风采,古典宫灯优雅华丽;生肖彩灯惟妙惟俏;机械彩灯流光溢彩。人们扶老携幼,笑逐言开,观灯赏景,徜徉在灯火阑珊中,喜庆气氛浓烈。</p><p class="ql-block"> 文化宫门前院子里有地下人防工程出入口,是深挖洞广积粮年代修建的,各厂矿出动了大批人员参加工程建没。防空洞直通中山公园,挖出的土堆成小山,这就是三台子人熟知的″土山″。</p><p class="ql-block"> 防空洞已经废弃,如果能开发利用,增加一个三台子特殊历史景观,会提升这里的历史厚重感,别有一番景象。</p><p class="ql-block"> 文化宫还有一个孪生兄弟——黎明文化宫。</p> <p class="ql-block">  陵北百货大楼是三台子最大的商场,三层苏式建筑结构,拱窗透出曾经的秀美。</p><p class="ql-block"> 每到星期四,这里会有大量顾客前来购物,这一天街上的人特别多,热闹非凡,三台子地区星期四是公休日。</p><p class="ql-block"> 百货大楼一楼经销自己车零件、五金家电,二楼服装鞋帽文体用品,三楼无线电零件、照相器材,吸引了很多动手能力强的人,买点胶卷相纸和药水,就能洗出照片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是种高雅的情趣爱好。</p><p class="ql-block"> 三楼电气修理部摆着待修的″戏匣子",店里还有家照相馆,给我们留下过人生最美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小城人逛逛商场,非常便利,不必远行就能达到愿望。</p><p class="ql-block"> 陵北百货大楼论经营面积和品种,超过了当时同为苏式建筑群的东塔百货和工人村六百,如果不是地理位置偏远,与中街和太原街部分百货商场有得一拚。</p><p class="ql-block"> 每到周四休息日,6路无轨电车站都会出现大批乘客,去太原街南站一带消费一番。</p> <p class="ql-block">  文化宫前儿童乐园,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小火车、十二生肖转椅,滑梯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旋转飞机带来了高空飞翔刺激,童年时光甜美幸福。</p><p class="ql-block"> 还有更吸引人的淘宝呢,一个大木盒里面有许多小方格,装着各式小玩具,用纸粘上,几毛钱淘一次,运气好时,能淘到个象样的玩具,中奖孩子兴高彩烈的把玩具拿在手中,小嘴高兴的合不拢,象中了六合彩一样。</p> <p class="ql-block">  百货大楼南边是副食商店,因晚上9点停业,极大的方便了下班后的职工购物,大家都叫它夜卖店。 </p><p class="ql-block"> 夜卖店是这区域最大的副食品商店,类似太原街圈楼风格,平房方圈布局,经营的比较丰富,一圈走下来,需要的食品装满了菜筐。</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改革初始,物质增多,生活充满了希望。 </p><p class="ql-block"> 啤酒十分紧俏,人们也青睐散啤酒(鲜啤),每当鲜啤酒罐车停车夜卖店门前,立即会排起长队,手中提着塑料桶或暖水瓶,来几斤凉爽的散啤酒,在来点花生米、香肠、猪头肉,一顿丰盛的酒菜,幸福了多少人家。</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夜卖店扩建成四层综合商厦,开启了全新模式。</p><p class="ql-block"> 夜卖店南边是陵北酒店,是比较上档次的酒店了,二楼中餐部有很多象样的菜,来这办婚礼的人家逐渐多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酒店南边有个小书店,好象只有一间小屋,虽说是袖珍小店,却经营着流行畅销书籍,我时常来这浏览一番,总有称心的收获,书籍带来了的快乐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东边平房有家馄饨馆,几张简易桌椅,顾客却很多,一碗紫菜汤馄饨,二个烤饼,一顿可口的午餐,现在还记得那馄饨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小店别有一番风情,店面很小,没有华丽装饰,简单明了,算不上美味佳肴,却是那个年代我们最喜欢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夏天的早晨凉爽宜人,小城醒了,路边遮阳伞下买点早点蔬菜,然后去百货大楼逛逛,悠闲惬意,晚上文化宫还有场电影,小城八十年代的生活流淌着幸福感。 </p><p class="ql-block"> 得益于地势较高通风好,三台子夜晚比较凉爽,北陵后面的原始森林吹来徐徐清风,凉爽清新。晚饭后散步的人们三三俩俩的聊着天,回家休息了。</p><p class="ql-block"> 西大道安静下来,许久才有辆夜班无轨电车,拖着两条长辩子,轻声行驶着,月光皎洁,小城进入了甜美的梦乡。</p> <p class="ql-block">  日杂商店,给家居生活准备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几件从这里买来的生活物品,自行车各式零配件,小钮扣,蛤蜊油,搪瓷盆,这里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日杂商店现在还在营业,门店有些冷清,常有上年纪的老人,喜欢来这里看一看,似乎在寻觅过去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营业员满头岁月痕迹,仍然守着这家老店,仿佛守护着从前的青春岁月,守护着心中这一方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里人对三台子知之甚少,多数人都没有来过这里,因为地处偏远北郊,周边很多村屯和菜地,调侃三台子是农村,说我们是乡下人,小城人并不计较,笑着说:″那是没来过的人,有时间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一天你从市区要来″乡下"看看,过了辽宁大厦,道路由宽变窄,新开河小桥北面,一条细长的沥青路伸向北方,费很大力气骑上黄土高坡,沿着北陵公园的浩瀚森林北行,很远很远,路西边是一片片空旷菜地,路东的森林也消失在身后,一片红楼映入眼帘,让人为之振奋,这就是有些偏远且神秘的三台子″农村″。</p><p class="ql-block"> 红楼成片,商业区繁华,生活设施齐全, 只有来过这里的,才会为眼前的情景赞叹不已,"乡下″远比市区那些低矮老旧的区域好上许多倍,羡慕之心油然而生,小城人风趣的对你说:羡慕的可以,嫉妒的不要……</p> <p class="ql-block"> 二四二医院是三台子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医院,给大提供了便捷、亲民的服务,连新城子一些村民都来这里看病治疗。</p><p class="ql-block"> 记得二四二医院的老门诊是一幢二层老式建筑,急诊注射室里很多人在排队扎针,空气里散发着消毒水味道。</p><p class="ql-block"> 不时有小孩被屁针扎的哇哇大哭,青梅素试敏时很痛,肌肉针扎上更疼,常有成年人扎完针一瘸一拐的走出来,痛的直咧嘴。</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感冒发烧去这里看病,吸了几口消毒水空气,说来也怪,立刻感觉病情轻了许多。一位身穿护士服女护士,口罩上面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倍加美丽动人,天使在人间啊!</p><p class="ql-block"> 以前有病发烧,打几针就好了,如果谁扎滴流了,那病得老重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代快速发展,二四二医有了飞速发展,新门诊大楼高高耸立起来,医疗设备先进齐全,是一所大型三甲医院。</p><p class="ql-block"> 夜晚,二四二医院几个大字在夜色中霓虹闪烁,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 很久才知道医院名字来历,建国初期,二四二医院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第二医院,简称二四二医院。</p> <p class="ql-block">  文南饭店房屋还在,改成水果店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开饭店时,这里紧邻单身宿舍,顾客盈们,非常热闹,票卷时代细粮少,来这买馒头不但收粮票,还要买个菜才行,这里的大碱呛面馒头特别好吃。</p><p class="ql-block"> 饭店后面的那根烟囱还在,似乎还在述说着曾经的汤鲜菜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饭店对面是书报亭和储蓄所,报亭窗上摆满了各种杂志报刊,春节电视报最抢手,去晚了往往空手而归,买到一本喜欢的杂志能高兴几天,有书看了。</p> <p class="ql-block">  体育场东面的八栋小楼,建筑风格象七十年代,与小城苏式红楼建筑群风格相差甚远,毕竟当时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没房职工的急需,简约也是一道特有的建筑风格,大家形象的叫她小八栋,一道之隔的东面就是大八栋。</p><p class="ql-block"> 在北方不远处,陵北街与柳江街交汇出一块三角地带,周边聚集了很多餐饮店,各具物色,这就是小城人津津乐道的三角地。</p><p class="ql-block"> 新阳招待所周边的小店,以经济实惠吸引了很多食客。</p> <p class="ql-block">  芙蓉山市场附近红楼,蓝天下多么美丽。</p> <p class="ql-block">  沈飞宾馆,弧线造型在视觉上非常美,与老宾馆相比,更有时代感。</p><p class="ql-block"> 陵北街是三台子的中轴线,是最早与市区连接的通道,黄河大街(三台子人称呼的西大道)1958年才建成。</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初与市内通公交车,那种尖头很小的车,坐不了几个人,休息日很难挤上车,去市里要走这条路,绕到北陵公园门前倒车。</p><p class="ql-block"> 这段路很狭窄,有一段还是水泥路面,每隔几米远有一条热涨冷缩槽,<span style="font-size: 18px;">颠簸不平,从混凝土路面古旧色彩上推断,极有可能是张学良主政东北,修建北陵机场时同期所建?一</span>颗参天古松柏耸立路中,是北陵古松保护群保护对象,来往车辆围着树绕行。这地方十分的幽静,白天车辆稀少行人罕见,松涛与鸟鸣声不时在耳畔回响着。</p><p class="ql-block"> 夜晚一个人怕是不敢走这条路。</p> <p class="ql-block">  楼后面还能种点小菜园子,播种一片希望,收获满满的幸福,上年纪的人喜欢种地,锻炼了身体,小城里的一道绿色点缀。</p><p class="ql-block"> 很多老人住不惯新买的大房子,喜欢这里的邻里关系,喜欢这里的亲情烟火味。</p> <p class="ql-block">  沈飞消防队,地处陵北街体育场附近,四通八达,保一方平安。</p> <p class="ql-block">  北陵公园这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根深叶茂,悠静安宁,那清新的空气,吸几口就会醉人身心,是大家最喜爱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从苗葡那过来,跨过小河,浓郁的植物气息让人兴奋愉悦,晨炼,散步,情侣约会,都是最佳地点,好大的一片绿色,你就是小城人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沈飞一校,曾是很多人的母校,现为沈飞民品办公楼。</p><p class="ql-block"> 沈飞生产的民品洗衣机走进百姓生活,七三九生产的自行车在小城出行人群中随处可见,松陵游乐厂生产的摩天轮一枝独秀,遍及国内大部分城市公园中。</p><p class="ql-block"> 南湖公园摩天轮,沈阳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坐在吊舱里,市区风光尽收眼底,风景美如画。</p> <p class="ql-block">  苏式红楼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极具艺术美感,户外阳台造形优美。</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与你朝夕相处,也许是近距离司空见惯,今日才发现你是如此的美丽,历史古典之美。</p><p class="ql-block"> 假如古峰火台尚在,蓝天下的青砖建筑,石灰糯米汤勾出的白线条,你如同长城敌楼一般耸立在高岗。昭陵松涛与你相伴,这影像又会打动多少游人心……</p><p class="ql-block"> 历史没有假如,只有惋惜。</p> <p class="ql-block">  镂花雕刻精细富有美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欧陆建筑风格略见一癍。</p> <p class="ql-block">  沈飞工学院原址,东面是沈飞4中,归社会后改名市110中学,老教学楼拆迁后,空地变成大型停车厂了。</p> <p class="ql-block">  三台子北部以新阳厂宿舍居多,新阳商场鼎盛时期一圈环型营业室,百货品种齐全,顾客盈门,偶尔会骑车去这里逛逛,别有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 如今风光不在,早已停业出租房子了,小城青春不在,仿佛是位风霜老人。</p> <p class="ql-block">  新阳商场西边的一处老建筑,有特色的老厂房,不知道你会不会被拆迁,大片的苏式红楼拆掉了,许多地域新楼盘替代了红楼,红楼建筑群所剩不多。</p><p class="ql-block"> 好在文化宫老商业街与芙蓉山市场街区,成为建筑保护文物,让三台子保留住曾经的部分生活区主体,这是对小城人最大的告慰。老建筑是历史名片,承载着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p><p class="ql-block"> 那是火红的年代,沸腾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千山路与黄河大街交汇处,这一片苏式楼群拆迁在即,最后的影像。</p><p class="ql-block"> 在防风设计上,楼群有独特的方法,几栋楼围成一个类似方形院子,院子里风力减轻很多,在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北风减缓很多。</p><p class="ql-block"> 黄河大街是三台子红楼建筑群的分界线,路西分布着几家单位,皇姑菜站,北陵农场,农科所,模具厂,钢窗厂……</p> <p class="ql-block">  梅江街拓宽改造后,三环路铁路立交桥的开通,三台子与沈北大学城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副食店早已停业改做它用了。</p> <p class="ql-block">  图片好象是陵北工商银行储蓄二所?</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时营业时总在排队,手写的纸质存折,遇见停电时,点着蜡烛照样能办理业务。</p> <p class="ql-block">  2011年12月,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通车,三台子站为北面临时终点站,给小城带来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车站前车水马龙,乘客如潮,去往沈北和西边地区的乘客在此换车。</p><p class="ql-block"> 夜晚时,卖小吃的滩贩一长条排开,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出租车路边排成长队在等客人,摩的车手见缝插针,拉上客人急驰而去,地铁给小城带来了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文化宫西面的一片建筑最后影相,现已拆迁,新楼盘在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沈飞五校老校舍拆除前的照片,这座楼曾经二四二医院的一个住院处,楼前西边还有个防空洞出入囗。</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衬托下,苏式老建筑透出那特有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西大道地铁站附近,东方家园最先入住,经营几年,始终没有起色,二楼开了乐购店,着实红火了很多年,毕竟是这区域里的第一家大型超市,后来地铁站开了,东方家园却彻底退出了市场,几度兴衰,潮起潮落,时光的印迹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  松山路囗,这里曾经是皇姑蔬菜站大门,院子里一排排菜窖,贮藏着白菜蒜毫,拆迁后开道松山西路,直达丁香湖,昔日的庄稼地盖满了高楼园区,三台子与西部无缝衔接。</p><p class="ql-block"> 是小城在扩张?还是新城区改变了原有的小城?无论怎么说,三台子界限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在是单独的一片区域,小城与城区完全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大家会有印象,邻近黄河大街的松山路上,对面曾经是119技校,后来升级为新乐中学,近几年又摇身变成四十中学。</p> <p class="ql-block">  做为北方小城,你缺少南方水乡的波光潋滟与小桥流水,却拥有欧式建筑群的红楼绿树,还有东北人的质朴与热情,这风土人情与苏式建筑群在国内十分少见,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很多曾经在三台子地区生活过的人,专程从他乡回到这片热土,探亲访友,追寻自己的童年、青春与爱情,来到文化宫这片街区,看到那些熟悉的老建筑依然存在,不禁泪光闪烁,百感交集,仿佛时光在反转。</p><p class="ql-block"> 文化宫早已没有演 出,百货大楼出租给多家门店,夜卖店还有部分业户在维持着经营,商业中心黯然退出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回味过去时光岁月,你就象那昨夜星辰,依然闪烁,容颜在变,小城的美好记忆永远不变……</p><p class="ql-block"> 看似一幅画,听象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p><p class="ql-block"> 看一看,说一说,小城故事真不错,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