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近云门山</p><p class="ql-block">癸卯正月二十一,春阳高照,暖风和煦,最是远游踏青。我约同事一同出游,怎奈同事家里来客,又邀父母一同前往,父母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不喜外出,我便与爱人自驾前往云门山。</p><p class="ql-block">一路顺风顺水,车子行驶在平坦干净的柏油路上没有一丝颠簸,我的心情也是格外的舒畅。立春刚过,春寒料峭,风把树梢梳理得干干净净,新芽未吐,草色未青,春风浩荡的日子也尚早。两旁法桐的树冠看上去有点单薄,像年轻人赤膊乱舞,蔑视着冬日西风。我迷醉于这些空枝的秀颀,迷醉于一些小路的弯曲,迷醉于这平林陌陌的清寒。</p><p class="ql-block">跟随着卫星导航,我们很快来到了山脚下。山体覆盖着碧绿的松树,山门巍峨壮观,云门山三个大字熠熠生辉,这就是我梦萦魂牵的云门山啊。记得三十年前十几岁的我在同学的怂恿下骑着自行车来过云门山,那时的山上还没有太多松树,很多石头都裸露在外面,而今密密麻麻的松树都比大腿还要粗了。我迫不及待向山上走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山路两旁松树茂密,山路很窄,游人如织,我只能跟随游客拾级而上。三年的新冠疫情让人们居家隔离防疫,山也被冷落了。随着国家对疫情管控的放开,又出现了摩肩接踵的盛壮,大山也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身穿棉衣的我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身旁的游客有的坐在旁边石头上小憩,有的边走边聊,有的手里拿着手机拍照美丽的景点。</p><p class="ql-block">一路上上下下走走停停说说笑笑,谈笑间我们来到了观寿亭,只见亭子六角向上翘起,太阳照在琉璃瓦上熠熠生辉,亭子里面有石桌石凳,走累了的人们坐在石凳上休息。我好奇地走到亭子下向山上张望,看看能否看到寿字,遮天蔽日的松树挡住了我的视线,想着观寿亭刚建之初还没有这些松树吧。</p><p class="ql-block">从观寿亭往上走,峰回路转来到了望寿阁。望寿阁门前地势平坦宽阔,有几个小贩卖着孩子们玩意儿还有吃食,还有一个中年男子牵着一匹白马,马上坐着一个女孩,女孩开始神色紧张,一会就腾出一只手向人们挥手致意,女孩的父母忙着给孩子摄影留念。我们走进望寿阁,正堂是三星观,东厢是菩萨庙,西厢是财神庙。想发家致富的我往财神庙里一望,中间是关羽大帝,两旁是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信男信女烧香跪拜,没有得闲,我在心里默默跪拜了。</p><p class="ql-block">站在望寿阁门前向山上张望,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红色的大寿字了,这又给了我攀爬的动力,爱人却不胜其力,缀着我的胳膊让我走慢点。走到一片垂直的石壁下,看到了字体雄浑磅礴大气的“海岱雄风”四个字深嵌于一旁石壁上,不禁让人神思久远,似乎一念就能穿越到金戈铁马、烽火诸侯的古代。转来转去终于来到了寿字下,好大的一个寿字。这可是天下第一寿啊。这个“寿”字,结构严谨,端庄大方,通高7.5米,宽 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达2.23米,所以当地人有“人无寸高”之说。据说这个寿字是明朝嘉靖年间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书,在衡王生日之际献给衡王,有“寿比南山”之意。游客来到云门山,最重要的事就是亲眼目睹一下这个寿字,用手摸一下,祝愿自己和亲友健康长寿,再在寿字下面照个相才肯离开。</p><p class="ql-block">沿着石路继续往左走,右侧石壁上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其中有明朝隐士雪蓑在云门山上留下了六处墨迹,如“神在”、“超尘离梦”、“鬼斧神工”等。故人已去,墨迹尚存,这些字好像在诉说着当年笔者怀才不遇嫉世愤俗。</p><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云洞天开的云龙之门,此门居于山巅之上,夏秋时节,早晩时分,雾霭云岚缭绕蒸腾,风出云随卷卷舒舒南南北北地出入此洞,故名“云门洞”,真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云门山也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穿过云龙之门,回首看到云洞上面侧面上也有许多墨迹,“玄之又玄”四个大字笔走龙蛇潇洒飘逸。是啊,这么宽的山洞,上面的石头万一塌陷下来就悬了,可历经沧桑岁月还是这么坚固,这么浑然天成,怎能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天门之南只有两米之宽的石路,下面是万丈深渊,远眺是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物我两忘。这满眼群山历经万年依然巍峨耸立,历朝历代骚客游人都是匆匆过客,每个人不过就是尘世间一粒尘埃。如同这山上的一阵风一片云,倏忽而逝,没有一点痕迹。富贵,功名,生死都是虚无。唯有神在,对啊,苏洲生前摩崖题字“神在”,大约就是此意吧——我在山中我便成了山,我在云雾我便是云雾,我心中有神我便是神,神在我在,我在神在,我与神同在。</p><p class="ql-block">山顶有个云窟,深不见底,下雨前后就像龙口一样喷云吐雾,扔块石头,也听不到回音。关于云窟有一个离奇的传说,就是李青探云窟,故事很长,大致说的是李青下入云窟遇到两个仙人,住了几日返回后已是几百年过去了,无人认识他,他在石壁上题诗“俗者只庸碌,仙人倒安闲。洞中才几日,世上已百年”。写完诗,就跳进云窟,再也没有出来。这传说当然不足为信,却丰富了人们的想象,让云窟带上了一层神秘感。石窟也很多,大约有300多个,这些雕塑大多是隋唐时期开凿的,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雕塑都残缺不全了,有的没了头,有的少了胳膊,也有的缺了腿。还有的只有一个空匣子。看到这些被破坏了的雕像,我痛恨人们的无知,为这些民间艺术瑰宝感到惋惜。</p><p class="ql-block">到达极顶,有几处地方石头比较平坦,视野格外开阔,空气格外清新。一个妈妈指着远处的群山对孩子说,这就是峰峦叠嶂,多么生动的教材!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啊。亭子也有不少,中间有烂绳亭,西边是耸云亭,东边是望海亭。亭子里都聚集着很多游客,有的休憩,有的拍照,有的极目远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与满足。我也到每个亭子里看了看坐了坐,忽然想起来李白的一首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与我就只有云门山了。</p><p class="ql-block">风清日斜,不知不觉已是午后申时,在下山的路上还是碰上很多上山的俊男靓女。此番重登云门山,已没有了早先的豪气和体力。一路上,慢慢地拾级,细细地打量,悠悠地思索,心里生出了很多别样的感受。对于大山的永恒,人就如山中的一只鸟,一会儿就不见了,虽然只是振翅一飞,却也成了永恒。</p>